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艺术表达”分享座谈会在昆举行

[热点] 时间:2024-04-29 17:30: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4次

  云南网讯(记者 张玛睿 实习记者 马元西) 由COP15云南省筹备办新闻宣传部指导,生物昆明当代美术馆主办的多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艺术表达”分享座谈会,于6月10日下午在昆明当代美术馆八楼展厅举办。性保

  座谈会邀请了中国著名艺术家姚钟华,护的会昆云南著名摄影家李季与昆明当代美术馆馆长聂荣庆,艺术共同探讨生物多样性与艺术的表达关系。

座谈会现场。分享马元西 摄

  座谈会开始前,座谈昆明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谢飞为参与观众带来《风景-山水-风景》姚钟华个人画展的举行现场讲解。谢飞的生物讲解聚焦于姚钟华的风景山水创作,以中西文化相融贯通的多样视角思考风景山水创作,回归了绘画本体语言和艺术本质的性保追问与探索。

  在座谈会上,护的会昆姚钟华就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的艺术推动进行了分析。首先是表达自然科学的角度,生物多样性使人类充分认识了包括种类与功效在内的各种动植物知识。中国自古以来在这方面就具有深厚的积累,《本草纲目》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其次,是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人类早期文明深受生物多样性影响,生物多样性折射其中。姚钟华从人类对自然崇拜的角度切入,上古文明万物有灵论、图腾文化和原始拜物教等原始宗教的出现,都能反映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此同时,自然环境在经过人类社会活动的折射下,形成了人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复合体。《山海经》里的“生物”就说明了神话与自然环境的美妙结合。以上两个例子,都代表了人类从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下引申出来的智慧与思考。

座谈会现场。马元西 摄

  再次,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为艺术表达提供了创作源泉。艺术家笔下的自然来源于自然,但又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而是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与处理,表达着创作者的观念与情感。以绘制植物为例,在云南著名画家曾孝濂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科学性与艺术审美性,在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子中能看见客观形象经意象处理,最终通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

  李季分享了摄影工作中关于自然与人的所见所闻,并在讲解中谈到当下对文明的定义应该是“人类是应该尊重各种生命的存在,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李季在摄影工作中极力尊重野生动物的生活,他也用实际行动来号召社会尊重大自然。

  聂荣庆谈到艺术定义的逐渐扩大,并发现艺术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大自然。这一视角融合了情感体验与科学研究,并给观众带来灵魂层面的感动。

  座谈会最后,参与观众踊跃提出问题。在谈到艺术如何在促进大众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作用时,姚钟华认为,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艺术并不发挥主要作用,这一任务应该由其他的媒介进行。艺术中的自然来自现实,虽与真正的自然有差距,但二者间依然有一定关系。一幅很好的风景画,会使观众神往,因此艺术可以诱导人们认识自然、亲近自然。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