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六家券商收罚单,事涉投行业务

[知识] 时间:2024-04-28 18:03: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44次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压实业务权威,中介责任专业,机构家券及时,商收事涉全面,罚单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投行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王砚丹   编辑 叶峰    

  9月8日晚间,压实业务证监会网站挂出多张罚单,中介责任涉及中天国富、机构家券国信证券、商收事涉华西证券、罚单西部证券、投行华创证券、压实业务中德证券等六家券商。中介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机构家券上述六家券商收到的罚单主要涉及IPO、债券等投行业务的合规问题。其中,中天国富被采取监管谈话的措施,国信证券、华西证券、西部证券被责令改正,华创证券、中德证券被出具警示函。

  违规问题具有四大共性,多家存在薪酬考核不合理问题

  据了解,这是上半年针对“一查就撒”、“带病闯关”等突出问题,证监会组织开展的8家撤否率较高的券商投行内控现场的处理结果。其中6家所收到的罚单,违规问题主要如下。

  中天国富存在的违规问题有:一是内控部门监督有效性、履职独立性不足,部分项目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保荐工作报告大幅删减关注问题,内核未关注关于撤否项目的重大风险问题,薪酬考核体系不合理,存在过度激励。二是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第三方服务机构审查制度执行不到位。

  国信证券存在薪酬考核不合理,未严格落实收入递延支付要求、部分债券承揽人员薪酬收入与项目直接挂钩,内部问责机制不健全,个别项目内控跟踪落实不到位,部分内核员工独立性不足,部分岗位人员出现廉洁从业风险,廉洁从业检查流于形式。

  华西证券存在的问题有:内控独立性不足,质控部门分管高管担任IPO项目保荐代表人并参与质控审批,内控部分意见未回复、未落实或修改后未经内核即对外报送,质控现场检查力度不足,且部分投行项目聘请第三方未严格履行合规审查。

  西部证券存在的问题是:部分项目质控、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对投行业务人员考核体系不合理,内部问责不到位,且部分投行项目聘请第三方未严格履行合规审查。

  华创证券存在的问题是投资银行类业务部分撤否项目内控意见未被有效落实,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质控及内核关注问题,内核委员履职不尽责,薪酬递延人员范围较少。

  中德证券存在投资银行类业务存在部分撤否项目内控意见未回复或未落实,质控部门负责人担任IPO项目保荐代表人,保荐工作报告未完整披露内核意见,部分项目申报文件修改后未重新履行审批程序,且部分投行项目聘请第三方未严格履行合规审查等问题。

  由此可见,这些券商投行的违规问题具有非常多的共性,总结一下,主要问题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内控部门监督有效性、履职独立性不足,内核未关注关于撤否项目的重大风险问题。

  二是薪酬考核体系不合理,存在过度激励或与项目直接挂钩的情况,内部问责机制不健全。

  三是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部分岗位人员出现廉洁从业风险,廉洁从业检查流于形式。

  四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审查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投行项目聘请第三方未严格履行合规审查。

  针对“带病申报”“一查就撤”,证监会开展常态化检查

  上述罚单表明了证监会对于中介机构违规的“零容忍态度”。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自注册制试点以来坚持从严监管,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持续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督促证券公司切实提升投行执业质量、充分发挥“看门人”作用。特别是针对“带病申报”“一查就撤”以及执业质量存在严重缺陷等典型问题,证监会重点围绕券商投行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人员及保障是否到位等开展常态化检查。

  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08单IPO项目主动撤回材料。根据监管表态,今年初,证监会组织对8家撤否率较高的证券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发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

  个别中小券商的内控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内控规范性、有效性较低;

  有的保荐机构对撤否项目的审核重点问题发现能力不足或关注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把关作用;

  有的保荐机构质控现场检查比例明显偏低、内核反馈意见落实不到位;

  有保荐机构存在预发奖金等过度激励情况;

  有保荐机构廉洁从业风险防范不到位、廉洁风险事件频发等。

  此外,上交所在今年5月中旬下发最新一期《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3年第2期)。在审核动态中,上交所通报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存在六个方面的共性问题,包括纸质底稿与电子底稿不一致、未将项目执业质量评价纳入重要岗位的薪酬考核要素等。上交所明确表示,IPO项目撤否率排名靠前、违规处理情形较多、多次出现“一督就撤、一查就撤”等问题的保荐人或被现场督导。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受罚的不仅是公司层面。从9月8日晚间的公告显示,证监会还对上述受罚证券公司的相关责任人开具了罚单,共涉及十余名,其身份从主要负责人、分管投行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质控部门负责人不等。另外,证监会特别要求,公司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责,且提交整改报告。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182385025

责任编辑:李桐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