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保存量拓增量 进出口边际回暖显韧性

[探索] 时间:2024-04-27 23:05: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9次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今年以来,稳外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贸保外贸进出口持续承压。存量出口不过,拓增无论是量进市场流向还是商品结构,都指向外贸进出口的边际增长韧性,最新数据也呈现出积极变化。回暖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显韧性保存量、稳外拓增量或已成为当前稳外贸的贸保重要思路。此外,存量出口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拓增也将为下阶段稳外贸提供新动能和新看点。量进

  外贸边际回暖明显

  今年以来,边际外需疲软成为多国外贸增长掣肘。回暖8月韩国出口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滑;经济结构以出口为主的越南8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9%至609.2亿美元;新加坡7月非石油本地产品出口同比下跌20.2%,连续第10个月萎缩;马来西亚7月出口同比下降13.1%至250亿美元。

  按美元计价,我国今年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为3.89万亿美元,下降6.5%。其中,出口2.22万亿美元,下降5.6%;进口1.67万亿美元,下降7.6%;贸易顺差5534亿美元,扩大0.8%。

  “看待外贸形势,既要看当前的‘形’,也要看长远的‘势’;既要看规模的‘稳’,也要看结构的‘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近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全球经贸增长乏力的发展大环境,我国外贸受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叠加影响,持续承压。

  何亚东指出,面对风险挑战,外贸企业迎难而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稳外贸政策不断加力提效,堵点难点加快疏通;优势产品竞争力增强,持续贡献出口增量。外贸数据已经出现积极变化:8月进出口增速掉头向上,跌幅收窄,呈现边际回暖趋势。

  “世界外贸看中国,中国外贸看广东”,最新数据显示,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8月进出口实现双位数增长,达到10.2%,其中,出口增长14.6%至4996.6亿元。今年前8个月,广东外贸增幅已实现扭负转正,进出口、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进出口5.29万亿元,同比增长0.2%;出口3.49万亿元,增长4.3%。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9月20日指出,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为推动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高端产业韧性凸显

  数字、服务提供新动能

  今年以来,尽管外贸进出口在总量增长上持续承压,但结构上中高端产业供应链仍保持了较强韧性。尤其是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俨然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名片。

  据中汽协统计,前8个月,我国汽车出口294万辆,同比增长61.9%。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72.7万辆,同比增长110%。

  “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体现了我国出口产品追随新经济的发展趋势,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这就可以解释为何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占比不断下降,而出口在全球份额却不断提升的原因。”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徐奇渊撰文指出,2018年中美贸易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产业链外移,全球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新的产业分工格局。

  “对于中国而言,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国内产业升级,要使国内产业升级的程度快于产业迁出的速度,从而使中国与其他中间缓冲地带的发展中国家形成错位竞争、良性竞争的互利共赢关系。”徐奇渊表示。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日前提到,疫后需求结构从商品转向服务是出口较弱的原因之一,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也提出类似观点,他认为全球总需求依然趋于下行,欧美消费韧性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而非商品消费。

  “数字贸易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共同成为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何亚东在9月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此,能否抓住服务消费的需求韧性,也是未来保持外贸稳定的看点之一。

  根据《服务贸易蓝皮书: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由2016年43947.0亿元增长至2022年59801.9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27%。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进出口总额36669.1亿元,同比增长8.1%,较同期货物进出口增速快了7.7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数字贸易正在对贸易模式、贸易对象、贸易结构、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认为,数字贸易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开放与合作的重要纽带,并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注入强劲动能。

  何亚东指出,当前商务部正在多措并举推动商务领域数字化发展,其中就包括大力发展数字贸易。何亚东表示,未来商务部将推动出台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强做优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推进成立商务部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数字贸易国际合作。

  拓增量、保存量

  光大证券(维权)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未来出口的韧性重点关注两点:一是我国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增量空间大,后续经贸合作会持续加深;二是在对美出口难以实质性缓和的假设背景下,对欧出口能否止跌企稳是关键。

  当前政府层面的发力方向对这一判断有所印证。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从4月1日至9月20日,商务部领导参与的81次对外活动中,涉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频次最高,达到40次;欧盟国家次之,达到24次。

  在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活动中,不乏签署自贸协定这样的重要内容。

  申万宏源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屠强等人认为,未来十年有一定可能是新兴经济体为了对抗发达国家需求降温、摆脱出口依赖模式,而集中转向扩投资稳内需的阶段,因而潜在的外贸需求是巨大的。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计进出口12.62万亿元,增长3.6%,其中,出口7.01万亿元,增长9.4%。“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占整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46.6%,出口所占的比例则达到45.31%。

  事实上,在商务部官员的对外活动中,不论是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还是对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合作”始终是其强调的关键词。

  另外,记者注意到,在对欧盟的活动中,德国和法国成为最主要的涉及国家,商务部官员会见了包括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贝瑞德、空中客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傅里等重要跨国公司负责人,以及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贝什特等政界人士。

  以美元计价,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欧盟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下降10.5%。高瑞东指出,我国对欧盟出口下滑的主因在于2023年以来欧盟需求快速转弱。但是,从份额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欧盟自我国进口份额仅由2022年的20.9%小幅下滑至20.3%,仍高于2018~2019年期间的平均水平。

  此外,政府高层的相关接触也将进一步加强。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经中欧双方商定,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于9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对话欧方牵头人东布罗夫斯基斯将共同主持对话。

责任编辑:张倩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