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古代的螺贸易:小螺壳里有“乾坤”

[时尚] 时间:2024-05-03 10:14: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20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古代的乾坤螺贸易:小螺壳里有“乾坤”

文\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沿海而居的人们,最擅长的海南事就是向大海讨生活。

大小船只向海进发,周刊归港时卸下鱼虾蟹贝,古代将一代代海南先民的贸易肚皮填饱,也在以物易物的小螺时代为他们换来所需物资。即便是壳里吃剩下的螺壳或贝片,也能有其他妙用,乾坤由此螺贝贸易得以盛行。海南

从紫贝入贡,周刊到远销南洋的古代公螺壳,一枚小小的贸易螺,曾在海南掀起风云。小螺

公螺。壳里资料图

螺贝天然是乾坤货币

人类社会早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简单的“以物易物”已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中介物——货币应运而生。

将目光投向海边,一枚枚小巧玲珑、质地坚硬的螺贝,承担起最初的货币职能。

可别以为所有的螺贝都能成为货币。过去数十年间,人们从河南殷墟等不同的遗址、墓葬中发掘出大量贝币,发现它们大多来自腹足纲的宝螺科,又以货贝——一种学名为黄宝螺的热带螺最为常见。

学界一种普遍观点是,这些曾流行于商周时期、能当作钱币使用的货贝,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南海海域。这一观点与《中国动物志》中的记载相符,“货贝在我国海南岛南端和西沙群岛出产较多”。

如今看来十分寻常的黄宝螺,彼时究竟是如何跨越山海完成“身份”转变的?

不少学者认为,天然的地域分工让陆地和沿海居民相互间很早就开始了物品交换。因此这些黄宝螺很可能是通过进贡或转手贸易,辗转集中到殷墟等经贸中心,经工匠加工,再通过买卖和赏赐等方式流通。

相较于黄宝螺,另一种个头更大的螺——阿拉伯宝螺,或许更为海南人所熟识。

阿拉伯宝螺,尽管有个“洋名”,却与阿拉伯没有半点关系,只是因为壳表面花纹像阿拉伯文字得名。又因斑纹呈紫色,多了个“紫贝”的俗名。

秦朝“废贝行钱”,螺贝开始失去货币属性,但紫贝仍被视为珍宝。

《本草纲目》。资料图

明代《本草纲目》便有记载:“贝类极多,古人以为宝货,而紫贝尤贵。”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珠崖、儋耳二郡以加强管辖,因岛上一地“中有紫贝”,而设紫贝县(今文昌市),这也可以看出紫贝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海南大学研究员阎根齐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初期,产自海南岛的紫贝便已成为“南海丝路”的贸易商品和贡品。这一说法从不少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佐证。

比如唐《岭表录异》中说,“紫贝,即蚜螺。儋(今儋州市)、振(今三亚市)夷黎,海畔采以为货”。明代唐胄更是写下“瑁宫珠殿尤苦刘,紫贝鼊皮聊缓宋”的诗句,控诉封建统治者们对海南特产的无尽需索与掠夺。

可见,千百年前的海南沿海居民捕捞紫贝,从一开始就是为庞大的市场需求服务。

新中国成立前文昌出海作业的木帆船。资料图

公螺壳中寻商机

封建统治者对紫贝的追捧,缘于紫贝“稀少”“貌美”的特质。而螺贝的价值,却从来都不仅限于被人赏玩。比如公螺,一种常见于南海海域、在珊瑚礁附近出没的马蹄螺类,便曾在飞机制造行业“大展身手”。

海里的螺,还能“上天”?起初,海南渔民也未曾想到。

他们捡公螺只是为了取其肉,将螺肉晒干后,随其他海产品一起运至南洋各地,换购煤油、轮胎、五金材料等物品,再运回海南批发或零售。正常年景,一艘渔船一季可赚五六千银圆。

文昌文教镇龙塔西村黄学校家的老宅。资料图

直到有一次,文昌人黄学校在新加坡一家商行里看到从印度运来的公螺壳,每百斤值一百多银圆,价格之高令他十分惊奇。原来,随着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发现可以将公螺壳珍珠层作为喷涂飞机机体的原料,其身价自然水涨船高。

抓住这一市场机遇,黄学校开始组织渔民采集公螺壳,并与信誉好、消息灵的经销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逐渐垄断公螺壳从南沙群岛转运到新加坡出售的业务。

黄学校画像。资料图

通常,一艘船能载约一万斤公螺壳,他带人往返一趟可得一万多块银圆。黄学校的船队有“和安号”“兴盛号”“保安号”(船名),每年通过开展海上贸易获利三万多银圆,黄学校也因此发了财,成为海南的一代“船王”。

黄学校的公螺壳生意,一做便是30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黄学校去世,黄家的海上贸易业务逐渐停下来,这段动人的海商传奇故事才算正式谢幕。

也真是应了那句话:螺蛳壳里也能做道场。(李梦瑶)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