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蜀地巡礼】“小特产”变“大产业” 绵阳江油打好“四张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 时间:2024-04-28 05:31: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81次

原标题:【新征程·蜀地巡礼】“小特产”变“大产业” 绵阳江油打好“四张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绵阳4月9日讯(雷兴双 向星宇 记者 杨宗友)在绵阳江油,小特产从家庭餐桌到酒店宴席,新征随处可见它的程蜀身影,它是地巡大产动食深受食客们宠爱的天府名菜——江油肥肠。如今,礼变身在外地的业绵阳江油打业高游子,只要动动指尖,好张也能品尝到家乡美味。牌推品产这背后,质量是发展江油着力将地方特色食品“小特产”升级为食品“大产业”,大力培育发展食品产业体系,小特产推进食品产业链、新征价值链向高端延伸的程蜀持续努力。

近年来,地巡大产动食江油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礼变加快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食品工业集群,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食品产业已经成为江油新增长点之一。

“小特产”迈向“大产业” 打造“江油肥肠”新名片

近日,记者走进江油市小愚娘食品有限公司,员工们正在忙着处理线上业务,另一边的厂区内,员工们正在有序打包快递,一片忙碌的景象。“现在每天我们要往全国各地发出近千件肥肠。”该公司总经理张勇介绍道。

同样的忙碌场景也在新安镇南山村上演,一群穿着制服的食品工人正忙着为“川罗肥肠”装箱,销往全国各地。销售总监罗敏介绍:“去年10月投产后,每天生产2000多袋,在京昆高速新安服务区销售,销量很好。”

加工厂的落地,也给当地4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一碗肥肠,散发出浓郁的家乡风情。江油肥肠承载着的不仅是一份美食,也是一份文化传承和家乡情结,更关联着一个食品产业。

江油市肥肠产业协会会长杨安明介绍说:“全市现有小小吃、健民肥肠、周肥肠等60余家专营肥肠产业门店和小掌门、翔风、小愚娘等5家肥肠预包装企业。”江油肥肠已然成为了江油的一张新名片,今后的江油肥肠产业将是江油食品产业的一艘巨型航母。肥肠“小特产”迈向了食品“大产业”,到“十四五”末,江油肥肠产业的营业额将达到100亿元,也将带动生猪、老姜、辣椒、生葱、花椒等上游产业发展。

打好“四张牌”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是江油食品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诀窍,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年灌装能力达10000余吨的李白故里酒厂。

“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食品企业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我们将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加快向高端跃升。”总经理石勇表示,李白故里酒厂以“创中国名牌,建百年基业”为战略目标,在传承挖掘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分析手段,创新了一系列新的酿制工艺,开发出了“诗仙阁”“玉罐”“川北人家”等系列优质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多个地区。

江油坚持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出台帮扶政策,持续推动江油食品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

选料、预煮、整形、炒制、烘干、包装,经过源牧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的精心制作,一款款风味鲜醇的休闲食品肉干,走进了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以及省内800多家商超。今年还成功中标四川航空,把麻辣鸡丁带上了天。

四川清香园调味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基础调料、复合调料、蔬菜制品的本土企业,得益于江油大力发展食品产业的政策环境、深厚的企业底蕴、持续的技术创新,已成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殊荣,年产能20万吨的食品骨干企业。

2021年,江油规模以上食品企业20户,实现产值47.63亿元,同比增长10.7%,主要有大米及制品、面制品、食用油、肉类制品、调味品、白酒等近300多个系列产品,江油食品产业正步入健康发展“快车道”。(图片来源:江油市委宣传部)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杨宗友)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