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云南这个州市,将获国家1.5亿元支持 正文

云南这个州市,将获国家1.5亿元支持

[焦点] 时间:2024-05-06 08:00:3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83次

  原标题:云南这个州市,云南元支将获国家1.5亿元支持

  乡愁,个州是获国一代人灵魂深处的记忆,源于乡村,家亿长于心底。云南元支

  党的个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获国建设美丽乡村,家亿“不能大拆大建,云南元支特别是个州古村落要保护好”;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获国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家亿“注意乡土味道,云南元支保留乡村风貌,个州留得住青山绿水,获国记得住乡愁”。

  6月2日,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结果。经专家评审,包括在云南省大理州在内的10个州市被确定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根据安排,重点向传统村落集中、工作方案扎实、吸引带动社会资本成效突出以及贫困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对每个示范地区给予1.5亿元定额补助

  公示的10个示范州市分别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渭南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山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抚州市、黄南藏族自治州、晋城市。

  风花雪月,是大理

  苍山洱海,是大理

  大理,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

  这里的“风花雪月”配得上“诗和远方”;这里干净的院落,是藏于我们内心的乡愁;

  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复制的生态坏境,是当今世界上一块稀缺的人类栖息地;

  这里的传统村落资源优势独特且丰富,已有130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那么,作为云南唯一入选2020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的大理,是如何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在保护和开发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可循?和云报君一起来看看大理这些地方是如何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

『古生村』

  “苍洱毓秀”——李德昌把家乡“山”“海”间的万种风情写在了自家小院外墙上。

  李德昌的家乡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青瓦白墙的村子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走进了李德昌家中。看着李德昌家雕梁画栋的房子,干净整洁的院落,生机勃勃的植物,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几年来,古生村按照“保护古建、引导在建、规范未建、改造老建、打击违建”的工作思路,实施建筑民居风格整治,保持青瓦白墙、斜屋顶、淡墨画的白族民居风格。

  目前,村内完成了“三线入地”工程,主要道路硬化、拓宽,对7户有较重历史和民族文化底蕴的白族民居古院落进行挂牌保护,对凤鸣桥、古戏台等文物古迹实施修旧如旧,提升修缮。

『喜洲古镇』

  建于1928年的宝成府原本破损严重,经过修缮后,现在是一座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为来自各地的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离它不远的杨焕南古宅建筑面积约1030平方米,为使这座古民居实现活化利用的最大化,2017年7月投资600多万元开始修缮,先后进行了瓦屋面及木构件更换、墙体墙面修补等修缮改造,修缮完毕后将以一个喜洲客厅的方式来展示,体现喜洲白族民居的特点,让游客来到喜洲就像回到家一样。这是喜洲古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一个缩影。

  2016年10月,喜洲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在打造喜洲古镇白族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喜洲镇党委、政府以白族民居保护性开发为中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全面修缮改造古民居、古院落,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保护的基础上让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作用,让喜洲古镇焕发出新的活力。

『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根据寺登村旅游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以茶马古道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古集市为旅游“爆发点”,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度假”“白族民俗文化体验”“寻味茶马古道”“白族特色民居客栈”四个特色品牌,突出展示寺登村绿色生态的田园风光、浓郁的白族民俗风情、茶马古道遗存以及古镇白族民居改造的特色民居客栈。

  同时,依托每年的“二月八太子会”“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节”三大民间节庆活动,组织旅游体验活动,在丰富白族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内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寺登村村民在旅游体验活动中的参与度,拓宽了村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增强了依托旅游产业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

『奇峰村』

  奇峰村位于鹤庆县西邑镇东山深处,聚居着傈僳、白、汉三个民族,村里栽种着2万多棵梨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有1000多棵,最为古老的梨树树龄已达600多年,被外界誉为“梨花村”。过去,村民仅仅以售卖梨果获得收入,原本亮丽的梨花一季花开却暗淡一年,没有实质的利用价值,就如同守着金山银山却难打磨出一个“金饭碗”。2015年,鹤庆县紧紧抓住脱贫攻坚契机,立足该村“千亩雨水蔬菜、万亩古树梨花”的自然资源优势,以花为媒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通过旅游开发点亮田园风光、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如今,奇峰古树梨花成功入选“大理十大美丽乡愁”,乡村旅游成为了奇峰村开展乡村振兴的强劲“发动机”。

  在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征程中,守护好传统村庄的底色,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镇人居环境,唤起人们美好的乡愁记忆,使广袤城乡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已成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追求。

  那么,云南将如何保护发展传统村落呢?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创建一批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传统村落,到2030年全省传统村落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发展利用。

  《意见》中有哪些干货?云报君为你划重点↓

  ◆村民有保护开发的知情权、参与权、 决策权、监督权

  ◆传统村落退出警示机制 失去保护价值将被除名

  ◆避免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原生态聚落空间消亡

  ◆鼓励引入社会资本保护性开发传统村落

  ◆依托“数字云南”形成“数字化+传统村落+”新格局

  只有保护好传统村落,延续乡村的文化脉络,才能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让传统村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无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期待吧!(记者 黄兴能 张彤 杨峥 通讯员 徐俊 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