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添霜,他是“长”在大山里的农技推广员

[热点] 时间:2024-05-06 13:18: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89次

  

  杨克沙在田地里工作

  1963年2月,长杨克沙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一个贫困的从青春年家庭。1981年高中毕业后,两鬓里他毫不犹豫地在高考志愿书上填写了“红河州农校”,添霜推广并以优异的大山成绩被录取,靠着家人节衣缩食、农技东拼西凑的长学费完成了学业。1984年,从青春年从农校毕业后,两鬓里杨克沙被分配到红河县车古乡农科站工作。添霜推广那一年,大山全县在推广杂交水稻种植,农技杨克沙负责当地的长推广。

  “大家都只愿种植传统的从青春年稻谷,不相信新品种,两鬓里没有办法,我当时是背着杂交水稻的种子一家家去做工作,用1斤新谷种换1斤稻谷,但是村民都不愿种。”杨克沙说。

  “只有让老百姓看到真正的产量大家才会相信。”杨克沙决定在村里种一块试验田,从播种到插秧到收获都让大家亲自参与。后来,在看到杂交水稻的真实产量后,村民打消了顾虑。第二年,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并获得了丰收。“是克沙让我们吃上了饱饭。”村里的老人对杨克沙竖起了大拇指。

  自1984年从农校毕业后分配到红河县车古乡农科站工作

  从那以后,村民都相信杨克沙,只要他推荐的新品种,大家都争相种植。“每每看到筛选出的品种、先进的技术被农户认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心里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杨克沙说。

  2007年,红河县发生稻飞虱虫害,杨克沙被安排到受灾情况最严重的架车乡指导防治工作。“粮食是大家吃饱饭的关键,一点也不能出问题。”他白天在田间地头带领群众背着喷雾器防治稻飞虱,夜晚深入村寨讲解稻飞虱防治防控技术,一忙就是一个多月。终于,在他和当地基层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架车乡稻飞虱危害被控制住。2008年,红河县大力发展芭蕉芋种植,杨克沙被安排到浪堤乡工作。白天,他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和分配种苗,夜晚深入村寨做群众思想工作,3个多月的时间,杨克沙跑遍了浪堤乡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2013年,红河县农林产业办在大黑公村实施现代农业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大黑公村地处河坝,8月份的气温高达38摄氏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工作。两个多月后,终于在高低不平的300亩土地上,建成了当地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基地的“展示平台”。

  杨克沙认为,粮食问题和蔬菜问题基本解决后,只有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他综合分析红河县的纬度、海拔、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优势,认为当地特别适合葛根种植。在他的技术指导下,浪堤、甲寅等几个乡镇率先种植葛根。种植成功后,葛根种植在红河县得到全面推广。

  一个背包、一顶草帽,穿着简朴的外衣,脸上带着笑容的杨克沙经常会出现在红河县的梯田里、蔬菜地里、葛根地里。杨克沙把农民当作亲人和朋友,谁家庄稼出了问题,只要拍个照片通过微信传过来,他就会为农户的农作物“把脉下药”。如果距离不太远,他一定会去现场观察指导,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农民种植遇到的问题很多,比如施肥、病虫害等,如果不到现场察看,就无法对症下药。”杨克沙告诉记者,一般农民反映的问题都比较着急,如果处理晚了,往往会导致农作物受损。因此,接到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若实在因工作走不开,也会尽量在第二天赶到现场。“农民遇到问题打电话给我,正是对我个人的信任。”杨克沙说。

  杨克沙扎根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30多年

  科技是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动力,围绕农业技术成果试验、新品种推广示范项目,杨克沙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应用到实际中。他的艰辛付出不断改写了红河县农村“种一大坡地收一箩筐粮”的历史。30多年来,他负责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良种品比和区域试验达30多组,试验品种达200多个,选出适合本县推广的各类良种20多个;参加项目成果示范推广40多个,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

  30多年来,杨克沙一直躬身田间地头,因为工作业绩突出,杨克沙2008年被评为“红河州先进工作者”;2009年被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2009年被红河州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红河县首届“感动红河”人物;201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是杨克沙30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他对这片红土地的深厚感情。

  云南网通讯员 李宁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