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行业“后继乏人”如何破局?从业者们这么说......

[百科] 时间:2024-04-29 12:20:3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24次

吊顶师傅在做铝扣板吊顶施工。后继乏人受访者供图余戈有时会想,装修自己还能在装修行业干多久。行业这位2000年就入行做水电工的何破装修师傅,现在已是后继乏人一家建设公司的项目长了。从年初开始,装修他手上的行业项目订单就源源不断。如果从订单量和收入涨幅来看,何破今年可以称得上是后继乏人装修行业的大年。被新冠疫情抑制的装修装修需求逐步释放,加之传统装修旺季的行业到来,这个春天,何破用工荒现象在多地出现。后继乏人来自家装平台土巴兔大数据研究院的装修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平台收到用户装修需求数同比增长173%,行业用户装修需求项目数同比增长52%。另一家头部装修平台爱空间的数据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以北京举例,该平台在该地区一季度的订单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现在订单多,人手都很紧张,很多时候都需要几个项目之间互相拆借工人。余戈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工人的工价也水涨船高,过去每年涨幅基本在3%-5%,今年已经达到10%了。起初,他也高兴,订单多意味着收入高,但在几个项目之间拆借工人时,他意识到:自己手下的工人愈发不够了,更多时候需要开高价到外面去找零工。而且,遇见的工人大都是熟面孔——这更令他担心。从业20余年,余戈拥有一只近40人的装修队伍,可大部分工人的年纪在40-50岁之间,很多人在他刚入行时就认识,这些年,工人年纪渐渐大了,新面孔却越来越少,他感慨,现在招徒弟一年比一年难,年轻人不愿意做装修。

3月6日,全国建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沪开幕。图为参赛选手在进行装饰装修工(镶贴工)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一匠难求已经是装修行业存在多年的难题。一家咨询机构曾在一份涉及建筑业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从业人员平均年龄逐年递增、老龄化趋势明显,使得建筑行业人力不足、人力成本快速提升,继而导致中国家居家装行业人工消耗成本增加。更精确的统计数字显示,建筑工人老龄化现象已十分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报告,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0%。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下降;50岁以上农民工比重继续提高。一位工长说,现在工地的主力军,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从农村进城务工的那批人,做了30年,老了。年轻一代不愿意加入,工人青黄不接,就慢慢断层了。瓦工王红伟记得,30年前自己刚进城那会儿,情况和现在相比大相径庭。每个工地上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工人,水电工、木工、瓦工、油工在钢筋水泥间穿梭,一派热火朝天。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2年的65.22%。以最近十年的住宅数据看,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到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十年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十年间增幅达到34.45%。王红伟当学徒那会儿,一天的收入才三四元。他2009年来到北京,每天的收入涨到了100元左右,但是赚的钱和消费根本不匹配。过去,装修行业,不愁人,愁钱。现在,两者调了个个儿。45岁的水电工人吴学明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收入就还可以了。他2000年左右入的行,刚开始当水电工,一年的收入只有五六千元。现在,这个数字涨到了15万元左右。王红伟的收入更高,在如今的家装市场,他属于最紧缺的那类工人。做了近30年的瓦工,他练就了一手精湛的砌墙、抹灰、贴砖手艺。对一些判断手艺高低的标准,他烂熟于心。比如贴砖得横平竖直,垂直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地面的平整度偏差也不能超过两毫米,地缝不能超过0.5毫米,最重要的是空鼓率,不能有空鼓,他说,这不仅会影响美观——墙面有空鼓的地方,会造成粉刷层出现裂缝,如同脸上的疤痕,更重要的是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些年,看着上了年纪的老工友一个个退出市场,王红伟很感慨,时代变了。以前遍地是瓦工。他说,自己当年选择做瓦工就是因为相比其他工种,瓦工最能接到活儿,因为家家装修都需要,那会儿装修,木工、水电工的活儿都比较少。没想到,几十年过去,瓦工却成了珍稀工种。做瓦工出活慢、出师慢,年轻人熬不住。王红伟说,瓦工干的是体力活儿,但也是巧活儿,比如地砖之间的接缝需要填嵌得宽窄均匀、花纹搭配要协调……他曾当了两年学徒才真正出师,就跟着师傅边学边干,琢磨师傅的手艺。即使到了现在,他也一直在学,因为装修的工艺也在与时俱进。王红伟刚做瓦工时,装修只要砌墙抹灰,他形容上工就是沙子水泥往上抹,后来要在厨房、卫生间、阳台贴地砖,工艺复杂了些,现在家家要瓷砖上墙,瓷砖尺寸也大了不少,铺贴的工艺越来越复杂,拼花、直角等工艺要求非常高。他常常干完一天活儿,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得靠人扶着,弯着腰,慢慢往上挪。业内都知道,十个瓦工里九个有腰椎间盘突出,工人黄金期短,对手艺要求又高,所以年轻人就更少了。吴学明也能理解年轻人的选择。工人们自己都觉得这份工作又脏又累,施工环境差,一天要吃不少灰;几乎没有上升空间,完全靠做苦力,做得好一些的自己开公司当包工头,也就这样了;出门坐公交车也被人嫌弃,年轻人都要面子,谁还愿意干这一行?他感慨,做这一行泪点太多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研究员邓希泉是一名专门研究青年问题的70后。据他观察,这些年,像装修业这样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确实在不断减弱,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一些新兴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说,任何行业想要发展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进入,靠年轻人去传承、创新。邓希泉记得,自己那代人参加工作的时候,社会能提供的非体力劳动岗位比较少,很多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不过也正是因为年轻血液的不断进入,使传统行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工具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革新,劳动生产率也极大提高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大国工匠。我们国家产业的后劲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进去之后进行传承和创新。邓希泉说,这些工匠们的职业获得感和荣誉感是很强的,有了这样的获得感才能不断吸引年轻人加入。他注意到此前社交媒体上热议的孔乙己长衫相关话题,很多青年其实早就脱去了长衫,他说,他们正在用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技能去赋能传统行业。这位学者建议,装修行业想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可以想办法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让工人能在下班后以干净整洁的面貌出现在公共场合;完善职称评价体系,让工人们有充足的晋升空间;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营造一种更加公平、平等的就业观。装修工人也是在创造美、创造幸福,我们要去感谢他们。要提高他们的职业声望。他说。爱空间一位从事家装行业多年的工作人员说,事实上,现在很多装修公司、平台公司都在为提高装修工人的收入、职业声望努力,也确实取得了很多进步,但这还不够。他希望,有一天,我们国家的装修工人也能像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一样,下班后脱掉工服,就去休闲、社交,不再是弱势群体,成为有尊严、有技术、有归属感的产业技工。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