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而攀 迎“新”而行——听企业家讲述科技创新故事

[综合] 时间:2024-05-08 23:03: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9次

原标题:向“高”而攀 迎“新”而行——听企业家讲述科技创新故事

做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科技支撑——

随州将科技创新者请上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通讯员 张琴 储科

户外骄阳似火,高室内激情澎湃。向而新而行听新故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攀迎“推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高地、企业制造强国高地、家讲技创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述科事”7月13日,高随州市委、向而新而行听新故市政府以“创新驱动发展、攀迎人才引领未来”为主题,企业举行企业家故事会“科技创新”专场活动。家讲技创

“坚持科技创新,述科事就没有什么不可能。高天一智能非标件、向而新而行听新故标准件,攀迎一步步打破了长达50多年的国外垄断。”

“我们的‘圆改方’工艺,已经应用于7000万只车轮,累计为企业节约材料成本超2亿元,节约钢材资源近5万吨。”

“大洋研发的e-PSP钢塑复合压力管,通过全球海选,以科技创新的独特优势,成功应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

……

台上,湖北省天一智能总经理王旭,湖北双星药业董事长廖先传,东风车轮随州公司副总经理华迎春,湖北大洋塑胶总经理余祖彬,湖北长久菌业总经理黄天骥,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院长谭罡风,建行随州分行行长杨杰,青年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张光祖等嘉宾,动情讲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台下,参会者以热烈的掌声致敬向高而攀、向新而生、向远而行的科技创新者。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效益。

近年来,随州市主动融入“科技强省”建设“一盘棋”,持续在科技项目、创新平台、人才引育等方面发力,构建“亲上加清、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营造“人人都为家乡好、个个善帮企业忙”的重商氛围,为随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做强科技支撑。

走出会场,由29家随州企业带来的近百款含“新”量十足的科技成果,吸引与会嘉宾驻足、点赞。

数据显示,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按下“快进键”,高新技术企业个数五年翻一番、产值增长近一倍;科研经费投入跑出“加速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6%;科技创新载体驶入“超车道”,创建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有各类研发机构345家;市校合作画出“同心圆”,20多所高校院所与随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产业升级插上“科技翅膀”,为企业发展打造“创新引擎”。

让标准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旭

我们企业的法人黎君是随州技工学院2002届学生。2013年,他在深圳成立了天一智能公司,专注精密制造。经过9年的发展,企业共成立了5个子公司、3个智造园区,主要经营FA精密标准件及自动化设备。

创业之初,他发现行业有个死循环:单单一个治具(木工、铁工、钳工以及机械、电控等设备行业,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的工具),就由几十甚至几百个不同样式的零件构成。需求不同,模具就不同。员工天天做重复的工作:建模、下料、制作成品,一遍遍重复操作。成本太高,利润太低。

能不能放弃传统工艺,改用新的办法?大家都摇头:机械加工都这么成熟了,怎么可能改,整个行业都这样。

他没有放弃。那段时间,他常常一个人在加工车间反复测试,常常一夜到天亮。有天晚上下着雨,他突然想到:这上百个大小不一的零部件,可不可以做成统一的可复制的应用件?

思路一变天地宽。团队迅速组织技术攻关,一步步优化开模技术、粉末冶金技术。不管是塑胶的,还是不锈钢的,企业都做到了标准统一,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和用工成本,颠覆了行业的认知,实现了多种品类标准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天一智能公司迅速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从一个“敲敲打打”的零件生产商发展成为企业提供“智”动力的集成供应商,技术、规模等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随州是编钟之乡,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未来,企业将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为随州贴上一个新名片——超精密智能装备零部件之都,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

“人造骨”打破国外垄断

湖北双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廖先传

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名叫“骨复生”,也叫“人造骨”。

在医院,有人骨折了,得在体内植入钢板、钢钉,骨骼长好后还得二次手术,取出钢板钢钉。而我们这款产品,植入体内后会慢慢降解,自动长成一块骨头,免除了骨折病人二次手术之苦。

这款产品,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功效,在美国,卖到4000元一支,比我们的整整贵一倍。之前这款产品一直由美国垄断,如今在我们手上,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

创业之路异常艰难。这种人体能吸收的产品,原材料使用的是一种“生物活性玻璃”,就是用磷硅酸钠钙等材料制成的粉状颗粒。为了掌控品质,也为了替代进口原材料,我们反复试验,最终研发成功,实现了自产自用。

这种技术最大的难点在哪呢?就是精度。颗粒的尺寸、孔径、间隙、形状等等,都必须是最合适最匹配的数值。比如硬度指标,太脆了,起不到骨头的作用;太硬了,人体吸收不了。这就需要在实验室、在动物体上,反复实验论证,不断改进工艺,找到最科学的那个点。

最终,我们突破技术壁垒,成功推出了“骨复生”这款产品,拿到了注册证文号。我们在这一领域打破了美国的长期垄断,双星人的梦想终于成真。

研发成功“骨复生”产品后,我们又在该技术基础上,推出了几款延伸产品,有修复口腔的,有修复皮肤的,全部拿到了注册证文号,进入全国各大医院造福更多的患者。

用手机遥控种香菇

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天骥

我是湖北应城人、随州三里岗的女婿。因为随州香菇好,我加入了长久菌业的团队,选择一辈子和香菇打交道。

随州香菇好,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但要长久好下去,菌种就一定要好。我们长久菌业就是做菌种的,是目前随州市唯一食用菌一级菌种生产资质企业。

7年前,我接手的第一个品种,叫“久香秋7”,它和另一个品种“秋香607”,成为了目前湖北省认定的仅有的两个香菇新品种。这两个品种一推出,就引爆市场,远销十堰、恩施等地,一年推广几千万棒。

而后,我们又陆续推出“久香401”“久香3号”“L201”等新品种,深受菇农的欢迎。为了选育四季出菇的品种,我们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求援,建立院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

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4个,每年开展的香菇新品种试验菌株超过30个,参与选育和筛选的香菇新品种,已经占到公司菌种销量的60%以上,得到了越来越多菇农的认可。

为当好“科普员”,帮助菇农增收致富,我们经常组织菇农免费培训,甚至远赴十堰、黄冈等地授课,大家都喊我“随州来的香菇专家”。

2020年,我们在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建设了“现代化香菇栽培示范基地”,首次完成了物联网技术与随州香菇栽培模式的结合。看到电脑上、手机上都能遥控栽培香菇,菇农们都大开眼界,科技兴农的氛围空前高涨。

当前,以香菇为首的“随州四宝”声名远扬,我们将握紧“接力棒”,跑好“新征程”,护航香菇生产,为随州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农港贡献力量。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小萍 整理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