评论:让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成为生动教材

[百科] 时间:2024-04-28 16:02: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66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嘉兴的评论红船、遵义的让革马灯、延安的命文小炕桌……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是鲜活的历史,可感知、物和能共鸣、红色易接受,故事无疑是生动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薪火相传的生动教材。

文|韩可胜

星星之火,教材可以燎原。评论曾经燎原神州的让革革命星火,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命文革命文物,传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物和红色故事。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红色数字,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故事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生动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用好革命文物,讲好红色故事,成为传承红色火种、开展党史教育、创新思想宣传的重要路径。

第一,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是宝贵的财富,教育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奋斗初心,在新的征程中攻坚克难。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遍布全国的革命文物,以及这些革命文物上承载的红色故事,记录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优良传统和奋斗历程,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跨越历史时空,为我们提供了强大和丰厚的精神滋养。要充分利用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对照前辈先烈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看齐意识,时刻检视反思自己,才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新时期改革发展事业,攻坚克难,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第二,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是鲜活的历史,可感知、能共鸣、易接受,推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薪火相传。

烽火硝烟已经远去。对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已经成为教科书上的“历史”。如何让历史不限于教科书?革命文物就是鲜活历史的见证,承载于革命文物上的红色故事是鲜活历史的再现。嘉兴的红船、遵义的马灯、延安的小炕桌、西柏坡的转椅……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是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故事中蕴含的精神通过这些文物得以具象化,可以让年轻人更加容易感受,更加容易认知,更加容易形成情感共鸣。只有感受、认知并形成共情,红色火种才能得到传承,思想教育才能入脑入心。

第三,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是丰沛的资源,有助于广大农村持续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向共同富裕社会迈进。

从上海到嘉兴,从南昌到井冈山,从遵义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中国革命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特别是在农村,红色烙印特别鲜明。许多地区刚刚脱贫,如何从小康出发,努力实现地方增产、农民增收,向共同富裕社会迈进,开发红色旅游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红色旅游凝结着我们党的光荣历史,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记录着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故事。革命文物、红色故事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它既有着一般风景旅游、人文旅游的全部要素,又有着独特的精神力量,寓教于“游”,鼓舞大家在新征程中奋勇向前。

革命文物是座精神富矿。如何不让革命文物只是“沉默的展品”?如何让红色故事不只是停留在连环画中?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或运用声光影像等技术手段,或化为舞台与装置艺术,或搭建形式多样的载体平台,实现交互式、沉浸式、可视化体验。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让革命文物和红色故事可观、可感,在产生吸引力的同时产生感染力,这些都期待着更多、更有成效的创新实践。

(作者系上海江东书院创始人、文化学者)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5月下旬刊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