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记 | 著名作家学者走进昌江:历史的传承需要文字与实物来装载

[休闲] 时间:2024-04-29 20:56: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50次

原标题:海南日记 | 著名作家学者走进昌江:历史的海南传承需要文字与实物来装载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日记南国都市报5月2日消息(记者 钟瑜)5月1日,著名作家走进装载《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一季活动昌江站启幕,昌江承需著名作家叶兆言和著名学者刘大先走访了峻灵王庙和昌江新城村,历史通过观察和与村民交流,文字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实物

当天下午,海南叶兆言和刘大先第一站来到了峻灵王庙,日记刚进到庙里,著名作家走进装载就看到庙里聚满了前来祭拜的昌江承需群众。二人对庙内的历史建筑风格及神像充满了兴趣,在品读帷幔上的文字文字后,又凑到神台,实物观察台上的海南布置。刘大先表示,南方一带文化的民间性比较繁盛,与华北、华中地区不太一样。

著名作家叶兆言在拍摄峻灵王庙。 记者 钟瑜 摄

著名学者刘大先正在品读《记峻灵王庙碑》。 记者 钟瑜 摄

峻灵王文化是基于对峻灵王的崇拜信仰而形成的具有海洋特色的民俗文化。以昌化大岭、峻灵王神石为物质载体,以祭祀、传说、文学、民歌等为传播途径,寄托了人们对带给人类社会博爱、安宁、祥和生活的神明内心感激和无限崇拜。

据《昌化县志》载:“凡旱涝灾难疾病,往祷辄应。”千百年以来,峻灵王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和保护神,备受崇拜。尤其是渔民,把生命和生产都寄托于峻灵王,出海前祭拜。祭拜的旺季,众信徒汇聚峻灵王庙广场铺席露宿,热闹非凡。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遭贬儋州时期,曾游览昌化山水,登临昌化大岭,拜谒峻灵王,他描写:“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并题写碑铭:“琼崖千里块海中,民彝杂居古相蒙……”后人把诗雕刻于碑,以志纪念。北返后,又撰写了《峻灵王庙记》,给地处南荒边陲的峻灵王增添了人文魅力。

当地村民向叶兆言和刘大先介绍治平寺碑的历史。 记者 钟瑜 摄

随后,二人来到昌江新城村,参观了村内的治平寺碑。据当地村民介绍,治平寺原是唐朝昌化地区的一个小型佛教寺庙,到了清朝,治平寺逐渐没落。清康熙年间,江苏常熟人陶元淳到昌化县任县令,于康熙三十五年重修治平寺,并撰写碑文。治平寺碑文记载了苏东坡曾到过昌江,还反映了早在唐朝时期佛教便传到了海南岛。治平寺碑不仅对探讨苏东坡对于海南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为了解佛教在古代海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资料。

建于康熙年间的石碑上布满了孩子的白色手印,让两位作家学者感到惋惜。 记者 钟瑜 摄

看到建于康熙年间的石碑上布满了村里不懂事的孩子印上的白色手印,叶兆言和刘大仙不禁感到惋惜。二人在交谈中坦言,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和考古的实物证明的话,历史就会很容易消失。他提议,要想让历史能够保留并得到传承,则需要有文字记载或实物证明。

据了解,《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文旅采风和考古纪实、双语丛书结集出版、名家手稿入馆仪式。活动期间邀请知名作家深入体验海南文化,进行文旅采风和考古纪实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抒写《海南日记》,讲述海南文化故事。整个采风活动为期三期,每期20天。同时,沿途还会开展海南文学沙龙、文学讲座等,为琼岛人民带来丰厚的文化盛宴。

届时,《海南日记》系列文字、视频将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首发连载,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同期翻译,《海南日记》双语版丛书将结集出版,作家手稿于海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中,名家采风路线也将作为《海南日记》研学旅行考察路线,为打造高端研学旅行路线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国内青少年实践教育的特色品牌。

此次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指导,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海南省融媒体中心主办,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承办。(钟瑜)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