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正文

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娱乐] 时间:2024-05-01 08:33: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73次

  本报记者 崔振波

  核心提示

  这里是绘高富尔江、苏子河、质量太子河的发展发源地,每年为下游提供14亿立方米优质水。态底

  这里被誉为“立体资源宝库”,绘高森林覆盖率达75.9%,质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以上。发展

  绿色生态是态底新宾满族自治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绘高优势、最大的质量品牌。走生态优先、发展绿色发展之路,态底巩固和提升生态优势,绘高是质量新宾县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必然选择。

  立足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大伙房水库水源涵养地的定位,新宾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围绕水源地生态功能区建设、退耕还林、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水污染防治等工作,加强生态建设,加快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推动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治山理水筑绿色屏障

  群山环绕、碧水相拥,美丽的苏子河穿村而过,流水潺潺。走进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古楼村,原生态景象瞬间映入眼帘。

  “咱村以前可不是这样,门口、路边垃圾随处可见。”村民杜连琴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按“五指分类法”将家庭垃圾分类处理,垃圾没了,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

  新宾县城建中心副主任马勇刚介绍,2016年以来,新宾县从源头入手进行垃圾减量资源化利用工作,将生活垃圾分为可沤肥、可变卖、可燃烧、建筑和有毒有害五类。村民们把剩菜剩饭和灶坑里的柴灰放在沤肥坑沤肥,把废书废报攒起来卖钱,把有害的废电池和农药瓶放进村里的垃圾箱。这样一来,95%的垃圾可实现家庭内处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

  新宾县位于大伙房水库上游,是我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近年来,新宾县通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退耕还林和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等举措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为保护水源地安全筑起一道生态屏障。

  山上与山下同治,治山与理水同步。新宾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全流域治理、全要素保护。今年以来,完成各类造林1.6万亩,河道封育1905.4亩。先后完成了新宾镇、南杂木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在6个水源保护区周边建设了封闭式隔离围栏,并在显要位置设立了地理界碑和警示标志。同时,大力清除保护区内的各类污染源,并对生态系统进行集中整治,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增强了水源涵养能力。

  为防止生活污水、垃圾污染饮用水水源,新宾县提出“切实把垃圾源头减量化放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首位”,从培养农民的环保文明习惯、正确分类、资源化利用入手,形成了具有新宾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行机制。

  “通过垃圾分类处理,全县减少垃圾箱4000个,减少垃圾车超过50%,每年减少资金投入1100多万元。”马勇刚说,以往,县乡村三级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向农村垃圾宣战,却如鼓槌打在棉团上,突击式、运动式的垃圾治理方式,无法减少垃圾产出量,往往陷入垃圾越治越多,末端处理设施永远不足的怪圈。通过垃圾“五分类、五处理”,让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主力军,走上了“少花钱多办事”的垃圾治理之路。

  垃圾少了,村庄变美了,宜居的生活环境让不少远走外地的村民又回到了家乡。“现在,美丽乡村就是我们村的一张名片,大家爱护村里的环境像爱护自己家一样,大人小孩看到地上有碎纸、烟头都会捡起来,人人都为美丽乡村尽一份力。”杜连琴说。

  绿色产业富民强县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永陵镇头道堡村的新宾绿地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中药材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清洗、烘干、加工人参,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合作社人参、辽细辛、苍术产量达到100多吨,纯利润能达到1000多万元。”合作社理事长金维东说,今年收获的干的辽细辛就有30吨左右,产量比去年增长20%,今年的收购价格在100元每公斤,每公斤比去年增长了10元左右,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今,农户的年收入比种植中药材前翻了一倍多。

  谈起村里发展中草药材的历程,金维东说:“我们村全年无霜期不足130天,自然条件对中草药材种植特别有利,几十年来,我们摸索出一套种植和保护植被的办法,用人参地种植细辛,细辛下来就种植龙胆草,在种植龙胆草的同时植树,龙胆草收获之后,树也就起来了。”林药间作,是保护生态和农民致富的好办法。目前,头道堡村70%以上的农户从事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种植规模在百亩以上的有40多户。

  让“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是新宾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新宾全面开展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建设行动,全县建设面积1.472万亩的中药材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集中连片打造“辽细辛”“人参”“辽五味”等道地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和示范展示。

  新宾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史峰告诉记者:“我们与辽宁省农业经济研究院合作,共同开展了平地人参、西洋参土壤改良等九项攻关实验。在核心示范基地内,安装了太阳能杀菌杀虫灯,通过多种高质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全面推动新宾中药材绿色、健康、有序的发展。”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新宾县在示范区内推行节肥节水节药节膜技术,示范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新宾县紧紧围绕苏子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编制了苏子河流域绿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优质稻米、蓝莓果品等生态绿色产业。在新宾红升水库周边,玉米等农作物的身影不再有,取而代之的是花草和灌木类经济作物。“短梗五加是多年生灌木,种植一次即可,且不需要使用化肥、农药等,可有效保护环境。”红升乡副乡长王伟说,短梗五加的亩产量是250斤至300斤,可食用也可入药,每亩收益至少2000元至3000元。且可以间作中小药材,让单位面积上的土地取得双份收益。

  目前,新宾县优质稻米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0.68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73万亩,山野菜种植面积达到9.2万亩。当下的新宾,农业园区风生水起,农业龙头企业高奏凯歌,一幅现代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产业融合带火全域旅游

  走进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满眼都是满族风情的文化气息。蓝天白云下,青山环绕,溪水潺潺,白墙黛瓦的满族风情民居错落有致。

  赫图阿拉村被誉为“中华满族第一村”。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赫图阿拉城便坐落于村中。

  近年来,赫图阿拉村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满族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满族特色文旅产业,逐步将小山村打造成“中华满族第一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旅游业成了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饭碗”。

  “我们先后建成了中华满族民俗风情园、满族历史博物馆、旗袍博物馆、人参博物馆、前清历史博物馆和满族民俗博物馆。”村党支部书记罗天成告诉记者,这些博物馆从历史文化史料展示、古董的陈列到民俗的介绍以及活态的体验,让游客可以全方位感受满族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为了让游客能留下来深刻感受乡村生活的舒适,村里成立了赫图阿拉满族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租村民的农家院,结合满族特色民俗文化,将满族特色庭院、满族火炕、满族四大怪等元素与满族建筑紧密融合,统一建设成独树一帜的满族“府邸”精品民宿。

  从历史到民俗,从建筑到景观,如今,赫图阿拉村已形成以民宿产业为基础,集景区、民俗、文化、餐饮、休闲农业、文创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经济。

  作为清王朝发祥地、全国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县,新宾拥有清前史迹、满族民俗、红色记忆、自然生态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新宾县积极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进程。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赫图阿拉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制定了清前文化研学旅游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全力建设新宾历史文化影视拍摄基地。依托岗山、猴石、和睦国家森林公园、参仙谷等生态旅游景区,推出踏青、登山、穿越、赏枫、嬉雪等适应不同季节的旅游线路。

  旅游业的发展让一座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游客打卡地。目前,新宾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精品民宿46户、农家乐100余户、休闲农业点110个。

  为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今年,新宾县申报永陵镇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省级旅游主体功能区,已获得批准。猴石地区抗联密营遗址一期保护利用工程已经完成。着力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响水河子乡“芳华·驿站”项目,现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投资3000万元改扩建的新宾镇五副盔甲度假酒店,已完成主体楼改建和民宿建设。

  勇立潮头逐浪高,奋楫扬帆正当时。瞄定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宾全力推动旅游和文化、体育、冰雪等相结合的新业态产品开发。

  加强与辽阳、沈阳、北京三地的合作力度,满足沈阳经济区、关内京津冀地区人群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绿色康养需求。

  挖掘清前历史、满族服饰、人参、生态、抗联等文化,开发剪纸、满绣、根艺等高品质且具有新宾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全方位塑造提升新宾全域旅游品牌。

  接下来,新宾县将通过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升级,丰富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使传统的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齐头并进,将新宾打造成为全季全域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