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作为登山狂魔的徐霞客 正文

作为登山狂魔的徐霞客

[探索] 时间:2024-04-28 04:23:1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200次
【编者按】每年的登山的徐12月11日是国际山岳日,源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狂魔《21世纪议程》,今年的霞客主题是可持续山地旅游。在今天这个特别的登山的徐日子,我们怀念中国的狂魔登山先行者徐霞客,他不走寻常路,霞客是登山的徐明代的新新人类,甚至是狂魔一位攀冰先行者。当谈论伟大的霞客登山先行者们,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登山的徐读者可能首先会想到西方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们——乔治·马洛里、埃蒙德·希拉里、狂魔梅斯纳尔……但有一位中国人,霞客比他们走得更早,登山的徐登山的狂魔热情、勇气和智慧也不在他们之下,霞客他就是徐霞客。常有人说徐霞客是驴友的祖师爷,这是事实,但他不是一般的驴友,他的旅行,大多数都在登山中展开,翻开《徐霞客游记》的篇目便知,第一章便是游天台山日记,之后更有雁荡山、五台山、嵩山……等名山的名字一一浮现,而在徐霞客生命的最后两次壮游中,他深入黔、滇,那些大明朝边陲上人迹罕至的深山与险洞,他也毫不畏惧。

徐霞客旅行线路 资料图虽然作为一种旅行方式,登山在中国历史上从未缺席,但文人名士们登山或为赏景,或为怀古,或为访僧问道,但徐霞客不同,他有着他们鲜有的冒险精神和求知欲。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可以说是一位户外老驴了。时间回溯到四百多年前,登山者徐霞客孤筇双履,当然没有冲锋衣、登山鞋、头灯、挂绳……登山之路可谓历尽艰辛。到没有路时,只能撕下衣物作为绳索,在岩间攀缘,甚至滚下山坡,数次九死一生。他这样拼命,坚韧不拔,倒不是出于在现代登山家中常见的征服欲,而是来自单纯的好奇心: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他想要弄清山脉的走势、江河的源头、洞穴的秘密,可以说徐霞客的旅行,也是科学考察之旅,在旅行中,他确定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也发现了澜沧江和怒江是两条完全独立的河流。李约瑟曾评价他说,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倒像一位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他甚至是世界上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第一人,直到他最后在家中溘然长逝时,手里依然紧紧握着旅途中带回来的岩石标本。一位明代的新新人类出身自明代江阴富庶的士绅家庭,徐霞客自小接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但从二十岁开始旅行起,他便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新人类之路。那次旅行,他的目的地是太湖林屋洞。不为欣赏天下第九洞天的奇观,而是为了访灵威丈人遗迹,找到《素书》残本,从而解决《禹贡》中所写岷山导江(岷山是长江的发源地)的疑难。可惜此次旅行,他没有得到《素书》,也就没有解决疑问,他却从此意识到,要找到长江源头,并不能依靠古书,唯有实地溯江探源方能如愿。徐霞客的好友钱谦益在他所作的《徐霞客传》也说,徐霞客认为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 ……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康熙时参与编写《鸡足山志·徐霞客传略》的友人钱邦芑说他 欲尽绘天下名山胜水为通志。可见,他的志向不仅仅在慕游名山,更在穷根溯源。有趣的是,现代登山运动的起源,也来自于科学考察。1760年,瑞士物理学家霍勒斯·本笃·索绪尔为了研究高山植物,出重金悬赏登顶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或提供攀登路线的人,直到1786年,才有一位叫帕卡德的医生和当地采石工人巴尔玛一起登上了勃朗峰。因此,1786年也被认为是登山运动的诞生之年。而徐霞客的登山和考察,比欧洲早了一百多年。清代学者潘耒为《徐霞客游记》所做的序言中评价: 吾于霞客之游,不服其气阔远,而服其精 详;于霞客之书,不多其辩驳,而多其真实。他的游记内容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审视山脉如何去来,水脉如何分合。可以说,他所探索的,是大地的真理。28岁时,徐霞客首访雁荡山。他相信方志中载:雁荡山顶有雁湖,大小龙湫之水即来自雁湖,便意图登绝顶访雁湖。但那一次,他非但没有找到雁湖,还身入险境,山顶山脊笔直,简直无处下脚,怎么能有湖呢?原来志书错了,大龙湫的顶上,并不是雁潮所在的雁湖岗,而是龙湫背。19年后,他重登雁荡山,这一次,他登上常云峰,终于弄清,原来常云峰的山涧才是大龙湫的源头,解决了心头常年的疑窦。在徐霞客之前,人们普遍相信南朝时期徐灵期 《衡山记》提出的衡山七十二峰说——南岳周回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 但年届半百的徐霞客艰难地登上一座又一座衡山峰顶,用自己的观察,第一次质疑了这个说法,认为岳麓不是南岳山脉的一部分,与湘桂交界之五岭并不相连。而这一判断,如今已得经到了现代地理学的证实。50岁后,徐霞客为了探求长江之源,一路向西,远赴对于士绅旅行者来说只在贬官、流放时才会踏足的云南、贵州,留下《滇游日记》和《黔游日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黔滇荒远,舆志多疏,此书于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考证。一位超级驴友的工具箱和登山贴士作为一名四百多年前的户外驴友,徐霞客都有哪些装备?远游时,他必须携带许多东西。除了日常换洗的衣物,还有炊具、登山工具(鞋、杖),爱喝茶的他会带上茶具。一路上,也有一位仆人随身照顾起居,并在攀登时互相照应。在平地上,徐霞客一般会骑马而行,有时在爬山涉坡时也可以借助马力。不过,从整个《徐霞客游记》看,由于崇山峻岭道途崎岖,徐霞客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徒步爬山攀岩的。比如,他初游雁荡,三月从宁海动身,至四月十五日抵乐清,中间仅四月四日至五日曾一骑,余皆步行也。只有具有乘骑,而山势又比较平缓的情况下,徐霞客才骑马上下。没有现代工具,他如何登山险峰呢?他以草木生长处为落脚点,采集崖间的修藤垂蔓,在石削不受树,树尽不受履处,辄垂藤下,直至垂藤可攀,……衣碍则解衣,杖碍则弃杖。有时,他会携带简易梯子,甚至现场制作梯子。实在绝望之处,就不得不裂开衣物,做成绳索。这很危险,在雁荡山寻找雁湖时,他受困于悬崖,进退不得,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徐霞客的经验和机敏,让他在面对风貌各异的山山水水时,有了许多应对之法。如在危岩峭壁中攀爬时,他总结了一套准则: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级之。云南的巀嵲之峰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 ,他就 以指攀草根而登 ,然而草根不稳易落,他便像当代攀岩者一样,先在崖壁站稳,再慢慢空出一手一足,找到未风化的山石可以作为下一个落脚点后,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这样慢慢地登上崖壁。在庐山,他攀登石崖,磴穷则挽藤,藤绝置木梯以上。悬崖前如有高树,他就爬树上岩。但是如果树干太粗,又不可能用抱树之法慢慢向上,徐霞客却想出了极为巧妙的上树办法:他在树干上从下至上,一个个地砍出台阶,随砍随上,直至树顶。在云南鸡足山上九重崖,他就是采用了这个方法。他在登山时常用的梯子,有的问当地人借来,但往往也自己制作。在雁荡山小龙湫上游,其地 重崖高蔽,上下无径 ,徐霞客遂 缚木为梯升崖端 。遇到 峭石直下的悬崖,他砍木作条,将这些木条紧紧夹嵌在两岩之中,践木以升。有时,甚至需要他在崖壁上凿孔。二十八岁那年,徐霞客第一次游天台山时, 在寒岩下的一个山嘴附近 ,见到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他便 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凿完洞后,徐霞客逼身而过,神魄为动,其艰险让后人也不禁动容。至于在悬崖峭壁上怎样凿孔,要凿多少孔才能上行,游记中并未提及,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象其中需要的智慧、耐心、执行力和胆量,即便在工具完备的今日,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他甚至是一位攀冰的先行者。万历四十年二月,徐霞客游黄山,正值山中大雪,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大家都劝他不要上山,说山上的积雪可能会有半人之高,徐霞客没有被吓住,他拄了一根铁杖便出发了。越往上行,山越陡峭,而积雪更深,背阴处最难攀登,积雪结冻成冰,又陡又滑,坚滑不容着趾 。徐霞客想的办法,是用铁杖在冰上击孔, 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 。就这样,他安然上山,让山顶的僧人们十分惊奇——他们已经困在山上几个月了。而他的这个办法,也让其他登山者纷纷效仿,俱循此法得度。有时,徐霞客还不走寻常路。他登过武夷山的三条险径:大王峰的百丈危梯,白云岩的千仞绝壁和接笋峰的鸡胸、龙脊。在他登上大王峰时,已是日头将落,下山寻路不得,他就用手抓住攀悬的荆棘,乱坠而下。在广西的真仙岩,他要去一处洞中拓碑,迷失路径,行至路穷才发现洞在自己所在的峭壁下方,他说,我总不能跳下去吧。再三观察,发现峭壁中有一裂缝,可以容人,他想出办法,以手足撑在裂缝中,想要缓缓挪下去,然而崖高三丈,他很快力竭,最后决定干脆从崖缝中直溜而下,居然没受一点伤。即便在今天,装备齐全的攀岩者们,甚至自由攀登的大神们,恐怕也不敢尝试这种下山方法,而徐霞客在事后还风趣地说:此法亦势穷而后得之,非可尝试者也。在中岳嵩山,从太室绝顶上,他也是顺着山峡往下滑下来的。在他人生最后的日子里,沉疴中的徐霞客对来问疾的朋友们谈到了自己的旅行: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在徐霞客看来,他的最骄傲之举,当属在西南的壮游:找到了长江上游,亲自登上了昆仑山脉,即便与张骞、玄奘并列,也毫无愧色。他太谦虚了,《徐霞客游记》中的每个字,都得来不易,都是他的人生高光。他当年标注过的溪、桥、洞穴、村落、河流的名称和方向,即便在今天,一定程度上仍指导着我们的旅行。他只活了54岁,但直到今天,你依然会在旅行的路上,和徐霞客一次又一次重逢。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