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七旬老人13万字记录密云水库历史 正文

七旬老人13万字记录密云水库历史

[娱乐] 时间:2024-04-28 19:09: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1次

原标题:七旬老人13万字记录密云水库历史

“来到密云县啊,旬老哎嗨哟啊;为了修水库啊,人万哎嗨哟啊;二十多万人啊,字记哎嗨哟啊;齐心修大坝,录密哎嗨哟啊;行行高过头啊,云水哎嗨哟啊;人多力量大呀,库历哎嗨哟啊……”回忆起当年建设密云水库的旬老往事,王敬魁老人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当时的人万打夯歌。作为密云水库建设者、字记密云水库移民和文史记录者,录密王敬魁与密云水库之间有着深深的云水缘分,而密云水库的库历修建故事,更与王敬魁的旬老人生密切交织。

前些日子,人万听闻密云区正在为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纪念活动寻找“最美保水人”,字记王敬魁嘱咐儿子给组委会打电话。随后,工作人员找到了老人家里,与他一起回忆修建密云水库的峥嵘往事。

“密云水库的工程施工总量是4000余万立方米,多数是人工打夯。别小看夯歌,打夯时,夯歌喊得齐与不齐决定夯的质量,夯的质量又影响水库修坝的质量,所以夯歌在当时特别重要。”王敬魁讲到夯歌的作用不禁严肃起来。

1958年,王敬魁还在上中学,家就住在水库工地附近。因为住得近,喜欢诗歌的王敬魁常跑到水库工地的工棚看黑板报。关于建设密云水库的号子、歌谣、夯歌,王敬魁就是从那会儿开始搜集的。1968年,作为公社干部的王敬魁负责带队参与修建密云水库调节池。推小车、运沙石,日复一日,他真切感受到建设的辛苦。“我要把水库的故事都记录下来!”王敬魁默默做了决定,这个决定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那时候有很多诗歌作品,可以说是建设工人的精神动力。”在当时的密云县政协参加文史工作后,王敬魁将积累的素材编纂成书。其中关于建设密云水库的历史就写了约13万字,有《密云水库修建记》《密云水库修建拾零》《密云水库修建纪实》《毛主席视察密云水库》《周总理来密云水库》等。除此以外还有些文艺作品,比如《密云水库歌谣选》和他原创的《我家住在水库边》《请到密云住几天》《我站在高高的大坝上》《打鱼歌》等。为搜集相关信息,王敬魁曾接触过上百名当时建设水库的民工。

在王敬魁的不断收集下,一部部曾经消失在人群中的文艺作品得以展示。“工地是学校,处处读书声,识字学技术,水库建奇功。”这首名为《读书》的诗歌在当时工地重视文化生活的背景下而作。王敬魁介绍,当时很多工人文化水平较低,但非常愿意读书。没有本、没有纸,就拿小棍儿在地上写,学会足够的字还可以拿到证书。建设工地重视文化生活,激发了很多人的学习热情。“大家会写字了,就更方便写家书报平安了。”

身为水库移民的王敬魁还曾两次实地开展移民调查。“1990年左右,我和搭档一起,沿着密云水库周边逐一走访移民的村队。为了记录详实准确的史料,我们历时一年多从九松山坝一直走到了库北。”王敬魁回忆,当时调查工作十分辛苦,自己甚至常被人叫作“傻子”,但他心里觉得满足,“有多少无奈和尴尬,就有多少成果和喜悦,这也是我对水库的情谊。”密云水库移民共有三次,王敬魁记录了很多水库移民的故事。“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后来却离开了原来扎根的地方,在生活上和生产上都遇到过很多困难,但他们都克服了。”

“文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把过去的事情真实、详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密云水库是20万余人齐心协力创造的奇迹,这些故事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干劲儿,更包含着一种需要传承的精神。”王敬魁说。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