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保卫战还在继续,A股失守3100点 正文

保卫战还在继续,A股失守3100点

[探索] 时间:2024-05-04 04:30: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31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保卫权威,战还专业,继续及时,失守全面,保卫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战还

  来源:读数一帜

  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时间,继续监管部门会相机抉择,失守政策层面不排除进一步加码的保卫可能性

  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战还优化完善交易机制……备受市场期待的继续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后续计划逐渐清晰。

  8月18日,失守证监会提出加快投资端改革、保卫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战还优化完善交易机制等六大举措,继续重点涉及:研究适当延长A股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时间,更好满足投资交易需求;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方案等。

  对于近期市场热点,证监会也作出回应——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平衡,合理把握IPO(首次公开募股)、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现阶段实行T+0交易的时机不成熟。

  证监会最新发声透露哪些政策信号?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财经》表示,一揽子政策措施内容非常广,“如果能够一一落实的话,对于活跃市场、提振信心应该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告诉《财经》,本次旨在助力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的一揽子方案意义深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闭环效应突出。

  投资者高度关注,利好刺激下,市场是否能够活跃起来?目前的震荡调整将延续到何时?短期布局和长期配置如何进行?

  本周一(8月21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1%,沪指跌破3100点。截至收盘,沪深两市当日成交额6782亿元。

  “政策作用是需要逐步体现的,结合市场情况,不排除进一步再加码的可能性。”李迅雷认为,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有个过程。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景对《财经》表示,近期,A股市场中经济、政策、情绪三重谷底再现。“政策积极信号已非常明确,政策举措正不断落实,需坚定信心;政策起效以及市场情绪的扭转需要时间,需保持耐心。”

  8月21日当天,多家公募、券商资管开启“自购潮”。据《财经》不完全统计,已有15家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资管发布自购公告。截至发稿前,机构已公告的自购金额合计已达9.5亿元。

  各方解读政策“组合拳”

  在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活跃资本市场之后,近一个月,监管层在陆续落实相关举措。

  证监会8月18日表示,政治局会议召开后,证监会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

  光大证券(维权)认为,政策“组合拳”涉及六大方面。投资端在六大方面举措中排序最靠前,基金市场或将现重大变革;融资端重点为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其中强化分红、支持回购、推动“中特估”建设等举措最值得关注;交易端重点在优化交易机制,未来交易时长或延长;市场机构方面,证券公司多项业务或将面临调整;证监会对于香港市场的发展也有积极支持;加强跨部委协同也是一大亮点,重点关注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税收政策。

  同时,证监会对近期市场关注度高的问题也给出明确答复。关于IPO及再融资,证监会表示将会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对于T+0交易,明确表明当前实行时机还不成熟;减免印花税方面,证监会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但因没有调整权限未作明确表态;关于大股东减持,证监会则表示会加强监管。

  一揽子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落地,证监会也重磅发声回应市场关切,释放了哪些政策信号?

  秦培景认为,证监会推出的这些举措全方位明确了改革方向,对于稳定市场预期、推动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此次定调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新阶段,改革重点从一级市场转向二级市场,从融资端转向投融资平衡发展。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认为,证监会推出的举措覆盖内容较广,制度建设包括投资端、融资端和交易端,涉及市场包括A股、港股、债券、衍生品市场等,涵盖较多中长期制度性改革,从加快投资端改革、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优化完善交易机制、激发市场机构活力、统筹提升股市活跃度、加强跨部委协同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对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的作用。

  章俊表示,当前,国内总需求明显不足,金融数据与经济数据总体偏弱,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亦是提升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有助于中长期资金入市,加大直接融资比重。长远看,利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不是一句口号,需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闭环。”章俊提到,上市公司是根本,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则是近年来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

  具体举措上,他认为,政策亮点之一是降交易费用,这也是资本市场期待已久的(政策)。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财经》表示,针对扭转预期、改善预期的政策目的,证监会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基本做到了“远近结合”。短期内,核心在于活跃人气,提高流动性,吸引增量资金,促进市场价格企稳,而交易制度层面的举措往往见效较快。

  “除了降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等制度外,证监会还提出‘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同步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这一举措类似于央行降准拓宽商业银行让利空间,是通过交易所让渡收入,进而使得券商能够降低佣金费率。通过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促进短期市场活跃。”罗志恒称。

  长期看,投资端、融资端并举,扫清长期资金入市制度障碍,改变基金短期化考核机制,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仍然是政策重心。

  对于IPO及再融资节奏的问题,李迅雷对《财经》表示“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我始终认为A股市场不是因为股票发行过多导致的低迷,关键还是要提高融资的质量。要在注册制下提高新股的质量,对再融资要求提高。”

  机构自购超9亿元

  在前述政策出台后,包括基金、券商等在内的机构开启了一轮自购潮。

  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提及,将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

  8月21日上午,华夏基金率先发布了基金自购公告,将运用固有资金合计5000万元投资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

  紧接着,易方达、嘉实、富国、汇添富、南方、招商、兴证全球、广发、中欧、华商等基金公司跟进发布自购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基金公司拟自购金额为5000万元,只有稍晚发布的华商基金拟自购金额达到8000万元。相比基金公司,部分券商的出手更加“阔绰”。上海国泰君安资管、中信证券、招商证券资管拟自购金额分别为2亿元、1亿元和2000万元。截至发稿,机构已公告的自购金额合计达9.5亿元。

  以往自购潮中,过亿元自购并不罕见。为什么此次以5000万元自购居多?

  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公司的固有资金并不宽裕,近两年公司自购较多,目前也都套着。“基金公司固有资金其实非常重要,就像券商自营一样,还要靠这个给公司员工发奖金。”

  “周末的时候已经跟股东沟通过,自购不超过1亿元,具体多少,我们也是看同业。”前述基金公司人士透露,一些头部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后,公司领导立即决定跟进自购5000万元并发布公告。

  加大权益类基金自购力度是投资端改革的重要环节。此外,相关措施还包括: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高指数基金开发效率,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放宽公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指期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的投资限制等。

  据浙商证券的研究,市场大幅波动之际,往往出现基金大幅自购。具体来看,2010年2月-3月、2011年4月、 2015年7月-8月、2018年12月、2020年2月等均出现过基金自购高峰。

  2022年以来,也出现了三次基金自购潮,包括1月底和3月中旬。最近一次则出现在2022年10月中下旬,有超过27家公募基金及券商资管发布公告宣布出资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自购金额超过18亿元。

  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政策底”更加明确,近期A股再陷调整之际,投资者高度关注,“市场底”还有多远?政策连番送利好,将如何提振市场信心?短期调整是否提供布局机会?

  8月21日,大盘全天低开低走,三大指数均跌超1%,沪指跌破31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6782亿元。

  板块方面,算力租赁、环保、燃气等板块涨幅居前,证券、医药商业、物流等板块跌幅居前。A股市场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500只个股下跌。

  截至当天收盘,沪指跌1.24%,深成指跌1.32%,创业板指跌1.6%。

  当日,8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出炉。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显示,1年期LPR为3.45%,上月为3.55%;5年期以上LPR为4.2%。

  如何看待近期的A股再度调整?

  李求索认为,近期A股延续调整,主要由内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但他也提到,“往后看,我们认为稳增长政策释放的信号愈发积极”。

  李求索分析称,从近期资本市场情况来看,当前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正处于披露高峰期,从上市公司基本面维度,已披露样本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较一季度持平略弱,但结合物价有望在三季度触底回升,以及企业去库存等因素的消退,下半年A股盈利增速有望好于上半年并转为正增长。

  同时,据Wind(万得)统计,近期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购方案,回购增加通常被认为是企业及大股东向投资者传递的积极信号。

  李求索称,综合来看,当前A股市场已计入较多偏审慎预期,随着市场调整,估值、情绪和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呈现出偏底部特征,投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结合政策层面积极化解当前主要矛盾、企业盈利底部逐渐显现。

  “我们认为对于后续市场表现不必悲观,A股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李求索提到。

  秦培景认为,近期,A股市场中经济、政策、情绪三重谷底再现。不过,政策积极信号已非常明确,政策举措正不断落实,需坚定信心;政策起效以及市场情绪的扭转需要时间,需保持耐心。

  他同时建议,投资者择机布局产业主题和政策主题。从产业主题来看,可围绕地产、科技、能源资源三大产业积极布局。从政策主题来看,围绕后续政府开支的增长,建议关注数字经济主题(信创、信息安全等)和地方化债主题(包括环保、园林等政府应收款占比较高的行业)。

  光大证券在研报中称,具体的利好方向上,关注券商、“中特估”及白马蓝筹三条主线。其中,券商板块有望迎来交易活跃及资本约束放宽双重催化;对于“中特估”板块,证监会明确提及推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研究限制破发或破净企业融资,这意味着破发或破净企业或将会有较强的市值管理动力,值得投资者关注;白马蓝筹股有望受益于中长期资金的引入。

  “对于市场指数来说,我觉得不用过于担心。A股总体处于价值投资区间,更多的还是结构性机会。”李迅雷表示。“同时要看清楚,全球经济接近于高震荡低增速的阶段,预期不能过高;其次,过去政策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现在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要让政策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是有难度的。市场信心恢复需要时间,监管部门也会相机抉择,政策层面不排除进一步加码的可能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杨红卜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