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海南周刊 | 遣向崖州“吃荔枝” 正文

海南周刊 | 遣向崖州“吃荔枝”

[休闲] 时间:2024-04-28 01:05:2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9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遣向崖州“吃荔枝”

娄师白画作《荔枝图》。吃荔枝资料图

文\李玉萍

六月的海南海南,蔬菜鲜亮、周刊水果飘香……海南的崖州夏季,被甜蜜的吃荔枝荔枝果香氤氲着,果园里艳红的海南荔枝挂在枝间,处处是周刊生机盎然的丰收景色,可谓甜满琼州。崖州

诗僧惠洪的吃荔枝荔枝诗

海南的古代文化名人丘濬、王佐等,海南都写了赞荔枝美味的周刊诗。在古代众多称赞荔枝的崖州诗作中,宋朝被流放至崖州的吃荔枝诗僧惠洪所作的《初至崖州吃荔枝》颇受关注:“口腹平生厌事治,上林珍果亦尝之。海南天公见我流涎甚,周刊遣向崖州吃荔枝。”

李苦禅画作《荔枝》。资料图

惠洪是北宋后期的高僧,于禅学、禅史、诗文、书画等方面皆有颇高造诣。他将禅宗思想与书画创作相结合,形成了独到的书画理论思想,对禅宗书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于1111年被发配流放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后获释。《初至崖州吃荔枝》诗语言明了如白话,是一首鲜活意蕴的咏荔枝诗,写出了他吃荔枝时的喜悦心情,他甚至将自己被流放到朱崖军,这个当时荒蛮闭塞之地,看成是天公的精心安排,使得自己能饱尝荔枝,享受人间至味。身处逆境的惠洪当然不是光吃荔枝,他在海南的三年间,写了许多关于海南的诗,并寻觅苏轼的三年足迹,探访苏轼的海南谪居地。这首诗,既是从东坡的遭际中汲取精神力量,又充满禅诗的意趣。

古代文人们一直强调诗书画一体, 《大元一统志》中称赞惠洪“晋唐以来,诗僧之冠”。他不仅工诗能文,还善画梅竹。他谓“诗”可以通过“书”表现出来,“书”也能流露出“诗”的深层内涵。据资料,惠洪以禅学与诗文结交黄庭坚,其于诗于书均尊崇苏轼及“苏门四学士”,晚年尤其注重追随黄庭坚,并对其推崇备至。故我们看他留下的传世墨宝,受黄庭坚书法风格影响极大,从《凤墅帖》中看他的书法作品,可见一斑。

诗僧惠洪书法作品《凤墅帖》续帖卷三。资料图

《凤墅帖》是一部宋代刻的宋人墨迹汇帖,现存的残帙保存了近百人的墨迹,收藏于上海图书馆。惠洪的书法,或许因为他是释家弟子,所以点画形态刻意求洁净、求利落,打破了晋、唐以来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四面停匀的外形,而以其点画的借壤,既把握重心,又夸张某些笔画,加强书法表现力,突出浑融萧逸的雅韵和骨力遒劲的气魄,展现了大撇大捺、长笔舒展,使作品节奏变化强烈,运笔动作洒脱。总体动静结合,龙飞凤舞,在运笔、结构等方面的意境、情趣上,“尚意”书风明显。

祝允明草书《荔枝赋》

对于荔枝的描绘,自古不仅有诗词作品,还有许多著名的书画作品传世。祝允明的草书《荔枝赋》就是其中之一。

祝允明书法作品《荔枝赋》。资料图

祝允明是明中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吴门书派”的领军人物,其书法造诣深厚,尤以草书著称,并继承性开创了“浪漫狂草”。

《荔枝赋》作于明嘉靖元年三月,即1522年春,是祝允明抄写盛唐广东名臣张九龄的《荔枝赋》,与抄写晚唐杜牧《晚晴赋》合于一卷的草书书法作品。现存的整卷作品是以引首及正文两部分装裱成卷轴的形式保存的,称为《晚晴赋》《荔枝赋》卷。

据资料,祝允明于正德十年到任广东兴宁知县,游宦岭南多地达五年有余,嘉靖元年授任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通判,不久托病辞官归隐。从此两赋合卷的内容看,祝允明借书写此诗,寄托了对岭南游宦的寄思与仕途不如意欲归隐的感怀。就书法而言,全卷长457厘米,纵30厘米,可谓巨幅鸿篇。引首隶书五字“祝京兆墨迹”为清代古文大家冯志沂所题。五字蘸墨饱满,笔法大气方正,气概万千。正文前部为《晚晴赋》,后部为《荔枝赋》,赋文草书结体,行笔放而不纵,奔放豪迈,纵横参差,气势撼人。线条自然流畅,点画变化多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运动感,各尽字之真态、各显字之优美。整体显独家之风采,用笔险劲,风骨烂漫,娴雅纵逸,深沉流美。

据资料,此卷收藏有序,上世纪90年代,由近现代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家族捐赠给深圳博物馆收藏至今,是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藏品中的书法精品宝藏之一。

齐白石的荔枝画

近现代的书画家们亦不吝笔墨于荔枝,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对荔枝的喜爱超乎我们的想象。据资料,他一生所作约3万幅画中,以荔枝为题材的画作数量,仅次于虾画的数量。他画的荔枝独具代表,有16幅荔枝画入选中国邮政邮票,荔枝成为齐白石先生一生中常画的主要题材之一。20世纪初,齐白石先生几次出游广东钦州(今属广西),品尝荔枝并将荔枝入画。相传在钦州期间,常有人拿真荔枝来换他画的“假”荔枝,此事传为坊间美谈,白石先生亦认为“算是一桩风雅的事”。

齐白石画作《香满筠篮》。资料图

齐白石先生的荔枝中国画大都有题款,内容有“果实之味,唯荔枝最美,且入图第一”“平安多利”“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此果之味美天下皆知”。个别画作还题双款识,如中国美术馆藏的《香满筠篮》,先题了一首自作诗:“丹砂点上溪藤纸,香满筠篮清露滋。果类自当推第一,世间尤有昔人知。白石山翁齐璜并题新句。”另题上款“涛石先生清鉴,己巳冬十月齐璜再题。”寥寥数语,题入画中,既有点题之意、赞美之意,又有“吉利”“大利”“多利”等吉祥的寓意,又让人观后意犹未尽。

白石先生画作题款书法多以行书或篆书为主,书法笔力强健,有大气势。他把这种书风带进他的画中,他的画作因书法而逸趣横生。题款书法结字上大开大合,有朴野之气,结体上疏密对比强烈,字有画意,画存书风,书画相互配合、彰显,形成完整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特色。评论家郎绍君评论齐白石的书法:“字有画意,是齐白石书法的一大特点。”(李玉萍)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