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给飞机起降的“天眼”“体检” 正文

给飞机起降的“天眼”“体检”

[焦点] 时间:2024-04-29 11:45: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6次

原标题:给飞机起降的天眼“天眼”“体检”

进入8月中旬,武汉天河机场航班量稳步提升,机起降日均起降航班达到430架,体检意味着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天眼

一架架飞机安全起降,机起降离不开在机场东、体检西跑道外侧24小时不停运转的天眼气象探测设备护航。这些气象探测设备的机起降正常运转,离不开一群空管气象人高温下的体检不懈守护。

8月14日下午2点半,天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气象设备保障人员胡鹏、机起降王冠雄进入机场飞行服务区,体检开始常规的天眼设备巡检。

胡鹏和王冠雄检查大气透射仪(通讯员 梁军 摄)

当天气温34℃,机起降在空旷的体检跑道上,地面温度已接近50℃。沿着机场环场道驱车抵达东跑道一侧的设备点,红白色相间、约10平方米的方仓映入眼帘。不同于室外的“烧烤”状态,这里一直保证温度在22℃左右,因为这里存放着长距离传输数据的光端机,以及巡检、维修设备所需要的工具箱、辅助梯。

方仓旁边,同是红白相间、3.5米高的大气透射仪,10米高的小型自动气象站等设备静静伫立。

红白色相间、约10平方米的方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宇 摄)

据介绍,机场东跑道有3个设备点,每个设备点相距约1.5公里,主要用来探测跑道视程、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雨量等气象要素,是关系到飞机起降标准的重要探测设备。

“这段时间鸟类活动频繁,大气透射仪的数据经常受到干扰,是我们重点巡查的对象。”33岁的胡鹏,是气象设备管理室副主任。由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皮肤晒得黝黑。他告诉记者,大气透射仪传输的数据,就是坐在飞机驾驶舱的飞行员,可以在跑道中心线看到跑道的最远距离。“通俗来讲就是在低能见度下帮助飞行员准确起降的‘眼睛’。”

胡鹏和王冠雄熟练地爬上辅助梯,打开设备盖板,检查镜头是否洁净、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线路接口是否牢固,以及查看为解决鸟类干扰数据安装的防护网。不时有飞机轰鸣着从他们背后安全降落。

“效果还不错,没被鸟类损坏。”十多分钟后,检查完毕,胡鹏和王冠雄额头上都已冒出汗珠。由于设备点没有任何遮阴物,记者在一边观察了十多分钟,立马感受到太阳直晒的灼热。

“日常巡检简单些,碰到月度或半年维护,一个设备点就得花一个多小时,晒伤是常有的事。”胡鹏介绍说,为了保证大气透射仪镜头不被污染,每个月他们还要更换设备内部鼓风机的过滤网、擦拭镜头,每半年进行一次校准维护。

随后,胡鹏和王冠雄又顶着烈日依次检查雨量筒是否有堵塞,各个光学传感器玻璃窗口外表面是否干净,各传感器、配电箱、接线箱的状态是否正常,线缆是否有破损锈蚀松动……大约20分钟后,他们又驱车驶往下个设备点。

“这些设备都是电子产品,在室外风吹日晒,都得仔细维护。”王冠雄说,不管是烈日寒冬,还是遇到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就算是凌晨,只要设备发出警报,气象保障人员都得到室外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气象复杂多变,这些设备安全运行对于航空安全来说非常重要,在极端天气下尤为重要。”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气象设备室党支部书记张运刚,在空管系统工作了近30年,他告诉记者,空中的航线就像立交桥,不同高度飞行着不同航班,同一地点上空的领域可能同时飞行十多架飞机,所以航向如何变动、飞机如何绕航都需要根据气象信息来决定。随着气象设备技术的发展,武汉机场类似的气象探测设备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4套增至13套,气象探测数据也越来越精细,能给飞行员提供更精准的参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实习生 陈奕帆 通讯员 田祚刚 梁军)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