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复出报仇?新歌被指痛骂那英杨坤等人,真相是……

[热点] 时间:2024-04-29 04:37: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66次
7月19日,刀郎等人52岁的复出刀郎发行新专辑《山歌寥哉》,其中一首歌《罗刹海市》火了。报仇被

有网友深入解析,新歌认为这是痛骂刀郎十多年后的“复仇”之歌,根据歌词,那英网友纷纷将矛头指向那英杨坤汪峰等乐坛中人。杨坤

一时间,真相引发巨大热议,刀郎等人也让刀郎在多年后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复出

那么,报仇被刀郎的新歌新专辑是什么情况?

和那英等人之间,又有什么恩怨?

|刀郎新专辑是什么

刀郎新专辑名为《山歌寥哉》,后两个字,那英是杨坤“聊斋”谐音,“山歌”则是各地区小调。

故而,可以这么理解:这张新专辑内容取材于聊斋、集合了各地区小调的歌曲。

在新专辑QQ音乐页面,有非常长的一段前言,正是描述刀郎的创作初衷,看文字像是刀郎本人手笔。

前言开篇就说:书契以来,代有歌谣。自楚骚唐律,争研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之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山歌寥哉》是继《弹词话本》后,结合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印象的主题概念专辑,此系列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

在歌曲的词作上,题材有仙境、鬼域、人间等。比如,“罗子浮迷途走入仙境,马骥泛海往返于龙宫和罗刹国,朱孝廉入画……冲突与纠葛在光怪陆离中将人的心灵世界撕开一个小口,于虚拟的异托邦中完成内心的自我重构。”

专辑共有11首歌曲,而歌名和曲风,分别是这样的:

《序曲》 ︳「广西山歌调」

《罗刹海市》 ︳「靠山调」

《花妖》 ︳「时调」

《镜听》 ︳「闹五更调」

《路南柯》 ︳「没奈何调」

《颠倒歌》 ︳「栽秧号子」

《画壁》 ︳「绣荷包调」

《珠儿》 ︳「河北吹歌」

《翩翩》 ︳「道情调」

《画皮》 ︳「银纽丝调」

《未来的底片》 ︳「说书调」

(前是歌曲名,后是曲调风格)

从歌名都可以感受到浓烈的“聊斋味”,像是画皮、画壁都是大众熟知的蒲松龄《聊斋志异》篇目。而本次引发热议的《罗刹海市》,也正是《聊斋志异》其中一篇的回目名。

由此,可以看出刀郎“雄心”,试图以各地区小调,来阐述传统文化,并融入当下的思考。从专辑的内涵上来说,比他成名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高得不是一星半点。

《罗刹海市》的《聊斋志异》的篇目

|讽刺了那英等人什么

《罗刹海市》这首歌说了什么呢?

从歌词看,基本围绕《聊斋志异》原文展开,并添加了符合如今社会现象的用词。

《罗刹海市》原作是讲述主人公马骥来到一个虚构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是跟现实完全颠倒的。蒲松龄借此指桑骂槐,刀郎借用此篇,意图自然也是有极强的讽刺。

只是,他讽刺的是时事,还是自己昔日的敌人?

全歌完整版如下:

哪些句子是影射那英等人呢?

网友分析,“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这句是指那英,特别是“未曾开言先转腚”很符合那英在《中国好声音》上的动作(听到学员唱得好就转身)。还有一句是“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坊间传言,“那又鸟”是指“那鹰”。

“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是指讽刺杨坤,因为杨坤的兰花指很出名,故有“公公”的雅称……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半扇门楣上裱真情”,“司晨”是指是指雄鸡报晓,但草鸡却误以为自己是雄鸡,侃侃而谈,再结合下半句,“半扇”让人联想到手拿扇子的形象,是谁呢?高晓松。

除了以上描述,讽刺汪峰的其实比较难找到对应的词句。

不过,老实说,讥讽那英的语句还算说得过去,其他就有相当多臆测成分。

刀郎近照

|刀郎和他们有什么恩怨

刀郎和那英的恩怨,始自2010年初,超过了13年。

因为什么事呢?

2010年4月,“音乐风云榜”评比“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那英是评委会主席。

在讨论哪些人可以入选时,那英对刀郎的评点完整如下:

“如果说这奥运会刀郎和刘欢都去开演唱会,我肯定是看刘欢的,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就是刀郎的这个销量呢,我又闭嘴了,他的确我们谁都没卖过他,但是咱们评奖不能光靠销量。”

的确,这话说的槽点多多。首先,说刀郎“不具备审美”,直接就把喜欢刀郎的人给否定了——你们审美差呗,而“光靠销量”则是再度否认普通歌迷并不是衡量歌手好坏的标准。

那英所言,基本上是站在普通人的对立面上了,更像是一个与老百姓距离很远的学究专家。重看她这段话,不由想起那英老师谷建芬评价自己这位学生:“长了一副好嗓子,却生了个狗脑子。”

因而,也难怪,网友们为刀郎抱不平,除了有为刀郎本人张目的意味,更是为自己的审美“辩护”。

很自然地,2010年的“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刀郎落选。入选的内地歌手是:那英,刘欢,孙楠,崔健,汪峰,许巍,羽泉,韩红,朴树。

那英作为评委主席,还能列入其中,没回避,也挺奇怪。

不过,对于那英不公平的是,她的言论传着传着,成了“去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这句话,其实,从来没有出处。

但至此,在外界看来,那英成了刀郎最大的“敌人”。

2011年,刀郎回应未能“十年最具影响力人物”时,他说,对于娱乐性的奖,不必认真,所谓的批评不过是借口。除此,刀郎披露了一个惊天内幕——开奖之前,主办方托人传话,称到了现场才给奖,“这都是在预料之中的,我没有想到(他们)编出这么无厘头的理由来,这个东西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017年,有传言称那英对刀郎道歉。不过,这时候传出那英说“听刀郎的歌确实是农民”的言论,当时有媒体拿着这句话问刀郎,刀郎的回应是:

空穴来风。

而汪峰对于刀郎的评价是:

“刀郎的音乐我听说过,从他的音乐、歌词———这两个构成歌曲的主干讲,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是事实。刀郎之所以会火,是因为大家听了太多过于精致的歌,再一听比较粗犷的就会觉得新鲜。这是中国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的悲哀,除了新鲜感一无是处。”

杨坤是这样说刀郎的:

“刀郎的歌根本算不上音乐,他的走红很奇怪,在他歌里听到的只有苍白无力。刀郎的音乐不是进步,他的出现让流行音乐倒退十五年。”

而高晓松在担任某选秀节目评委时,对参赛者说:

“哪个歌手如果唱刀郎的歌曲,在我这里他休想过关。我会问他,你为什么要唱歌?如果是心灵需要抚慰,那么唱这样的歌心灵就是这样的,我不认为他(唱刀郎歌的选手)会是个好歌手。我不会只看嗓子,心灵才是第一位。”

以上言论,具体出处已不可考,但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而他们,都成为打压刀郎的乐坛既得利益者。

图上这句话基本也无可考,真实性存疑。

|刀郎真的在复仇吗

虽然被网友解读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刀郎真有此意吗?

《扬子晚报》采访了研究古代小说的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苗怀明,他说,“我愿意解读为刀郎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古代小说研究者,我支持刀郎的这种创新,很喜欢他的歌曲。”

在报道结尾,《扬子晚报》还认为,舆论场中热热闹闹的“刀郎复仇论”,正在掩盖《罗刹海市》的真正魅力,新歌被过度解读为个人恩怨,想必这也是刀郎本人不愿看见的。

《新京报》发表署名张丰的评论文章,称刀郎归来并非为“复仇”。文章说,把新歌《罗刹海市》理解成“刀郎报仇,十年不晚”,也只是一种想象。埋头十年创作,只为“骂人不带脏字”地完成一场报复,这大概也就不是刀郎了。

但张丰也强调,“复仇论”是假的,但公众对“复仇”的想象,却也反映了某种真实的情绪:流行乐坛需要像刀郎这样的声音,需要一首《罗刹海市》来荡涤心灵,欢迎刀郎归来,是因为人们对“以丑为美”的风气已经忍受太久了。

而东方网署名徐林生的文章认为:捕风捉影、“上纲上线”,涉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能曲解创作者原意,无助娱乐圈营造团结、健康氛围。

《北京青年报》的评论作者王佳懿则说,这种揣测显得“格局小了”。她认为,我们单单只从歌词语言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是不恰当的。

由此,出现了分水岭,呈现出两极化意见——

普通网友认为就是影射,而正规媒体或者专业学者则认为大家想多了。

到底是过度解读,还是刀郎确有此意?据此,红星新闻询问刀郎工作人员,对方称:“我们这边现在不接受任何采访。”

曾执导《香港大营救》的导演刘一君,在朋友圈一针见血地表示:

先不论刀郎是否着意去讽刺谁,单说网友几乎一面倒地坚定认为刀郎在讽刺她们,可见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吃相有多难看!众目睽睽、千夫所指!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