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天才”曹原留在美国任教,我们该怎么看待?

[探索] 时间:2024-04-29 01:34:5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44次

    

1)昨天,我在福州大学讲了两堂“行走的才曹思政课”,题目是原留《用信仰传递信仰》。面向00后的美国们该大学生,我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任教主要是看待讲了我在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期间,在四五十个国家亲身经历的后天一些故事。通过对比,才曹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原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行”。美国们该

2)我自己的任教一个基本看法就是,新中国成立74年来,看待走出了一条很不平凡的后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根据世界银行的才曹标准,中国在2023年或者2024年就将历史性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原留成为一个高收入经济体。这是一项放在全世界范围内看都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世行1965年统计过,当时有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按不变美元价格计算,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之间),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只有十几个经济体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而绝大多数国家都陷在“中等收入陷阱”中苦苦挣扎。而且,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像西方国家那样,靠殖民掠夺、靠野蛮的战争,靠的是几代中国人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用汗水和努力才换来了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当然,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型国家,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既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的基础。再过10年、15年,等到中国人均GDP突破2.5万美元的时候,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更大的改变,中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有更大的提升。

3)看待今天的中国,关键是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4)在当天的讲座中,我特别提到了如何看待中国、如何看待美国的问题。按照新加坡前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国际知名战略学者马凯硕的话来说,美国早已经不是一个所谓的“民主制度”,而是蜕化成了一个“寡头政治”制度,所谓“寡头政治”制度,其本质特征就是不是为全社会多数人服务,而是为少数人服务。

5)在讲座结束后的交流环节,有同学问我,“你说美国的文明有那么多的缺陷,为什么像曹原这样的‘天才’科学家要在美国任教,而不是回到中国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曹原,他是1996年出生的“少年天才”,本科在中国科技大学念书,后来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18年3月5日,22岁的曹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两篇关于石墨烯材料的论文。他通过研究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时,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曹原的研究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此后,曹原在科研路上一发而不可收拾,到目前为止,已经发表了8篇《自然》论文、1篇《科学》(Science)论文。曹原目前在哈佛大学担任初级研究院。从2024年7月开始,他将去美国知名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助理教授。

6)对于曹原这样生在中国、目前却在美国的“天才科学家”,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有的人认为,“你把中国说得那么好,为什么曹原留在了美国,而不是回到中国呢?”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曹原留在美国,但是,颜宁不是回到了中国吗?曹原现在是留在了美国,但是,谁能保证,曹原以后不会回到中国呢?即便是曹原一直留在美国,他就不能为中国的科研做出贡献吗?

7)我个人觉得,一个人选择是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这在本质上是一个个人选择,我们都表示尊重。都现在这个年代了,我们没有必要搞什么“道德绑架”。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非常清楚两点:

第一,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需要无数像曹原这样的优秀科学家回到中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个适合天才科学家潜心做研究的机制和氛围,核心就是,为了科研,应该给予好的科学家最大化的自由和尊严。如果我们的制度是“官僚化”的,让科学家天天填表,被各种繁琐的流程折腾,还要看行政人员的脸色,很多科学家肯定不想呆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逆淘汰”。

第二,我们必须清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中国人一起努力,这里面需要很多人舍弃一些个人物质生活上的便利,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工作。在“两弹一星”的年代,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不都是这样的人吗?他们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放弃了在国外优渥的物质条件,但是,他们回到国内,为国家、为人民创造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铭记、所感恩。

8)我特别提到一个例子,杨振宁和邓稼先是小学同学,一个留在国外,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回到国内,成为“两弹一星”的功勋元老。我们不能简单说,谁对谁错。而且,杨振宁后来为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国科技进步,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到了晚年,他也叶落归根,回到了中国。在杨振宁和邓稼先的身上,我看到了那一代爱国者最终殊途同归的选择。这些年,网络上关于杨振宁有些格调不高的传言,但是,我只说一个细节,希望那些无知的人早点闭嘴。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9月22日,受领导人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领导人赠送花篮,转达领导人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

9)我们绝不能说,留在国内就是爱国的,出国了就是不爱国的。爱国不爱国,关键看思想、看行动、看结果。一个真正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一个在行动上爱国的人,一个在爱国问题上有具体结果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是爱国者。

10)所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太狭隘,心胸要开阔一些。对于所有的个人选择,我们都表示尊重。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筑好巢”,才能“引来凤”。放眼未来,我们要有信心,中国接下来是全世界最有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也是全世界科研最活跃的国家之一,最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宽广舞台。颜宁回来过,又出去了,现在又回来了。曹原现在在国外,未来会不会回来?我不知道。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祝福他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全人类做出贡献。最后,我也说一句话,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