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徒步重走长征路|徒步团装备运输遇到问题,让人想到8.6万人的后勤问题

[探索] 时间:2024-04-28 08:07: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57次

原标题:90后徒步重走长征路|徒步团装备运输遇到问题,后徒后勤让人想到8.6万人的步重备运后勤问题

运装备的人力三轮车的刹车出了故障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孙煊哲吴国强文图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走长征路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徒步团装题让“红军出发前都做了哪些准备?”“最后的输遇集结出发地为什么选在于都?”……自“90后90天徒步长征路”活动开展以来,每天的到问到万直播中,都有很多网友跟我们互动,人想人上述问题是问题咨询最多的。

徒步团行进途中,后徒后勤由于频繁地上下坡,步重备运仅行驶了不到100余公里,走长征路运装备的徒步团装题让人力三轮车的刹车皮就已经破损殆尽。“本以为出发前准备就已经够充分的输遇了,没想到还是到问到万忘了多带一些三轮车的易损配件。”队员弓张说。人想人没办法,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将车骑到于都县城进行维修。这个小插曲让大家想起了当年红军的境况,8.6万人的部队进行战略转移,粮草补给、枪支弹药以及集结地点、突围路线的选择,都得需要一个精确缜密的行动计划。当年红军都做了哪些准备?

于都县志办主任丁良跃介绍,1934年4月至5月,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广昌、南大门会昌筠门岭及福建建宁等先后失守,中央根据地南北门户大开。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向共产国际报告了战略转移计划,得到共产国际的明确答复后,成立了“三人团”,准备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从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突破国民党粤军(我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我军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的封锁线。确定主力突围转移之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最终将突围转移地点选在了于都。

1934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政府以及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从瑞金、兴国、宁都、石城、长汀等地陆续抵达于都地域集结休整。在于都集结休整长达10天之久,在此期间各军团进行了兵员、武器弹药、粮款的补充。中共中央为什么要选择于都作为长征的集结出发地?

“首先是由中央红军选择的突围转移方向和路线所决定的。”丁良跃介绍,中央红军主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突破口,选择在于都县南边的安远、信丰、赣县三县边境一线。于都县离这个预定突破口距离较近,红军野战军在这里集结出发突围,能达到安全、隐蔽、突然的目的。

长征出发时曾对中央红军进行军事部署,中央纵队为中路前进,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为左右前锋,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两翼掩护,红五军团负责后卫。根据安排,中央领导机关只有从瑞金撤离先到于都县城以北地域集结,才能使出发长征的红军部队按既定路线前进,而不致产生混乱。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于都县与中央领导机关及各军团长征前所处的位置,路程较为均等。选择于都河北岸为红军主力突围转移前的集结地域,便于红军各军团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按计划撤离战场,开到指定地域集结、休整和补充,统一长征出发时间。

此外,于都县地处中央苏区腹地,革命开始早,红色政权巩固,群众基础好。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于都县是红军兵员的主要补充和训练基地,也是红军物资的补充基地。8万多人的红军部队集结在于都,安全保密和人员、物资补充都有充分的保障。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中央最高决策机关决定在于都地域集结出发长征。”丁良跃说。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