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我,985 医学院,主动放弃大三甲 正文

我,985 医学院,主动放弃大三甲

[百科] 时间:2024-05-04 22:15: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70次
作者:sysoon

「投遍了市区大大小小的医学院主医院,只收到两三家的动放面试邀请,最后都没了下文,医学院主

今年肿瘤专硕毕业的动放陈静(化名)回顾自己的海投经历,依旧觉得唏嘘:「比起招聘硕士,医学院主不如说那是动放博士的主阵地,硕士的医学院主角斗场,」

陈静也不是动放没想过接着申请博士,但「属实是医学院主卷不赢」:「评估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想要在我们这个专业申请博士,动放还是医学院主很难的。」而一想到学医 8 年后直接转身回区县医院,动放又不太甘心。医学院主

「现在的动放情况确实很尴尬,很多今年毕业的医学院主同学都惨遭滑铁卢,直呼『向上卷不赢,向下躺不平』。」

校内外都「卷不赢」,看临床更看科

今年从西部地区某医学院毕业的的秦生(化名)成功申请到了国内顶尖院校外科学博士,却依旧心有余悸:「竞争确实激烈,不乏顶尖院校本校的优秀毕业生竞争,我硕士期间只发了 3 篇影响因子不高的英文,这次能申请上也属于一部分靠运气了,」

谈及申请博士的原因,秦生略显无奈:「没办法,想去大三甲医院只有硬着头皮申博,以前科研是优势,现在科研是好一点的医院的敲门砖。」

博士不仅难申请,毕业似乎也成了一个问题。

另外一名攻读感染的李丝(化名)自己的导师也招收博士生,但还是决定放弃读博:「不考虑接着申请自己导师的博士了,虽然成功概率相对更高,但是很可能毕不了业。」

「我们组目前毕业的要求是发单篇研究 10 分以上,组内博士延迟毕业的,大有人在。」

目光转移到校外的招聘场,陈静发现好像也不一定卷得过。

根据丁香人才后台数据显示,在今年年后,求职者的投递增幅已经远超医院发布的新岗位数增幅。

图源:丁香人才

求职场上,众多市区三甲医院更「青睐」博士。而即使在招聘要求里写「硕士」的医院,简历投过去也基本石沉大海,收到面试邀请寥寥无几。而一到面试现场,发现竞争者除了毕业于国内顶尖医学院校、和自己同学历的硕士,也不乏博士。

岗位趋于饱和,僧多粥少,而导致招聘要求水涨船高的另外一个原因:医院总体水平提升,逐渐看重对医生临床之外的科研能力。

2021 年 9 月,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印发的《公立医院高质量促进发展行动(2012-2050 年)》中,「实施临床科研提升行动」被明确列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的 8 项具体行动之一。

图源:医政医管局《公立医院高质量促进发展行动(2012-2050 年)》政策解读,参考资料[1]

「我目前所在的医院是区医院,科室里前几年招进来的医生大多是硕士;当时技术操作扎实就行,」

同样是专硕出身,呼吸科医生王武(化名)已经在西南地区一所区三甲医院工作几年了,最后依旧没能逃脱「继续科研」的道路:「近年来医院的诊疗水平上去了,对医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临床,还要看科研。科室里大家除了平时看病人,还要抱团学着做临床研究,跟科室里具有科研经验的医生『取经』。」

谈及现在医院各个科室的招聘情况,他直言当下当然是「更欢迎」科研能力较强的硕博士:「近年来一方面科室空位少,另一方面跟医学院校合作加强,虽然一些岗位写「硕士以上」,实际上都会更偏好于『科研型医生』,博士也是「硕士以上」。」

「前段时间院内有个科室招了位科室秘书,好像也是博士。」

「躺平」的人,不再往中心医院挤

「当时投了几十家所有科室对口的三甲中心医院,但是基本石沉大海,只收到 2~3 家面试邀请,面试结果都不尽人意。」

权衡之下,陈静转移目标城市,把目光放到了家附近的区县医院,但了解过之后发现也不是那么回事。

但跨区域找工作,很可能面临着「选择降级」。

西部地区某三甲公立医院的招聘相关负责人谈起校招预期:「除了顶尖医学院的,我们其实会更倾向于招聘本地区龙头医学院校的毕业生。」

医学专业存在很强的地域性。如果将我国的院校大致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华东和华南这几个区域,那么几乎每个区域,都存在医学院校,并且各自与本地区的医院交流合作密切,在区域内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根据浙江大学医学院《2019 年毕业生质量报告》显示:2019 届硕士研究生省内就业 294 人,占比 75.58%。

浙江大学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全国地区流向人数分布,图源参考资料[2]

西部地区某三甲公立医院的招聘相关负责人谈起校招预期:「除了顶尖医学院的,我们其实会更倾向于招聘本地区龙头医学院校的毕业生。」

不仅如此,有的区县医院推出的招聘岗位,只是「镜花水月」。

陈静回忆起前两天,自己的室友分享的求职经历:「她看中一家医疗资源水平、薪酬待遇还不错的县级三甲医院,该科室近几年一直没有招人,今年突然有 2 个名额。她顺利的进行了面试,信心满满等结果却被告知未录取。」

后来发现,录取的是两名本院的医生子女。

而自己前段时间去的一个面试现场,二十多个人竞争 2 个名额,最终医院只招了一个男生:「被录取的那一位同学面试得分在中游,院校学历背景跟我差不多,甚至在本区域内名气稍不如自己的学校。其实这样的情况也不算出乎意料,是一个常态了。」

陈静找工作的要求,逐渐从「一份很体面收入稳定的工作」,变成了「一份工作」。

兜兜转转,工作最终找到了,在离家不算远的区县三甲医院。

回看自己的寒窗苦读,陈静有些无奈:「之前其实没有想过在这里工作,不太了解这边的薪资情况,挺迷茫的。」

除此之外,陈静还担心之后的发展:「感觉一旦选择基层医院,几乎就没有回头路,很难再往高级医院『逆行』」。

毕业生担心难逆行,但是深耕一线数年的医生们却选择不逆行。

谢医生觉得,和很多毕业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现在的区县医院早已不和从前同日而语。

在今年 5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估文件中显示:参评的 2116 家县医院,2021 年度达到基本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 1837 家(占比 86.81%);2022 年度,超过 95.32% 的县医院能够掌握儿科、眼科等一级科室,以及神经内科、肾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妇科、产科等二级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

图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通报 2021-2022 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函》,参考资料[3]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择业选择也不再拘泥于往中心三甲逆行的独木桥,而是变得更加多样化。

谢医生在华中地区某区县医院深耕十几年,已经评到副高,因为专业技术过硬收到了中心医院抛出来的橄榄枝:「最后还是谢绝了邀请,到了我这个年纪,其实担心的因素会更多,我的家人以及在新科室的人际关系,方方面面......」

而谢医生主动拒绝去市中心三甲,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自己近年来目睹了所在医院在各方面的提升,「逆行」已经没那么有必要

「说实话,在我目前的科室,对于很多的常见疾病的治疗、手术,已经能够满足,并且在这里呆了十几年,也看着医院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不断配备新设备、引进新技术,」

「并且医院还跟一些中心医院交流作逐渐紧密,我在这里也可以通过很多平台跟业内专家们交流学习,这是不去的最主要原因。」

时代变了,职业路径也变了

近年来,非中心三甲医院确实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

注。

国内多个省份关注基层医院建设,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

3 月 27 日,广东省财政厅发布了一则消息:2023 年广东省财政安排 3.75 亿元,将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医补贴标准每行政村每年提高 5000 元。福建省也出台相应的人员经费保障制度,为在岗的每位基层医生每年提供 6800~9800元 的补助金。

而在湖北某市里三甲医院工作 12 年的陈医生,谈及自己亲戚的孩子(也学医)时说:「那孩子去年名校硕士毕业,没有往大三甲卷,直接目标清晰的奔沿海区县医院就业,现在对于薪资待遇、培养方式等各方面都很满意。」

相对于以往传统「名校毕业进大三甲」的选择,抛开硬性的学历水平等相关要求,随着政策的扶持和优质医疗资源逐渐下沉到基层医院,医学生的职业路径或许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根据丁香园·丁香医生《2023 医疗行业春招报告》显示:今年春招,一级医院岗位投递数量相比 2022 年第一季度同比上升 38.7%,相比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一级医院增幅最高。(一级医院通常是指直接为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谈及对于现在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看法和建议时,陈医生说:「现在的医疗资源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缺乏了,以前是缺技术也缺人,大医院才能看好病,但现在时代变了,医学资源其实相比之下已经整体好很多,除了那些罕见的疑难杂症,非中心医院其实是具备对应的医疗资源和水平,是能够完成相关诊疗的。」

近年来,定向生逐渐被「准」医学生们关注。根据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近年基层卫生人员定向培养招生录取情况来看,带编制专科委培逐渐成为热门,分数年年上涨。

图源:根据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历年相关招生信息进行制作

「以前觉得定向找工作不自由,现在觉得『还没毕业就找好了工作』真香,」

在医院里工作,陈静也有遇到定向生,十分感慨:「以后遇到相熟的学弟学妹找我分享求职经验,我或许会建议他们如果不是铁了心要卷学历、去市三甲『挤破头』,其他医疗水平不错的医院也不失为合适的选择。」(策划:sysoon、ame|监制:carellero)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