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守“沪”|提高筛查效率!上海连续三天在封控区开展核酸筛查

[百科] 时间:2024-05-10 04:09:0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42次

  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幽微的何识合格人性》中为你支招

  如何识别渣男 怎么做合格父母

点击进入下一页

  李玫瑾这个名字,熟悉它的别渣电视观众,可能要比图书读者多无数倍。父母犯罪在电视上,心理学专她屡次成为央视《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的家李座上宾,畅谈青少年成长中的玫瑾心理健康等专业问题;而换到书本里,李玫瑾的为支名字下,除了我们想推荐给大家的何识合格这本《幽微的人性》,就只有犯罪心理学的别渣专业教材。

  用李玫瑾的父母犯罪话说,《幽微的心理学专人性》“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轻松话题与严谨论证于一体,家李雅俗皆可共赏”。玫瑾走下荧屏,为支好不容易在书本里通俗了一回的何识合格李教授到底说了些什么,值得大家关注。

  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作为国内知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擅长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研究。因此,央视《今日说法》等多档法制类电视栏目,都喜欢请她做嘉宾。也只有在荧屏上,李玫瑾的观点才不像她的学术专著那么艰涩难懂。

  《幽微的人性》,大多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犯罪心理画像理论用通俗的话该怎么解释?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犯罪人的心理成因剖析等等李玫瑾都给出了答案。李玫瑾希望借此让更多普通公众知晓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李玫瑾在全书的开篇就通俗地表明了自己的专业态度。“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变态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犯罪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有关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

  职业生涯有过两次较大的反思

  李玫瑾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次年就进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侦教研室,选择了犯罪心理学专业。“1985年春,我在校开讲了犯罪心理学第一课。”这一讲就是30多年。

  李玫瑾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两次较大的反思。第一次是在1990年代。1992年,李玫瑾进入山东青岛四方公安分局,开始基层公安经历。“从预审科到派出所的经历让我怀疑自己前十年在忙些什么?”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的自序中这样自问。她直言那之后,每每自己分析犯罪动机、研究各类犯罪心理问题时,总会想“如果我把我的研究告诉一线民警,他们会不会笑?我的研究能否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之后她开始寻找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李玫瑾回忆,2002年前后,因为当时痕迹物证有限,不少一线刑警开始思考从心理分析寻找破案突破,便找到了李玫瑾。而“破案后抓捕的犯罪人的心理问题也常让媒体和公众感到不解,于是,我成了在公共媒体上露脸较多的嘉宾之一”。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