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人行宽信用的量与质 正文

人行宽信用的量与质

[探索] 时间:2024-04-28 22:26:1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76次
中评社北京2月25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人行“沉舟侧畔千帆过,宽信病树前头万木春。量质”2022年1月,人行社会融资、宽信信贷数据迎来“开门红”,量质新增社会融资与新增信贷分别高达6.17万亿元(人民币,人行下同)与3.98万亿元,宽信双双创下单月历史新高。量质信贷结构改善同样明显,人行企业实际经营活动的宽信中长期贷款新增2.1万亿元,同比多增600亿元,量质一改此前连续六个月中长期贷款均呈现同比萎缩的人行局面。此次社会融资信贷的宽信超预期回升是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的兑现,标志着市场已经处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量质过渡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宽信用既是缓解中国经济增长压力的顺势之选,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内生动能转换链条的关键一环。  宽信用以新老基建为主要抓手,高质量托底中国经济稳增长。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国经济正在自发调整运转模式。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内生动能正从房地产投资向基建投资换挡。自2021年下半年起,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切换和房市调控政策的持续推进,房地产投资的短期贡献便开始削弱。在“三道红线”的监管压力之下,个别中大型房企发生债务违约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地产产业链融资及中资美元债市场受到一定冲击。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比重由2021年年初的30.92%下降至年末的25.22%。近期,虽然多地出台的相关房地产政策已对此前过紧的措施进行适度纠偏,但“房住不炒”的基调仍不会改变,房地产投资料难再成为政策层宽信用的主要抓手。  在经济温和换挡的过程中,以基建投资扩张带动经济动能修复的逻辑逐步明朗。从政策层面看,2021年12月财政部提前下达专项债,相较去年在节奏上明显前置,因而基建资金与基建项目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匹配,市场担心的基建“缺项目”情况得到改善。从高频数据看,铁矿石、螺纹钢和水泥等大宗商品价格近期持续上涨,1月建筑业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新订单指数环比提升3.3个百分点,显示出基建投资明显反弹。从信贷数据看,当前推动1月信贷规模同比多增的主要因素仍在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表明基建投资处于预期好转的初始阶段,或带动企业通过短期贷款补原材料库存,而房地产、制造业等其他实体部门的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后续随着基建投资逐步放量,宽信用将向实体经济内生融资需求持续传导,信贷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