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优势显现 “特定养老储蓄”受追捧

[时尚] 时间:2024-04-28 08:11: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50次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近日,利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优势养老数据显示,显现特定养老储蓄规模已达到377亿元。特定

  2022年7月下旬,储蓄《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受追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与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相比,利率特定养老储蓄因其稳健的优势养老属性、相对较高的显现利率获得了居民更多青睐。但业内人士认为,特定在利率定价的储蓄差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特定养老储蓄与普通存款之间的受追差距有限。

  作为新生事物,利率特定养老储蓄总体还处在市场发展初期,优势养老覆盖人群偏少、显现认购规模较低。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建议,可以从强化特定养老储蓄的税盾效应(指企业在纳税时享受到的税收抵免或减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利率定价的差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着手发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激励更多居民主体配置特定养老储蓄。

  特定养老储蓄走俏

  特定养老储蓄是指专为养老目标而设立的储蓄类别,存储年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根据《通知》,特定养老储蓄的试点主要是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家大型银行开展,选择了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自2022年11月20日开始试点。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4只特定养老储蓄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各12只,中国银行8只,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种类型。

  “《通知》规定,试点阶段单家试点银行的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这意味着,试点阶段特定养老储蓄存款总规模约为400亿元。目前,试点落地时间仅过去半年,特定养老储蓄存款已超进度完成目标,这反映出养老储蓄存款作为养老资金的重要补充正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重视和踊跃认购。”李佩珈说。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区域有限,更多个人养老金投资者购买的储蓄类产品还是个人养老金专属储蓄产品。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期限大多集中在1年至5年之间,利率最高可达到5年期3.15%,而特定养老储蓄利率普遍在3.5%~4%之间;除产品期限和利率不同外,个人养老金专属储蓄产品购买范围更广,可在36个先行城市(地区)购买。

  但无论是特定养老储蓄还是个人养老金专属储蓄产品,相较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养老储蓄产品都更受老龄群体青睐。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达4030万人。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8月3日,金融机构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已达671只,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储蓄类产品,共有465只,基金类产品、保险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则分别有149只、39只、18只。

  究其原因,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认为,一方面是养老储蓄产品的利率要高于普通定存利率;另一方面购买养老金融产品的投资者主要是中老年群体,风险承受能力一般,更倾向低风险产品。

  日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养老储备产品与服务方面总结了受访者的需求。其中提到,受众对于养老金融产品需求多元,六成以上受访者偏好保底收益率。

  特定养老储蓄VS普通存款

  与普通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是否具备竞争力?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特定养老储蓄针对性强,主要用于养老储备。与现行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期限相对更长,收益率较高,并且存在税收递延优惠。”

  李佩珈补充道,与一般存款产品相比,特定养老储蓄具有税盾效应,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特定养老储蓄具有递延税缴和低税率的双重功能,即其在当期能够帮助居民抵扣个人所得税,在养老金领取时再补缴3%的相对较低的税费,且在缴费环节、资金运用环节免税。

  此外,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2023年6月,六大国有银行先后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情况,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调。其中,中长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更大。6月12日至21日,12家股份制银行也相继宣布调降存款挂牌利率。

  具体来看,六大国有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利率变为2.05%,较此前下调10个BP;3年定期存款(整存整取)和5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为2.45%和2.5%,均较此前下调15个BP。

  市场分析认为,存款利率依然有下降空间。中金公司分析指出,未来1年~2年存款平均利率仍有约20BP的下降空间,主要逻辑是基于2020年以来银行贷款利率已下行超过2017年的低点,而存款利率2020年基本持平,仍高于2017年水平约40BP。其中,约15BP为存款定期化的影响,25BP为存款利率上行导致,2020年以来存款利率“刚性”、贷款利率下行导致银行净息差下降46BP。因此,中金公司认为,如果假设存款利率跟随贷款利率调降,存款利率有望下调25BP回到2017年水平。其中,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下调空间较大。

  刘银平表示,相对于普通定存来看,特定养老储蓄的期限更长,最低5年,利率要略高于银行的5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如果投资者对流动性要求比较低,能接受较长期限,可以考虑购买特定养老储蓄。“特定养老储蓄年满35岁才可以购买,年满55周岁才能提取,产品期限较长,在5年~20年之间;且目前只在个别城市试点,购买的人群有限,未来需要逐步放开试点银行和试点城市,进一步优化产品的种类和期限结构。”

  “我所在的城市不是特定养老储蓄的试点地区,所以开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后,我就购买了5000元的养老储蓄产品,一方面是觉得储蓄产品的风险小,另一方面是为了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不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期限都很长,目前还不想用更多资金做长期储蓄。”投资者彭鹏(化名)坦言。

  娄飞鹏认为,特定养老储蓄作为一类养老金融产品,在满足居民积累养老资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需要继续创新丰富产品,扩大产品受众面,吸引更多的群体参与其中。

  《报告》显示,71%受访者愿意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40%受访者表示政策试点落地后第一时间参加,24%受访者选择暂时观望。其中,“加大税收优惠或者财政补贴力度”“设置必要应急取出与补缴的配套机制”“建立方便大众选择的默认产品组合”“考虑以家庭为单位设置养老金,实现家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共享”都是受众更为关心的问题。

  从这些需求出发,谈及具体如何创新,李佩珈建议:一是应强化特定养老储蓄的税盾效应,提高个人认购规模,目前每年1.2万元的个人所得税抵扣额,激励作用有限;二是提高利率定价的差异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拉大特定养老储蓄与一般存款利率的差距,并通过更加灵活的利率调整机制,实现特定养老储蓄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同步变动,避免养老存款利率定价周期过长对双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通知》要求,试点银行做好产品设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消费者保护等工作,保障特定养老储蓄业务稳健运行。中国银行研究院分析称,银行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试点银行在客户、渠道、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对老龄群体进行精准画像的基础上,突出储蓄产品的养老属性;要做好特定养老储蓄业务的风险管理,建立注重长期收益与风险考量的产品体系,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财富积累、收入现金流等特征,形成差异化、系统化产品组合,进一步强化特定养老储蓄稳健性、长期性以及普惠性的特点。

责任编辑:李桐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