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巨大!国资央企等多位业内人士重要表态 周一见

[综合] 时间:2024-04-30 01:06: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81次
9月22日-23日,信息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量巨9月23日下午召开的大国多位平行论坛上,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央重表新一轮国企改革等方面议题,业内国资央企等多位业内人士共聚一堂,人士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态周

  要点速览

  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揽子支持政策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正积极筹设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信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制“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

  联合组建国家生物种业发展专项基金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

  在 “跑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度’”平行论坛上,量巨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国多位国资央企系统将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资央重表正在开展一系列工作。业内

  如优先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士人工智能、态周生物技术、信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启动“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明确规模占比目标和托底保障目标,推动企业在优布局、上规模、提水平上持续发力。同时,发挥国务院国资委链接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主体的独特优势,提升产业维度监管能力,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筹设专项基金,打通产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掌握工作成效,委托国投集团设计了“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于新一轮国企改革,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改革新征程”平行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全力推动深化提升行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该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要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加强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正积极筹设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正在积极筹设,目前已经得到20余家中央企业、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社会资本的出资意向支持。

  编制“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

  对于“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国投集团总经理助理、中投咨询董事长孟书豪介绍,该指数每季度发布一次,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归集和计算,形成指数分析报告,为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据介绍,“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包括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在反映重点领域发展情况的同时,着力勾勒出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景图”。

  二级指标设定为“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产业生态”“发展成效”,引导中央企业重点发力、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级指标包括通用指标和个性化指标两种类型。从经营数据等方面体现规模类成效,从重大任务进展、关键资源投入等方面体现保障类成效。通用指标通过中央企业报送数据获得,个性化指标由国务院国资委对重点领域中企业情况进行评价。

  国投集团:进一步加大在生物制造、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

  国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程·丹增尼玛表示,近年来,国资集团并购和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目前拥有专精特新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

  李程·丹增尼玛表示,下一步国投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在生物制造、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发挥好投资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与科研院所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方面的深度合作。

  中国中化:组建国家生物种业发展专项基金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钟韧表示,中国中化将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介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一是推进国内优势资源整合,联合组建国家生物种业发展专项基金,推动在生物育种底层技术、应用技术、新品种培育、新型生物育种工具与设备等关键领域的国有资本布局,发挥产融结合优势助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全面覆盖行业优质项目资源。

  二是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建设世界一流种业研发中心,研发我国农作物急需的高产、优质、绿色性状和卡脖子关键技术及产品。围绕国家制种优势区域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流种子供应链。

  三是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提升企业优势业务,大力培育重点潜力业务,积极探索远期接替业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