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保”凸显底线思维 刘元春:怎么保?

[娱乐] 时间:2024-05-01 15:08: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3次
刘元春(图片来源:人大国发院)
  中评社北京4月22日电(记者 李娜)4月17日召开的六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凸显保居民就业、底线保基本民生、刘元保市场主体、春保保粮食能源安全、六保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凸显保基层运转,底线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刘元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春保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六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凸显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底线在未来经济受到的刘元冲击超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坚持底线思维和底线管理,春保把“六保”作为目标,蕴含的工作压力并没有减轻,也并不是调低目标的体现。  首先,刘元春指出,从“保就业”来看,一季度就业数据显示,三月份失业率5.9%,比二月份的6.2%有所下降。这是在严格管控条件下所获得的数据。但是,它并没有统计非规范就业以及非城市就业人群。如果把保居民就业的相对稳定作为目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目前还有1.3亿左右没有复工复产到岗的农民工就业问题,以及大量的规范性企业因为停工停产减产没有正常上班的几千万的城镇工人的就业问题,还有很重要的是要解决今年830多万大学生毕业以及几十万复员军人的就业问题。要解决这些人群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低的。并不像很多人讲的那样,保证零增长就能保证居民就业的良好完成,就能保证稳就业和保就业。  刘元春提出,根据测算,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就业大约为200万人,但是GDP每少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失业接近400万人。因此如果经济从过去常态化的水平回落至一季度的-6.8%,将会导致四五千万人的失业问题。如果公共卫生危机导致这种大规模失业的状况下,不仅仅会体现为经济危机,还有可能体现成社会危机。因此,要把保就业、稳就业的目标转换成这种政策性目标,政策性行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完成就业任务的严峻性,它的社会性和经济性意味着在宏观政策一揽子规划里面,要求必须有一个超级对冲。大家会看到,美国对于它的失业问题的超级对冲,以及德国对于企业超级救助的力度比我们要大得多,原因在于就业稳定是比简单稳定GDP更难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六保”中保民生也是很棘手的问题。因为民生里第一个核心概念就是就业,第二个是居民收入,如果没有收入,也没有转移支付,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已经-3.9%,这是中位数,如果考虑到不同阶层的分布,农民工、小业主、非规范性就业的人群和特殊区域、特殊行业的人群的收入问题,我们就可以发现,保基本民生所产生的压力在未来几个季度实际上也是非常严峻的。因为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在这次冲击中受到的影响是严重不对称的。比如从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农村居民收入的冲击远远大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冲击,农民工收入的冲击、小业主的冲击远远大于其他阶层的冲击,服务行业,特别是非规范性服务行业,如餐饮业的收入冲击状况要远大于其他行业。  刘元春表示,所以,下一步转移支付的力度要很强劲,因为疫情持续的时间以及经济低迷的时间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因此,财政要在支付的力度和时间要超过预期。所以,保民生与保就业具有一致性,与保增长具有一致性。同时,我们的救助政策要以民生为先导,以就业为先导,而不是简单以需求刺激为先导,这不是简单的目标变换的问题,而是政策组合和优先顺序的问题。  第三,“六保”中谈到了一系列的风险,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供给链产业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涉及到对于其他风险的一些担忧,而不单纯是经济运行本身的问题。从粮食能源安全来看,目前全球能源格局发生剧烈的震荡,粮食国内生产和国际供应也发生了很大的一些变化。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判断,而是对于国际形势、地缘政治以及国内生产链本身的一系列的判断。因此,我们研究经济的很重要的一点,要将目前新的办法和新的目标转换成行动逻辑,转换为政策设计的方案。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