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聚焦:垃圾分类究竟卡在哪里了? 正文

聚焦:垃圾分类究竟卡在哪里了?

[综合] 时间:2024-05-02 16:52: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4次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记者刘彦华 垃圾分类究竟卡在哪里?如何才能真正打赢这场仗?答案或许就在“市场化”三个字中。聚焦究竟

  这个夏天,垃圾关于垃圾分类的分类话题,一直在发酵。卡里

  7月1日起,聚焦究竟上海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随后,分类北京、卡里厦门、聚焦究竟杭州、垃圾宁波等重点城市也在加快垃圾分类的分类各项环节建设。

  众所周知,卡里中国垃圾分类工作早在2000年就已启动,聚焦究竟但19年过去了,垃圾在一些试点城市依然推进缓慢,分类为此,在“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行动轰轰烈烈展开的当下,人们对于其前景依然存有疑虑。

  垃圾分类究竟卡在哪里?如何才能真正打赢这场仗?答案或许就在“市场化”三个字中。

  垃圾分类,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纵览目前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已形成共识,但具体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据了解,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主要有三类:一是环卫一体化试点。环卫市场化是我国环卫行业的发展方向,垃圾分类市场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地方将除了垃圾分类前端环节之外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等与其他环卫业务一起“打包”,由地方政府通过招投标等形式统一外包给相关企业运作。二是垃圾分类投放环节市场化试点。这类模式主要是指将垃圾分类环节单独外包,进行市场化试点,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各地兴起的各种“互联网+垃圾分类”创业项目。三是垃圾分类全链条市场化试点。例如浙江金华,该地政府早在2017年便已明文提出,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BOT、PPP等模式参与垃圾分类处置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处理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服务,通过市场化倒逼垃圾分类减量化运行机制建设。

  不过,我国垃圾分类市场化面临一些先天不足。一是主体权责问题。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居(村)委会、第三方企业、政府的权责关系不清。由于垃圾产生者归属不同部门、行业管理,即使对于占比大且回收利用较困难的废弃物,垃圾管理部门也难以追溯和追责。二是政出多门。不同类别垃圾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如再生资源由经贸部门管理,工业垃圾和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管理,农村垃圾由农业部门管理,生活垃圾由建设部门管理等,体制分割导致垃圾管理不到位。三是法律、经济手段仍需加强。地方城市立法权利、税收等经济工具有限,垃圾分类服务难以资本化计算,地方财政重末端处理、轻视源头减量和排放控制,导致第三方参与的利益驱动力不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