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博士、博士后期待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 时间:2024-04-29 07:13: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45次

原标题: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博士、第届博士后期待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月18日,全国期待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同步举办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活动,博士设置了近9000平方米的后创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专区,展示各自领先的新创技术成果。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戴嘉信 摄

“最强大脑”齐聚线上线下,赛参赛博士博士后带来一场高端人才交流互动的科技盛宴。12月18日,成果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佛山拉开了序幕。转化展记者从大赛现场获悉,经济全国共有约1400个团队项目入围总决赛。高质“这些是第届各地经过预选赛遴选出的创新性强、项目潜力大、全国期待产业化程度高、博士市场应用前景好的后创最新科研成果。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是硬科技项目,都有可能带动一项技术的突破,引领一个产业的发展。”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司长李金生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参赛博士、博士后表达了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信心和决心。他们期待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深度对接交流,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发展合力,加速攻克“卡脖子”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难题,以高质量科技供给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前沿创新领域新兴技术

18日上午11时,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郭光毅刚刚完成大赛创业赛的路演,正在心里复盘自己的“知路导航-音频定位芯片领军者”项目。

“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卫星定位的辅助定位,可以解决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的问题。”郭光毅说,此次参赛项目突破了精准测距技术、窄频带漫游技术、抗差自适应融合定位三大核心技术,构建起精测距、准定位、广覆盖三大核心能力,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空白。

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共划分了八个专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节能环保以及其他产业领域,这些都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前沿交叉科技领域。入围总决赛的1400个高水平项目,背后团队成员均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工作背景或领军企业从业经历,至少拥有一名博士后。

北京量子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部在站博士后杜艺杰带队完成的项目“面向移动通信基站的原子天线集成与应用”进入了大赛创新赛的总决赛。“5G布设了大量基站,带来成本与能耗问题。在绿色通信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有新的方案吗?在传统技术遇到瓶颈时,有更灵敏的接收方式吗?”他认为,量子技术带来了全新的电场感知手段,将助推当今通信行业实现绿色通信及“双碳”目标。他希望,与通信基站制造商合作开发移动式全频段射频接收器,并计划与通信服务商合作,在特定区域进行测试。

“大赛聚集了全国各个顶尖高校的博士后,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成果都很高。”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无锡黎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刚说,参加比赛不仅可以梳理研发思路,还能够宣传公司的技术成果。

张刚介绍,此次参赛的“大型航空构件移动机器人加工技术与装备”项目,是国家创新中心的核心研发成果之一,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有助解决飞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公司刚创建时只能拿100万元以内的订单,到现在每年能接到5000万元订单,复合增长率达60%。”他期待在创业赛中斩获好成绩。

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在创业赛领域,我看到不少公司都有成熟的技术、不错的盈利,商业模式也很清晰,整个大赛的级别很高,评委的专业度很高,我们从中学到不少。”郭光毅说,这次来参加比赛,不仅希望能够让更多投资人看到,也非常期待能够与其他团队、项目有交叉创新的碰撞。

本次大赛“赛展会”有机结合,致力于搭建高水平融合交流平台。总决赛期间,同步安排了博士后工作成果展示、全国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研成果转化对接等活动。“赛、展、会融于一体,大家可以全方位了解我国博士后事业发展的成果,同时还搭建了博士后人才、项目、资本的高水平对接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李金生说。

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导袁志好带着“新型高性能锌离子电池制备与关键问题研究”参加了18日的揭榜领题赛。“我们现在的技术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上部分代替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新型高性能锌离子电池成本较低,绿色环保,安全性也更高,适合大众化使用。”他介绍。

“通过大赛的方式聚集全国最优最好的团队,联合解决技术问题,对全社会的发展都非常有意义。通过这样的平台,与国内外优秀同行交流碰撞,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启发。”袁志好说。

牵线搭桥促进成果转化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博士宁德带队完成的项目“基于真空镀膜技术的功能型电子薄膜制备”进入了本届大赛总决赛。“一方面,我们希望和全球优秀创业者们加深交流,提升团队的成熟度与凝聚力;另一方面,很期待与产业界进行深层次交流对接,得到更多的商机。”他说,此次大赛为全国博士后群体,提供了一个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的全国性平台。

多方牵线搭桥促进成果转化,是本届大赛的一大特色。广东省人社厅厅长陈奕威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组织参赛博士、博士后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深度对接交流,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多方位、全链条服务,释放大赛的带动效应。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成为本届大赛各方讨论交流的热点话题,“科技强国”“科技报国”也成为了参赛博士、博士后口中的高频词。

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90后”博士后孙骄杨作为“新一代动物模型制备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带队参加本届大赛的创新赛,并入围了总决赛。她介绍,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以及大健康领域,使用常规技术制备一个动物模型至少需要1年时间。“我们独有的高效四倍体胚胎补偿技术,在成功效率上实现了突破,将建模时间缩短至35天。”

此次参赛经历坚定了孙骄杨投身科研攻关的决心。她期待通过和高水平的科研创业团队交流学习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探索解决本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底气和信心。“同时,我希望借助大赛的平台,将团队的新技术及时宣传推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科技强国事业做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王蓓蓓 见习记者 任燚(龚春辉 王蓓蓓)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