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蔚璋:花木兰的故事何以流传并影响海外?

[知识] 时间:2024-04-28 04:12: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60次
花木兰的叶蔚故事何以流传并影响海外?——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传承人叶蔚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首《木兰诗》,璋花让木兰替父从军的木兰故事妇孺皆知。中国历史上女英雄很多,事何为何木兰的流传故事广为流传?木兰文化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近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传承人叶蔚璋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并影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响海故事蜚声海内外,这位女英雄形象最早出自哪里,叶蔚花木兰是璋花否真实存在?叶蔚璋: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巾帼英雄之一,其姓氏、木兰籍贯、事何生平、流传事迹在史书中无确切记载。并影木兰传说到底从什么时代开始已无从考证,响海其身世千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叶蔚依据现存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及地方县志,目前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观点认为,木兰形象源自南北朝时期一首叙事诗《木兰诗》(也称《木兰辞》)。该诗最早著录于南北朝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后被收录于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郭茂倩转引《古今乐录》中的记载说:木兰,不知名。可见,当时编者对木兰的身世已不清楚。唐代李冗撰写的《木兰从军》将木兰称为古人,可见她生年久远。

《木兰诗》被收录于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中。张芹 摄我个人比较认同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观点,可能有一个女儿曾代老父从过一次军,民间歌颂这个英雄女儿,逐渐扩充成大篇、修改成精品,倒不必考证木兰是否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中新社记者:千百年来,木兰形象有何历史演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蕴含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叶蔚璋:《木兰诗》不足400字,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事实上,自南北朝起,关于花木兰形象的改编与重塑从未停止,历代文学家对其进行加工、延伸、填充,丰富了这位巾帼英雄的艺术形象。作为源头,《木兰诗》塑造了木兰忠孝两全、英勇果敢,且不慕名利的英雄女性形象。其中,替父从军的举动,让孝成为木兰形象在当时传播的核心价值。唐代杜牧、白居易、韦元甫都写过关于木兰的诗歌。韦元甫的《木兰歌》增加唐代边塞诗元素,更加强调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的道德标杆形象。《木兰诗》全文都没有提到木兰的姓氏。明代文学家、戏剧家徐渭写的杂剧《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则给木兰冠以花姓,还增添了木兰自幼习武,军中生擒贼首,归乡后结姻缘等情节。清代的《闺孝烈传》《忠孝勇烈奇女传》均采用《雌木兰》的基本情节构架,加以充实,为后世木兰戏曲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从京剧《木兰从军》到豫剧《花木兰》,再到现如今以木兰故事为背景的影视剧,在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连年征战、辞官不受的核心情节下,花木兰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或是激发大批青年参军投身革命的民族英雄,或是杰出女性的代表,但其忠君爱国、孝敬父母的核心精神并未改变。

小演员表演豫剧《花木兰》。邱勇 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孝、忠、勇、节,在木兰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先谈孝,中国自古重视孝道,《木兰诗》中促使木兰从军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替父——不愿让年迈父亲奔赴战场,这是孝的集中体现;再谈忠,儒家倡导忠君爱国,木兰在沙场拼搏、保卫边疆,从军十余年征战践行忠;值得一提的是勇,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需要胆识与勇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烘托出木兰勇敢、坚毅的性格;节则体现在木兰拒绝封赏,回家侍奉双亲。更为难得的是,木兰故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无论《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还是豫剧《花木兰》那句谁说女子不如男,对女性身份的认可,鼓舞、激励着每一个时代的女性。

木兰骑马瓷器作品。张芹 摄中新社记者:从美国迪士尼动画版到真人版《花木兰》,花木兰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性人物收获大量海外粉丝。您从事木兰文化研究、收藏的过程中,哪些故事或藏品见证了木兰文化的海外传播?叶蔚璋:有人认为迪士尼拍《花木兰》是偶然,其实不然。据我考证,木兰文化在美国的传播,至少可追溯至清朝。1881年,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 Martin)将《木兰诗》翻译成英文韵诗,题为《Mulan,the Maiden Chief》在美国出版,此后多次再版,对木兰文化在美国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1921年洪深、张彭春等中国话剧开拓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时,编演英文舞台剧《木兰从军》,这是花木兰形象第一次出现在美国舞台。木兰故事在日本传播则更早。据我30多年收集整理的相关藏品可以看到,木兰文化在日本传播和影响甚广。其中,较早传播到日本的是木兰诗,收录在《古诗大观》刻本中,出版时间是文政十二年(1829年)。书中不仅记录了《木兰诗》全文,还逐一对诗句进行注解。

1829年日本出版的《古诗大观》中收录的《木兰诗》。张芹 摄1918年,日本近代名画家桥本关雪绘制《木兰》图,描绘了花木兰回归故乡时在林间休息的情景。2012年由中日合作排演的音乐舞蹈剧《木兰》分别在日本和中国上演。木兰文化也传播到法国、英国、荷兰等国家。1892年,清末外交官陈季同出版法语版《吾国》,书中第二篇便讲述了木兰的故事,将木兰称作中国的圣女贞德;1899年,英国人威廉·斯坦顿在所著《中国戏本》中翻译收录《木兰诗》;荷兰文版《花木兰》于1939年出版。

清末外交官陈季同撰写的《吾国》讲述了木兰的故事。张芹 摄中新社记者:木兰文化在促进东西交流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何借鉴意义?叶蔚璋:木兰故事向外传播,在保留传统中华文化底蕴同时,也融入世界人民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所体现的英雄主义、勇敢精神、家国情怀、战争与和平等核心思想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受到世界关注和喜爱。木兰故事走出国门,促进了东西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碰撞融合。尽管东西在花木兰人物形象塑造、价值观念挖掘上存在差别,但木兰故事在海外的传播,给了外界一个探索中华文化的窗口。

俄罗斯汉语年活动中,学生以花木兰造型留影。宋福来 摄2008年6月,木兰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在保护好核心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以各种文化艺术形象和作品进行推广传播。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木兰文化,目前已收集整理5000多件木兰相关藏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传承人,将木兰传说故事、精神内涵利用好、挖掘好、推广好是我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创办木兰文化博物馆、木兰传说博物馆,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木兰文化。

木兰形象木雕。张芹 摄在我看来,越是主题鲜明、民族融合性强的优秀传统文化,越能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当下,花木兰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成为一个典型的中国文化符号。挖掘木兰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内涵,让其创新传承延续,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完)受访者简介:

叶蔚璋,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致力于木兰文化传承、研究和主题收藏,搜集整理与木兰传说有关的古籍、绘画、雕塑、瓷器、木雕、唱本、剧本、艺术品等共计20多类,极大丰富、充实和扩展了木兰传说的内涵。其创办的木兰文化博物馆,为弘扬木兰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作出重要贡献。中新社记者 张芹 梁婷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