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文化周刊 | 宋瓷记 正文

文化周刊 | 宋瓷记

[热点] 时间:2024-04-27 21:47:1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71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宋瓷记

■ 周华诚

这是文化一个既激动人心又叫人感到忐忑的时刻。老金蹲守在炉子前,周刊又一批作品在经历火焰漫长的宋瓷煅烧之后即将出炉。十天半个月的文化成果都会在下一刻交出答卷。接踵而至的周刊,也许是宋瓷欣喜,也许是文化沮丧。

对于瓷器,周刊土与火的宋瓷关系令人着迷,而从前的文化土烧窑更加难以控制:温度、火焰等等,周刊每一个细小的宋瓷因素都会带来无数的变量掺杂其中。现在的文化窑炉相对好一些,可以精准控制温度,周刊但在炉子内,宋瓷一切都仍然是未知的,也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而这恰恰是瓷器烧制的魅力之一。

终于,炉子的窑门打开了。

一股热气扑了出来。老金开始坐下来招呼我们喝茶。窑内的温度还很高,他要等一会儿,才能将炉膛内的瓷器们捧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叮叮当当的声响,不绝于耳。

那是瓷器上釉面开片的声音。开片是因为器物表面的釉层,与胎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导致的。出炉后的器物遇冷空气,釉面开片出现裂纹,形成独特而自然的视觉效果。

南宋官窑的瓷器,釉面上绝大部分都有疏密不一的开片纹路。这种本来是工艺上的缺陷导致的瑕疵,反而成为一种极为独特的美,成为南宋官窑产品的重要特征,为后世代代追慕与模仿。

开片的过程,会在之后几分钟发生,也会持续几年内,器物的纹路变化将贯穿整个的使用过程,这尤其令人着迷。

开片的声音清脆悦耳,在老金听来,几乎是一种享受。

老金二十年前来到杭州,就是想重现南宋官窑瓷器的风华。他一头钻进博物馆里,盯着一件器物,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地看,一边看一边琢磨,这个东西独特在哪里,釉质光泽怎么样。但他很沮丧的是,琢磨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不对,因为那些看似很简单的东西,他却做不出来。

他是丽水龙泉人,父母都在瓷厂工作。耳濡目染,他继承父母的技艺,十五岁就入行。但是,面对南宋官瓷器物,过了很久他才明白,自己的审美和文化修养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很多细微的美,他还无法深刻地体悟到。

青瓷,是中国瓷器的发端。在公元200年前后,青瓷率先在浙江上虞一带烧造成功,完成由陶到瓷的飞跃。从东汉晚期青瓷文化曙光初现,到唐宋时期,青瓷工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唐五代时,越窑青瓷中的精品被称作“秘色瓷”,有千峰翠色的美誉,成为进贡给皇家使用的贡瓷。到了北宋,皇家专门设立了官窑,烧造供皇宫内使用的青瓷。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也在临安设立了官窑,以满足皇室祭祀、饮食、陈设、赏赐之需。

南宋官窑的青瓷,在造型上推崇古朴典雅、敦厚玉色之美。器物造型极简,线条柔和流畅,转折明快,结构规整,比例和谐,整体气质既端庄凝重,又轻巧细腻。

南宋官窑青瓷的釉色,类似玉质般的粉青、灰青等色泽,尤其是在中后期,以薄胎厚釉为主,一层层上釉之后烧制而成。丰厚的釉层,呈现出典雅柔和的色泽。

南宋官窑青瓷的审美,与当时以皇帝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水平紧密相关。宋代的美学高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士大夫雅集高会,烧香点茶,抚琴插花,吟词作画。正因美学的高度极高,使得青瓷的审美追求极简、沉寂、幽玄、寂静之美。

所以,南宋官窑的青瓷,看起来简单,背后却需要极高的美学沉淀。老金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之中,认识到这一点。他开始追求器物在造型、颜色、气韵上那精深幽微的差异。

中国制瓷史上有许多青瓷珍品,只有南宋官窑是真正的皇家御用瓷器。也因为官窑的青瓷烧造成本极高,每上釉和烧制一次,就会出现一批残次品,一道道上釉,一次次烧,最后能留下来的珍品极其少见。这种不惜工本的做法,在中国陶瓷历史上,也只是在南宋官窑出现。那些留下瑕疵的器物,无法流入民间,只能全部砸毁,使得南宋官窑瓷器存世量极少。

有人说,宋朝的风雅,正是在宋词、宋画、宋瓷之中得以保存至今。

如今,老金用了二十年,才渐渐摸索出了南宋官窑青瓷的烧造技艺。从最初几年,辛苦数月做好的东西出炉的都是废品,到如今对于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的控制,使得在他手中,能诞生一件件自己满意的作品。觚、盏、盏托、纸槌瓶、折肩瓶、梅瓶……一件件器物,都是比照出土的南宋器物进行仿制的,从器型到釉色、气韵,老金常常还是会与一件器物默然相对很久,物我两忘。

也正是在这样与器物相对的时刻里,他让自己穿越八百年时光的隧道,回到南宋的某个午后去,烧香点茶,抚琴插花,吟词作画。

仿佛也只有这样,他手中的一件件瓷器才能注入灵魂,重新“活”过来。

在这个午后,窑门开了,叮叮当当的乐音,就在我们喝茶的时候响个不停。(周华诚)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