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零和的博弈:“冷对抗”下的中美日关系与两岸

[时尚] 时间:2024-04-29 21:05: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51次
中、冷对抗美非敌我关系,非零而为处于竞争、博弈摩擦亦互见支持的下的系两“冷对抗”。
  中评社╱题:“非零和的中美博弈:‘冷对抗’下的中美日关系与两岸” 作者:何思慎(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日关台湾大学日文系兼任教授、冷对抗中华民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  “冷对抗”应为当前中美关系的非零适切描述。中、博弈美非敌我关系,下的系两而为处于竞争、中美摩擦亦互见支持的日关“冷对抗”,其间零和博弈绝非解方,冷对抗透过对话,非零管控分歧,博弈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仍为“习近平外交”基调。此外,安倍对中外交亦未因中、日在东海的持续针锋相对而停滞,将安保与经贸脱钩,务实改善中日关系,此亦显示中日关系存在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无法简单化为非黑即白的敌友关系。而在激烈变动中的东亚国际关系中,民进党政权切忌台独意识形态绑架,而应审时度势,在中、美博弈中,灵活应对,寻求“九二共识”的解方,突破两岸关系困局,始能在变局中立于不败,有效维持两岸现状。  一、习近平外交: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  在美国对外战略中,任何位居美国之后的“二哥”皆视为挑战,须对之敲打,80年代的日本如此,当今之中国亦然,此无关敌友的界定,而为保持美国“一哥”地位的现实应对。美国东亚政治学者任雪丽(Shelley Rigger)阐述美国的中国政策认为,美国的目的不是阻挠中国的崛起,而是防止中国崛起后,压缩到其他周边国家的行动自由和自由选择权,美国不欲见东亚回到由中国主宰一切的“历史现状”(historical status quo),任雪丽的观点与美国防长马蒂斯不谋而合。  6月19日,马蒂斯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毕业典礼上直言,北京梦想恢复明朝的列国向中华帝国的朝贡制度。中国在南海吹沙造岛,部署导弹,步步为营,种种行动后面可能掩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为改变国际秩序,中国目前有一套长期计画,北京似乎是以明朝为蓝本,要其他国家成为向北京磕头的朝贡国。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批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时即指出,明朝似乎是中国的模式,北京要求他国俯首称臣。  无独有偶,《美国之音》评论刚闭幕之中国高层外事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习近平外交”,认为习近平时代的中国外交,展现全面外向型态势,不再“韬光养晦”。《美国之音》评论或许部分为真,惟中国在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就后,对全球化下的国际政经新秩序具有发言权不足为奇,亦不能将之简单化为对既有秩序的挑战。  诚然,“习近平外交”遭解读为邓小平“韬光养晦”之外交训导的扬弃,但此认知恐将“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对立起来,而无视两者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其实,“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提醒,更不该被束之高阁,此应为“中国永不称霸”之具体实践。当前中国瞭解“强国梦”的实现,“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中、美破局,中国难以筑梦踏实。因此,中、美存在经贸及战略安全利益的分歧虽为不争事实,但双方不能走上冲突或陷入冷战的格局,“冷对抗”应为当前中美关系的适切描述。中、美非敌我关系,而为处于竞争、摩擦亦互见支持的“冷对抗”,其间零和博弈绝非解方,透过对话,管控分歧,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仍为“习近平外交”基调。  二、印太战略:非冷战“围堵”再现  在中美关系的对应中,川普提出“印太战略”,看似构筑“对中包围网”,以迟滞大陆走向海洋,但此应非冷战“围堵”苏联的复刻版。诚如美国学者奈伊所言,中国不是苏联,无法“围堵”。  大陆与印太地区国家利益关系千丝万缕,非清楚之敌我楚河汉界,在对中关系上,印太国家彼此间难以形成共同的战略利益,“围堵”难以成形,但川普试图藉“印太战略”为习近平在“强国梦”的实现中,制造其“周边外交”的麻烦则为不争事实。  换言之,川普的“印太战略”中,日本、东盟、印度及澳洲皆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牵制大陆崛起的牌,其中日本虽与美国同调,但安倍首相深谙此理,日本的“印太战略”存在与美国不同的想像,挪移安倍改善对中关系步调,避免沦为川普的外交牌。  日本认为,除经贸外,川普之“美国第一”更贯彻于安保领域,处处锱铢必较的川普对盟国常不假辞色,在朝鲜半岛之安全战略转轨中,更未令日本充分感受利害与共的尊重。在贸易及朝核争端中,遭川普再三逆袭的日本势将重新思考美日关系的虚与实,美日同盟恐有漂流之虞。“川金会”不仅决定朝鲜半岛之和平进程,亦牵动美日同盟之去向,对东亚深具意义。  三、“安倍外交”务实改善中日关系  川普“美国第一”下的中、美贸易战令世界经济出现诸多不确定。相较于蔡英文隔岸观火,甚至为川普对大陆输美商品课征报复性关税按赞,日相安倍晋三深谙全球化下日本对外经贸亦难逃“美国第一”的负面影响,积极在日欧EPA等多边经贸谈判上取得成绩,累积即将登场的美日经贸谈判筹码,力守美、日TPP谈判时底线。  此外,安倍对中外交亦未因中、日在东海的持续针锋相对而停滞,将安保与经贸脱钩,务实改善中日关系,此亦显示中日关系存在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无法简单化为非黑即白的敌友关系。诚然,中、日东海争端难解,但现实的经贸利益及思考对美外交之合纵连横,挪移着安倍外交改善对中关系的步伐,在“一带一路”上转趋积极,向习近平发出改善中日关系的讯号。  日本政府之经济产业省与商界多认为对中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两者应分别处理,在“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中,日本应“个案评估”,有选择地参加,寻求双方合则两利的机会。而非一味抵制。安倍首相表态愿意思考与中国共建连结东亚与欧洲间的经济带,不缺席欧亚大陆的政经秩序重构,避免自身遭边缘化。  自2017年5月,与北京关系深厚的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高调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后,日本对“一带一路”态度转趋积极,并寻求以第三方合作方式,参与中国“一带一路”。日本执意以民间企业主导与第三方合作方式参与“一带一路”乃为避免刺激美国,以期在美、中之间鱼与熊掌兼得。其实,身为“亚洲之一员”的日本,战后,中日关系为美日关系外,首要之对外关系,日本须致力于与中国交往,此无关对中国的主观好恶。因此,在对中外交上,安倍不会随川普起舞。  河野一郎外相指出,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希望重新构筑符合“和平友好”之名的关系。2018年9月13日,安倍首相与习近平藉“东方经济论坛”(Eastern Economic Forum)在俄国海参崴举行会谈,以经济为中心加强合作,推进中日关系改善。会谈后,安倍向媒体披露,日本与中国关系正在朝着大改善的方向前进;习近平亦指出,中日关系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已经走上正轨,双边关系面临重要的改善及发展机会。日本外交官员分析中日关系改善之成因主要为日、中两国皆面临来自美国总统川普的贸易谈判压力,双方在对美外交上将互为犄角。此外,中国对日外交思考亦有节制蔡英文政府在外交及安保上试图“联日拒中”、而与北京渐行渐远的战术思考。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