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浚县古城: 千年古城展新颜 正文

浚县古城: 千年古城展新颜

[探索] 时间:2024-05-04 05:51: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5次

原标题:浚县古城: 千年古城展新颜

□本报记者温小娟张体义陈晨

跨过千年云溪桥,浚县穿过浚县古城西城门,古城古城便到了人来人往的千年西大街。经受7月洪灾、展新8月疫情的浚县考验之后,这里又恢复了往常的古城古城热闹。

9月10日,千年恰逢周末,展新记者看到西大街上有不少商贩在路边支起了摊位。浚县“每周五是古城古城街区集市固定开放的时间,周边县区的千年古玩收藏爱好者,都会来这里摆摊,展新既传承了民俗文化,浚县又丰富了古城业态。古城古城”浚县文物旅游局讲解员高青说。千年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的浚县古城,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西大街是最繁华的商业街,东起省文保单位文治阁,西至西城门,长400余米,拥有世袭翰林府、县衙、文庙、粮仓等大量古迹遗存、传统民居。

让历史建筑复活,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保护成果惠及百姓,是当地政府改造提升历史街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总投资50亿元的浚县古城保护工程已完成投资21亿元,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浚县古城办主任吴迪介绍,西大街修整前,房屋建筑整体风格不一,部分房屋出现倒塌、墙体老化等现象,不少院落成了大杂院,基础设施不完善,巷道狭窄,居民生活有诸多不便。“修复过程中,我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留在西大街的居民住得方便、舒心。”吴迪说。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聘请专家团队对街道基础建设、夜景亮化工程、临街店面修缮、业态规划、格局布置等方面进行严格论证,采取加固改造、修旧如旧的模式,如今,浚县古城西大街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建筑让街区空间变得脉络清晰、历史风貌得以彰显,留住了文化根脉,更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自信。

历史街区保住了,文化的内核如何植入?浚县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有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西大街入口处,两个泥咕咕巨塑展现着古城的民俗风情;关帝庙内,高超的泥塑技艺精彩再现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等典故。而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遏云楼就位于西大街南侧,现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大平调展示的舞台,听到戏台上传来的铿锵有力的唱腔,老人们不时地跟着哼唱几句。

如今,千年古城还多了不少时尚元素。手工艺体验馆、非遗工作室成了网红景点。沿街商铺将近80家,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条。每逢节假日,这里还会举办踩高跷、划旱船等社火巡游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晚上的西大街比白天更有韵味,这两年我们开始着力打造‘夜游古城灯光秀’活动品牌,欢迎大家体验一下,真是一步一景、步步欢乐。”高青由衷地说。

在吴迪看来,不管是古街还是非遗,都要为其注入时代活力。未来,浚县还要在西大街商业街区规模建设、品位提升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让浚县古城这张名片越来越亮。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