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百姓需求,因地制宜投建—— “小清新”基础设施 便民又利民

[百科] 时间:2024-04-28 21:31: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91次

原标题:针对百姓需求,小清新因地制宜投建—— “小清新”基础设施 便民又利民

樊城樊西片区环卫服务中心厨余垃圾处理站外景。针对制宜(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谢勇 张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肖擎 通讯员 龚良杰 王晓丽 王雅丹

阅读提要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百姓便民建设适合县城特点的需求小型化、分散式基础设施,因地又利推动组团式综合开发。投建

从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文件来看,基础这类基础设施有几个特征:地域上,设施限于县城;规模上,小清新投资额度相对小、针对制宜建设时限相对短;类型上,百姓便民主要包括生活垃圾、需求污水处理、因地又利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投建分散式风电、基础分布式光伏等。

近年来,襄阳市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除了一个个“大手笔”项目,还有一批“小身材”型成员,它们立足各县市区地理条件、财力情况等而生,因地制宜发挥作用,为一方发展注入活水,为群众生活增添便利。

小型净水厂提供纯净水

在谷城县城关镇老君山村最偏远处,有一家名叫“九堰一居”的餐饮农家院,一方堰塘卧居坡下,坡间绿树葱茏,店内古朴雅致。

6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沿着弯曲山路驱车来到这里。女老板亢少飞介绍,农家院开业初期,吃用都是井水;今年3月,村里建起净水厂,可直饮的纯净水通过管道流到了这里。“水质好了,我们很珍惜,洗菜、做饭等用纯净水,浇花、清扫等还是用井水、堰塘水。”

亢少飞说的净水厂,离“九堰一居”十多分钟车程,灰檐白墙,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厂内设施分为两部分,前厂分布着28根立柱式净水仪器,后厂是一个直径8米的蓄水池。

说起净水厂由来,该村支部委员王芳很感慨。

他介绍,全村315户1159人,虽紧邻汉江,但村民祖祖辈辈吃的是堰塘水、冷浸田积的水、深井里的水。2018年,村“两委”曾东拼西凑筹集资金,修水池、铺管道,建抽水井、高压泵,千人村终于喝上汉江水。但没几年,新的烦恼来了。每年夏秋之际,受雨情影响,汉江上游涨水,泥沙增多。由于没有过滤装置,有一两个月村民吃用的是浑浊水。

多次咨询、走访,村里拿定主意,采用膜法净水工艺实现水质提升。进驻老君山村的省高院乡村振兴工作队,援助50万余元解决资金问题,村里组织人员施工,日供水200吨的净水厂在今春投用,水质经第三方公司检测鉴定,符合标准。

净水厂运行后,谷城周边各乡镇常有人来参观学习。王芳说,山区村落吃水问题较为普遍,解决起来并不容易,成本小的设施有“用武之地”,关键是行得通、真管用。

小块头充电桩方便出行

7月20日晚,老河口市酂南社区花园路富景小区,居民雷文林把电动车停靠在新建成的智能充电桩前,插电、扫码。“过去,大家都是从家里接线,不安全,也不方便。”雷文林算了一笔账,在充电桩充电,一个月一二十元,经济实惠。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年销售量超过3000万辆,社会保有量接近3亿辆。和很多地方一样,在老河口,电动自行车是不少居民的主要出行工具,对充电的便利度、安全性问题,居民多有发声。6月底,酂南社区在认真听取居民需求和建议后,决定在小区楼下的边角空地,安装一批电动车充电桩。

“小区老年人多,我们在扫码充电的基础上,增加了刷卡功能。”该社区党委书记杨丹介绍,设施虽小,但建设起来要考虑方方面面,既要适宜,也要好用。这批充电桩除了操作简单,还具有智能精准计量、充电状态实时监控、充满即停等特点。截至目前,酂南社区已为12个老旧小区安装小型的分布式充电桩,可为居民提供充电位500多个。

不只电动自行车。如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是重要一环。从采访情况看,一些地方因条件所限,建大型充电设施不太现实,小型化充电设备有需求、有市场。

以枣阳市吴店镇为例。这里的白水寺风景区小有名气,游客以自驾游为主,不少人驾驶的是新能源汽车。几年前,景区发现,游客游览完,要回到市区充电,玩不尽兴,也留不住客。去年,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在这里建起一座充电站,7月至9月即达充电量高峰,游客不再为了充电桩“众里寻他千百度”。

今年3月,枣阳市供电公司在琚湾镇新建一座电动汽车充电站。据了解,枣阳12个乡镇快充桩建设正稳步推进,预计12月底可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

小型垃圾处理机“变废为宝”

7月19日上午,家住樊城区望江街社区汉江明珠城的刘香莲老人,来到楼下的智能垃圾回收箱,扫码、输入手机号,点下“纸张”按钮,熟练地将折好的纸板投进指定口。

社区书记魏巍介绍,以前垃圾多是混杂投放,味道大,容易滋生苍蝇蚊虫,居民生活、小区环境也受到影响。2021年3月,投入约30万元的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启用。在这个相当于一个小型公交站的投放点,记者看到,“有害垃圾”“金属”“纸张”“织物”“塑料”五个投放口标识一目了然,一块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大小的触摸屏,供居民操作。

紧邻智能回收箱,一台小型的餐厨垃圾处理机正“小声”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说,处理机“肚子”里装着早上“吃”下的餐厨垃圾,通过菌种技术处理,8个小时后,将“吐”出有机肥料,“我们小区的绿植花卉,现在用的肥料都是来自它。”

在樊城区垃圾分类专班工作人员张翠翠眼里,汉江明珠城的小型化垃圾回收处理设施是一个缩影。“每个社区居民数量、居住环境不同,量体裁衣建设各类小型化、分散式设施,能解决不少问题,居民也很满意。”

在各类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因为成分相对复杂,容易变质腐烂,最为棘手。去年,樊城区垃圾分类专班在所辖试点社区选择40户,跟踪记录15日,得出一份调查数据:该区每户每日平均产生厨余垃圾量0.821公斤。

为了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该区选择点位,建了9个分布式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其中一个日处理规模300公斤,其余均为100公斤,通过生物酶或高温好氧技术实现资源再利用。

2021年8月,樊城区家庭厨余垃圾末端处理系统正式投用,分拣后的垃圾通过粉碎压榨减少60%的水分,进入“小房子”——四个发酵仓,开始降解处理。24小时高温、高速发酵后,降解物形成有机肥料,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日均最大处理量达20吨,已覆盖樊城区16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目前,襄阳市区已在1900余个居民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95.06%,完成43个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其中9个社区和49个行政村被省住建厅评为“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先进社区和先进行政村”。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