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搭平台,松山湖打造东莞联动港澳发展新高地

[知识] 时间:2024-05-03 22:18: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30次

原标题:聚人才、聚人搭平台,才搭松山湖打造东莞联动港澳发展新高地

4月6日,平台来自香港大学、松山香港中文大学、湖打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香港高校的造东展新学生组团来到东莞,为参加即将在松山湖科学城举办的莞联全国高校校媒精英训练营(联动港澳专场)活动做准备。

该活动由松山湖管委会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动港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主办,高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聚人GDToday、才搭松山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分局、平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松山共青团松山湖高新区委员会承办。湖打未来一周,造东展新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0多名大学生记者,将深入走访当地大装置、大平台、大企业,对话科学家及创业者,实地体验并记录松山湖“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独特魅力,发现并传播粤港澳大湾区的最新发展机遇。

人才聚,则城市兴。围绕打造国际一流科学城的目标,近年来,松山湖科学城在招贤纳士方面步履坚定,正全力打造成东莞联动港澳发展新高地,除了专门出台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还汇聚各方力量,打造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优质平台,为前来发展的青年人才提供贯穿发展全周期的全方位保障。

平台载体聚合力

港澳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开花

3月下旬,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这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上的又一突破。

2019年,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支春义和学生唐子杰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组建柔性及锌基电池团队。师徒二人希望利用东莞产业链的优势,将高校里的科研成果实现转移转化。

“供应商都在附近,我们通过几年时间,已经在松山湖打通了整个上下游的供应链。”大锌能源总经理唐子杰介绍,在东莞强大的供应链和松山湖强大的创新链支持下,大锌能源已实现规模量产,锌基电池还获得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重要节点,松山湖科学城在链接港澳要素方面具有良好的地理优势,特别是最近几年,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一国家战略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像支春义、唐子杰般胸怀抱负的各路英才奔赴而来。

在宝豪清园Winpark产业园,广东环波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该公司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2019年正式开始运营。其联合创始人、总经理胡传灯在香港科技大学读博期间,便十分看好松山湖的创新环境和发展趋势。

“2021年,在具备一定规模量产能力后,我们就毫不犹豫选择在松山湖建设产研中心。”在他看来,这里是东莞的科技创新核心区,产业优势明显,上下游配套齐全,在此落地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产能,以及招聘优质人才、降低运营成本。

 多重优势的叠加,让松山湖不仅在地缘优势,更是在创新成本优势上,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优选地。

2019年国务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被列为建设任务之一。如今该基地已获批为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确立了“一中心多站点”的建设模式,通过品牌统一、政策覆盖、资源共享,统筹园区建设基础好、适合港澳项目发展的载体,整合出6.6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服务于港澳青年。

作为基地分站点之一,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XbotPark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高秉强、长江商学院教授甘洁发起创立,自2014年以来一直深耕硬科技领域,专注发现、培育、投资勇于革新的早期硬科技创业者,志在培育世界级的硬科技企业,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时至今日,XbotPark已实现超过80%的孵化成功率,头部公司估值累计已达800亿元。其中,15%的公司已成长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19个具有港澳籍或港澳高校教育背景的人才项目落地发展,推动包括妙智科技、云鲸智能、逸动科技、本末科技等业内“明星企业”,在松山湖发展壮大,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创新生态强支撑

推动粤港澳联动深度融合发展

一块1平方厘米大小、厚1.5毫米的“小钢片”,可以承受3吨的压力,相当于一头成年亚洲象的重量。

这就是香港大学黄明欣教授团队发现并改进而成的“超级钢”,而它的诞生离不开中国散裂中子源。

“在自家门口做实验,太方便了!”谈起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对于长期从事材料研究的他而言,在没有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时代,以往每次实验,都需要向国外的散裂中子源申请机时,设计好实验步骤,把材料寄到国外,做好实验之后再传回数据,耗时很长。

如今,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通用粉末衍射仪,他们做实验的效率大大提升,还发现了强度高而且韧性好的“超级钢”微观原理,为改进这种钢的断裂、韧性和腐蚀性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全国唯一、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从建设之初起,就与港澳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与互动。

自2021年10月正式向全球的科研人员开放以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用户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展多项实验研究。

此外,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还联合香港城市大学成立“中国科学院—香港地区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建多物理谱仪,联合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建设了“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并与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开展药物控释的研究。

如今,松山湖科学城已经云集了众多大科学装置、大科研平台及高水平大学,成为当地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过程创新生态的重要家底。

作为广东首批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当前已引进的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中,同样不乏港澳人才。为加强粤港地区学术、人才的交流,实验室先后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共同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还将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四大核心板块之一,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系列活动等方式,汇聚粤港澳三地以及国内外高水平院士专家、中青年领军人才以及企业技术专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进行深度探讨与战略咨询。

在中子源路的另一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校园建设有望在今年秋天全面完工,建成后将配合东莞未来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学科规划,逐步建立多边跨学科教育、研究及知识转移的平台,为促进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汇聚高端人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引领作用。

尊才爱才氛围浓

绘就“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实景图

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东莞筑巢引凤,赢得大批海内外创新创业者的青睐,正加速打造大湾区人才发展高地。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更是在引才留才上走在前列,商业、住房、教育等配套服务加速完善,城市环境的不断提升,人间烟火气不断升腾,让广大人才在这里收获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以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改造建设为例,这里原为松山湖管委会的办公区域,拥有绝佳的临湖景观。本着“还湖于民”的理念,松山湖启动文化街区改造,计划在此打造一座科学、文化、艺术与商业相融合的新地标,让更多扎根这座科创新城的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更优质的人文设施与体验。

距离该项目仅几百米的AYC新嘉园广场,则在3月底正式开业,成为松山湖首个集高端酒店、轻奢公寓、大型海鲜特色餐饮、户外湖景广场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自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三年来,松山湖万象汇、滨湖万科里、佳纷天地、松山湖未来学校等高品质城市配套相继建成,松山湖科学公园、悦榕庄酒店、国际人才社区、松山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现场当前一片火热,一座宜居宜业宜创宜研的科学家园,正从一张张“规划图”蝶变为一张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实景图”。

在此基础上,围绕人才引进,《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加大新引进人才配套补贴实施办法》已发布实施。《东莞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更是聚焦吸引和支持港澳项目及人才,从港澳项目落地、港澳人才引进及服务机构能力提升、港澳人才实习补贴等方面设置奖补措施,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在凸显城市尊才爱才氛围上,“优享松湖”人才服务品牌自2021年创立以来,始终立足人才对生活品质和健康运动的广泛需求,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50余场,服务各类高层次人才近1200人次,内容涵盖语言培训、商务礼仪、户外露营交流、羽毛球比赛等10多个主题,实现了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和精准服务,并成功荣获东莞市基层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奖。

在交流与合作方面,2022年12月底,香港科学园IDM2电子开发加速计划(东莞专项)活动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启动,旨在通过科技人才、项目、导师、资源的深入交流、共享,推动香港科学园科技人才及项目产业化发展。启动仪式当天,即有创源微电子、先行科技签约入驻社区。

此外,松山湖通过举办或深度参与莞港澳人才创新交流会系列活动、莞港澳青年创业伙伴行活动、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澳门大专学生东莞实习活动等,设有松山湖粤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等平台,将为增强莞港澳三地的人才交流搭建便利桥梁。

■链接

松山湖高新区推动港澳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

一、项目启动资金奖励

港澳创业企业在基地注册成立满6个月,通过评审后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二、快速成长奖励

港澳创业企业在基地注册成立3—5年,通过评审后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三、发展成效奖励

港澳创业企业在基地注册成立5—10年,通过评审后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四、项目配套奖励

港澳创业企业在基地注册成立满1年,以在基地注册的企业为申报主体且获得以下任一港澳计划资金资助的,按照港澳资助资金给予1∶1配套奖励,奖励资金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1、获得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企业支援计划”或香港青年发展基金“创业配对”基金资助。

2、被纳入香港科学园(科技园)创业培育计划、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等资助计划。

3、被纳入澳门经济局、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资助计划。

五、办公场地租金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租赁面积不超过1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租金补贴,补贴金额每月不超过6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

六、综合补贴

港澳副学士(包括香港专上教育与澳门高等专科院校)及高中毕业生每人补贴1万元,本科生每人补贴3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补贴6万元,博士研究生每人补贴20万元。

七、实习补贴

支持港澳籍在校生或港澳高校内地学生到园区企业实习。本科生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6个月;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15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10个月;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补贴2500元,每年补贴时间不超过10个月。

八、聘用补贴

鼓励园区企业聘用港澳籍人士,每新增聘用1名符合相关条件的港澳籍人士,在其工作满1年后,可申请每人1万元的聘用补贴。每家企业每年度最高补贴10万元。

九、服务机构招商奖励及服务成效奖励

按照引进港澳创业企业情况进行奖励,每家服务机构每年度最高奖励50万元。

十、服务机构活动补贴

按照举办活动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活动补贴,每家服务机构每年度最高补贴30万元。

十一、服务机构管理团队专项奖励

每年评选服务质量较好的服务机构管理团队,每个团队每年度最高奖励30万元。

■创新样本

大锌能源:

以锌电池抢占储能市场新未来

近日,东莞大锌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大锌能源”)创始人唐子杰格外忙碌,企业于3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人才引进、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建设锌基储能示范性工程等,这意味着企业发展踏上了全新的快车道。

大锌能源于2020年成立,研发团队由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领衔,目前在东莞松山湖已经建有生产线,在多个领域获得订单。

时间回到2018年,彼此的唐子杰正在香港城市大学参与水系能源存储器件的科研工作。眼看着储能市场硝烟四起,团队迅速感知到锌基电池在未来储能市场中的巨大潜力,并最终有幸成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批创新样板工厂团队,落地松山湖,启动项目产业化。

“我们预期锌电池在储能领域有巨大应用前景,同时我们课题组在锌电池这块的技术积累是走在行业前沿的,当风口来临,不抓住机会就太可惜了。”唐子杰说。

在唐子杰看来,东莞本身在电池行业领域较为完善的生态链和工程师资源,是团队选择东莞、落户松山湖的重要原因。这些年,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支持,团队在实验室内完成了材料筛选、小试、中试、小规模量产等环节,在完成技术积淀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

锌电池作为水系电池的一种,其安全性毋庸置疑。唐子杰介绍,“不同于锂电池内部的有机易燃电解质,锌电池电解质是水和无机盐。同时正负极材料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相对稳定。整个体系相当于是泡在水里面的,几乎不存在任何起火爆炸的风险。”

“目前,企业已开发了一系列针对锌电池生产的设备和工艺。”唐子杰认为,大锌的核心优势一方面体现在材料端有系统性的基础研究,能筛选出最靠谱的锌基电池体系和优化方案;另一方面体现在产业化的落地能力上,包括电池结构创新,打通供应商,根据结构匹配相应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在产业化方面,团队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摸索出成熟的生产条件,包括稳定配方、确定的工艺以及相关配套设备、供应商等,企业已从过去一条产品线,逐渐实现了产品的量产化,产业自动化较去年提升了五倍,项目累计投入数千万元。“今年,我们已初步接到了几百万的意向合作订单,计划启动两三家示范性工程,并启动新一轮的融资工作。”唐子杰表示。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张珊珊 郑国豪 张莎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黄政正

【编辑】GDToday记者 陈晨

【策划】黄少宏

【统筹】张珊珊(张珊珊 郑国豪 张莎)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