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巧善工 “电”竞前程

[热点] 时间:2024-05-09 18:58: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83次

原标题: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巧善工 “电”竞前程

机电工程学院是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自2008年成立以来,海南始终坚持把机电专业与时代需求相结合,科技把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职业所设学科方向覆盖面广,大学涵盖机械智能制造、机电竞前智能控制、工程工电自动化、学院汽车服务工程等领域,巧善通过校企结合、机产教融合、海南产学研合作,科技不断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职业为海南自贸港发展助力,大学为海南产业优化升级赋能。机电竞前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省级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与装备控制技术研究基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共有专业实验实训设备2000多套。

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上课。(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供图)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如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3D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67人次、省级奖项334人次。教师发表SCI、EI、CPCI等论文共200余篇,出版了学术著作20余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申报专利57项。

融合科技力量

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在传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智能+”“数字+”的升级,是推进机电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该校机电工程学院以海南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为中心,以海南省特种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海南省教育厅重点教改与科研项目等多类别、高层次项目建设为依托,对接地方特色产业,校地、校企融合,产学研互动,开展源于特色产业的应用性研究,促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教学基础设施升级带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以科研基础设施优化反哺教学基础设施完善,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教学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水平,提升智慧教育成效。

学院教学设备齐全,经费投入稳定,使得实验仪器及实验室建设在更新换代、升级改造上得到有力保障。学院现有实习基地19个,校内实训室47个,共享实训室10个,校内实训室总面积2.4万平方米,不仅建设了海南省高校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室,并拥有工业机器人技术、3D 打印、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单片机与 PLC、工厂供电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楼宇、汽车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汽车整车、汽车仿真等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实训室,加之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依托重点学科

建设海南特色工科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立足海南“智能制造”重点产业,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智慧海南”的发展契机,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3个本科专业及智能控制技术等6个专科专业,围绕海南区域制造业智能化应用,开展热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智能化制造、汽车网联等方向的研究,服务、支撑并解决省内机械工程领域存在的技术攻关及人才培养问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着“立足海南,辐射全国”的总体建设理念,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单位满意率提高作为衡量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强化“实践”的改革思路,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以“夯实基础、重视方法、突出综合、加强实践”为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在机械制造领域一线岗位从事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依托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对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求,弥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紧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进新智造,推动制造技术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以融合带创新、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助发展,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专业逐步形成以计算智能与自动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特色方向,服务于机械、汽车、通信等高端制造企业及现代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企业。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服务海南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精准对接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而设立。新能源汽车工程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该学院以新能源汽车四高技术——“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为主题作为本专业特色培养内容,依托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知名企业,共同探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致力培养行业产业所需的高端人才。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直致力于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机电工程学院更是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应用型职业本科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素质培养的教学体系,围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构建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以“行业+企业+专业”的培养思路,通过企业全过程介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素质教育与业务水平一体,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一体,理论教学与科学研究一体,社会需求与培养目标一体的“四个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共育“直通车”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职业导向所决定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围绕装备制造、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支柱产业,以传统优势专业工程机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指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先后与多家大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如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有限公司、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汽车有限公司等。从机电行业龙头到智能制造、汽车制造,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的校企合作路子越走越宽,合作对象重点选择了区域、行业的领先企业、标杆企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为学院毕业生打造“实习+就业”平台。

任何创新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大师,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软实力的核心之一,发挥着重要的隐形力量,它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国人的职业素养和不断丰富制造业的文化内涵。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南海工匠”王月雷老师连续多年担任全国技能大赛和海南省技能大赛专家或裁判员,接连12年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并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王月雷老师相信一流的工匠从少年培养,课上他始终坚持手把手教学,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着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言传身教之下,其工匠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机电工程学院的莘莘学子,学生们刻苦扎实地学习,积极认真地实训,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通过高标准要求的历练之后,学生学到了一技之长,成为学校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都能用平和的心境、任劳任怨的劳动心态,经营好小细节、小技术,并能展现“微而著”“小而实”的劳动之美。工匠精神在这群洋溢着热情的年轻人身上落地生根,一颗颗大国工匠的种子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这片土壤中吸水萌发。

当前,机电工程学院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拓展人才供需、团队建设、成果转化、产教融合、社会实践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方式,在各专业实施“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学校教育教学+企业教学实习+顶岗实践+就业”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优质课程资源,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到校兼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评价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定期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践,推动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形式,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将与企业共同致力于“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培养,以校企协同共育为核心,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人才为目标,实现校企合作从全面开花到硕果累累。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