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问诊把脉” 守护春城一汪碧水

[休闲] 时间:2024-04-29 03:38: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64次

  云南网讯(记者 王琼梅)“根据国考断面自动在线监测数据,问诊把脉以下监测断面超标,大数请相关区县高度重视,据守尽快消除水质超标情况……”当某个国考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出现问题时,护春该断面的城汪相关责任人就会收到这样的提醒短信。这是碧水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水污染防治的一个新举措,依托一个信息化的问诊把脉“大脑”,实时为昆明市的大数河流与湖泊“问诊把脉”,监控和分析水质数据,据守及时督促各辖区和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护春共同守护春城一汪碧水。城汪

  昆明市水系主要为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碧水涉及滇池、问诊把脉阳宗海、大数牛栏江、据守普渡河、南盘江等多个流域,河道数量多,分布广,为加强水污染防治、及时掌握水质情况,生态环境部、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昆明市政府各级各部门,从2008年开始,逐步在全市建立了106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从原来每个月一次的人工监测,提高到每4个小时一次的自动监测,大大提高了掌握水质变化的能力。

  以螳螂川-普渡河为例,流域覆盖西山、晋宁、安宁、富民、禄劝等多个区域,流域共建立了3个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市级各级部门陆续建立了15个自动监测站,涵盖了河道在各个行政区之间的交界断面。但要做好这么长一条河的监管,仅有大量的监测数据还不够,要找到考核断面是否达标,不达标的断面又在哪里?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脑”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

  为此,依托大数据技术,昆明建立了主要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系统,打破部门间数据孤岛,纵向整合上级部门建立的32个国考自动监测站,横向整合各市级部门建立的74个自动监测站,把所有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河流、湖泊“问诊把脉”。一旦出现超标的情况,系统从下游到上游、从河道到污染源进行沿程分析,迅速找到所有对超标断面产生影响的区域,随后将超标情况通过手机短信向辖区党委和政府相关领导、市县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通报,督促各辖区、各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除了及时通报之外,系统还把监测数据与水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挂钩,让相关责任人随时掌握水质现状与考核目标之间的差距。“过去,我们需要等到年度、月度监测报告出来以后,才能知道哪个监测断面超标;现在依托系统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随时掌握情况,及时开展工作。”一位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说,该平台运行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例如,新宝象河去年初水质情况有所下降,平台每天将水质超标情况发送到相关责任人手机上,在连续地督促关注下,针对该河道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河道水质不断提升,年底时已达到考核标准。

  为方便查看水质数据,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还上线了 “昆明水环境”手机APP, 开发了“国考断面”“流域水质”“流域地图”“水质报告”“我的关注”等功能。全市各级政府、生态环境、滇池管理、水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均可申请使用,将水环境实时数据囊括“掌中”,只要打开App就能查看实时数据以及年、月、日的累计数据,及时调整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达到年度考核标准。同时,工作人员还能通过App阅读水质报告,而过去则需打印纸质报告,再送到负责人手上,耗时又费力。

  在昆明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智慧监管起着重要作用。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以平台为支撑、问题为导向、数据为依据,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及时对水环境整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判,以监测结果倒逼区域污染防治,为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平台目前注册用户410余人,累计发送水质信息31万余条。2020年底,全市纳入国、省考25个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由2015年的44%提升到80%,劣Ⅴ类水体清零。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