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来年财政预算 各级政府年底突击花钱

[探索] 时间:2024-04-28 09:10:1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10次

N中国青年报

  湖南商人陈荣原本是为保想揭露一场招标的“猫腻”。在去年底的证年政府一场招标采购中,这位乐器行老板发现,财政湖南省财政厅、预算文化厅、各级省直机关政府采购中心花了3000万元,年底买下了市价1500万元的突击东西。

  对此,花钱湖南省文化厅规划财务处处长丁宇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为保这次采购同时限制了商品的证年政府最高报价和最低限价,究其原因,财政除了“保障质量”,预算还有“预算执行的各级需要”。“如今不仅有预算编制,年底还有预算执行。突击如果预算没有执行完,财政就要收回,必然会影响第二年的预算编制。”这位官员说。

  有人担心,年底将近,政府部门为了执行预算“突击花钱”的情景即将再次上演。

招标价是市价近3倍

一位卖电影卡的推销员四处宣传,“年底预算花不完的都可以找我”

  尽管招标公告上的限价被戴上了“最低”的帽子,但做了十几年生意的陈荣还是一眼就看出,它们实在“高得离谱”。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套音箱:公告规定的最低价格是1.9万元,而他原本计划报出的价格只有7000元。

  相比于对自己竞标失败的不满,陈荣说,“就算按照他们说的,要花掉预算,也要看看东西本身值多少钱啊!”

  然而,这位商人并不知道,在政府每年“突击花钱”的众多“败家”行为中,还有很多和他所经历的一样荒诞的故事。因为荒诞的事例层出不穷,“突击花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时至年底,广州网友“音乐虫子”突然发现,家门口被修路搞得“灰沙飞扬,路面坑坑洼洼”,可仔细看看,整个浩大的工程只不过是“把旧砖挖出来,又运了一些新砖回来铺上”。

  一名税务局的公务员抱怨年底买发票的人太多,因为“太多工作项目集中在年底开展”……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突击花预算”是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我们不允许上一年没用完的预算留到下一年,因此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部花完。”

  财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各级政府在最后一个月花掉了近1.2万亿元,超过全年财政支出金额的1/4。2008年12月,政府的财政支出金额为超过1.5万亿,2009年为2万亿。而今年,按照统计数据,财政部门不得不在余下的近两个月中确定超过3.5万亿财政资金的去向——这相当于瑞士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这笔巨款让旁观者心惊肉跳,也让很多当事人“压力重重”。一位卖电影卡的推销员四处宣传“年底预算花不完的都可以找我”,还有一位教师在网络上急切地询问:“‘突击花钱’到底应该买些什么,才能让自己感觉不太浪费资源?”

预算没用完会被削减

花掉的钱可转化为光鲜的GDP和显赫的政绩,而省下的钱,除了上缴没别的用处

  尽管事例繁多,在大多数时候,“突击花钱”还是一个人们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对于它的讨论也只停留在非公开场合和匿名的互联网上。

  不过,讨论偶尔也会被摆上台面。2009年,在广州市荔湾区人大代表的分组讨论会上,城管身份的市人大代表唐德麟抱怨,每年10月左右,四处都是刚铺好又挖开的“拉链路”,有的甚至连许可证都没办就开始紧急施工。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一直实行传统的“基数预算”。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年的预算决策都是在上一年拨款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数额,并且结余全部上缴。

  叶青举例说,一个单位去年预算是100万元,但只花了80万元,节约下来的20万元不仅全部上缴,而且第二年的预算会因此被削减为80万元。

  他和其他财税学者大力提倡的,是另一种模式的“零基预算”:每年的预算都从零开始,不考虑上一年的金额。

  不过,在持续十余年的地方政府和部门预算改革中,这一模式虽然早已被广泛认可,却始终没有真正实现,“人们习惯上还是会把上一年预算花销的数额变成下一年的金额”。

  在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下,政府大多宁可花钱也不愿意省钱——花掉的钱可以转化为光鲜的GDP和显赫的政绩,而省下来的钱,除了上缴没有别的用处。因此,对于各政府部门,把本年度的钱在年底前突击花完,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钱没花完还挨批评

一到年终,宴请、庆功、表彰不断,吃喝、游玩、送礼成“突击花钱”的重要领域

  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事例是,广州地铁2号线实际建设的花销比原本预算节约了18个亿,可负责人卢光霖不仅没得到奖励,反而因为“钱没花完、绩效不好”挨了批评。“我有结余,你还来怪我,这是逼着我大手大脚花钱。”卢光霖说。

  一位网友在新闻评论中说,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国土局为了花完预算,以每台一万多元的价格购置了几百台电脑,结果一年过去了,机器连包装都没拆,全部堆在库房里落灰。

  相似的故事在不同城市陆续发生:深圳花160万元翻修尚未验收的天桥;长春警方采购单价近3万元的笔记本电脑……有专家评论说,这些荒诞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花光预算”的逻辑。

  在这样的温床里,腐败的苗头也在日益滋长。一到岁末年终,宴请、庆功、表彰不断,吃喝、游玩、送礼成了“突击花钱”的重要领域;更何况,如此的“打点关系”,才能“跑部钱进”,明年拿到更多的财政支出预算,年底有更多的钱以备突击花销——这赫然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腐败循环系统。

  人们曾寄望于修改中的《预算法》。这部被财税法专家评价为“重要性仅次于宪法”的法律,从2005年起便进入修改程序,但至今仍没有最后通过施行。

  叶青感慨,“突击花预算”是个老问题,媒体每年讨论,政府官员每年表态,可这么长时间,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而且“花钱”的金额和规模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瞠目结舌。

《预算法》修改 命运坎坷

专家透露,新形成的修改稿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一些地方还退步了

  相比于普通人“赌气”式的批判,学者们更希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预算法》一直是他们期待的方向。不过,过去的几年里,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一直命运坎坷。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马蔡琛说,预算法修订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大型会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甚至将它列入必须审议且完成的59件法律案之一。但最终,2006年的修订稿在征求意见中因分歧太大而被搁置下来。

  各方的博弈是主要原因。曾经多次参与《预算法》修改讨论的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透露,现在《预算法》的修改稿由财政部和人大同时起草。2010年,当双方把草案汇集到一起之后却发现,与1997年的版本相比,新形成的修改稿不仅没有进步,反而在一些地方退步了。

  如今,最新的消息总算带给人们一些希望。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但到目前为止,专家们还没有看到草案的全貌,他们只能从新闻透露的修改原则中寻求变革的蛛丝马迹。

(责任编辑:热点)

巴萨主帅哈维确认本赛季结束后留队河南发布任前公示,5人拟任省辖市委常委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