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中国式救助,政府太强,社会太弱 正文

中国式救助,政府太强,社会太弱

[时尚] 时间:2024-05-07 05:50: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6次

  前不久,中国助政国内接连出现流浪儿童和农民工的式救户外死亡事件,让中国舆论不断质疑中国社会救助机制的府太不完善。其实扶贫救困是强社各国都面临的共同挑战,以笔者长期居住过的中国助政英国为例,中国政府在社会救助方面所做的式救工作并不比英国政府差。真正的府太差距其实是在中英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深度和广度上。

  每到圣诞节期间,强社整个伦敦大雪纷飞,中国助政总有一批露宿街头的式救男女老少徘徊在地铁、大型超市、府太银行的强社暖气口,捡烟头、中国助政问路人要零钱和食物。式救上周笔者在伦敦参加会议期间,府太遇到一些英国本地流浪者,讲着半生不熟的中文:“你好,中国人,可否给些零钱。”这一现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尤为严重,本地人乞讨现象屡见不鲜。比较伦敦市政府,中国东部等沿海城市,特别是上海在救助方面已大有改观,不比发达国家差。

  上海市每年都会启动严寒季节救助管理工作,派出公安、民政、城管三合一救助服务队全城搜寻露宿街头者,将他们送到救助站,为他们提供有空调、被褥和热水的房间,并提供热菜、热饭。对一些回绝救助的流浪者,工作人员会留下被褥、食品及电话。而伦敦市政府却无法做到圣诞节期间安置好每个流浪者。伦敦政府和警察局对此很无奈,当地报纸称政府救助资金有限,警局面临警力不足,无力关注流浪街头者。

  而与英国的救助系统比较起来,中国慈善机构参与社会救助方面还有待加强。在大伦敦下属的每一个城区都有一个几百米长的主干道,而几乎每个主干道上都有一家英国红十字慈善组织的商店。有路人和附近居民将洗净的衣物、被褥捐献给这些商店,这些商店以不到原价的1/20的价格出售给需要者。这些店铺由当地议会无偿租给慈善组织,而来上班的大多是志愿者,这已形成一种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合作慈善的模式。这些商店要接受审计、审查和监督,很透明和阳光。

  英国的公民法律援助中心、医院、地区政府和慈善商店均贴有免费求助电话的告示。这方面我们可借鉴,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医院、地铁、教堂、绿地公园、各级政府门口的宣传画廊内,加大设置公益救助宣传广告的力度。救助、慈善是一个全民的良心责任义务,政府必须主导,但政府并非万能。

  在比较中英两国社会救助方面,先看看下列数据:中国大陆和英国的人口为13.4亿人比6000万人,而依据IMF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人均GDP是5414美元比38592美元。一个是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刚过半的国家,另一个是福利救助制度完善、慈善文化发达的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显然中英两国在社会救助方面存在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扶贫救助和慈善事业正在向前发展。中国与贫困的斗争可能还要持续至少几十年。对任何帮助中国扶贫救困的人和组织,不论国籍和民族,都要予以鼓励和感谢,而不应对其谩骂攻击。而对无家可归者的关怀显示出一个城市应有的高度、气度、成熟度以及城市人性化精神。在中国越来越开放、多元化的社会改革中,各类民间慈善组织要担负起共建美丽中国的梦想。(作者周鸿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