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年收藏约60辆“古董”级自行车 68岁的上海老爷叔有个心愿

[知识] 时间:2024-05-04 20:17: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2次

原标题:三十余年收藏约60辆“古董”级自行车 68岁的古董上海老爷叔有个心愿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1月21日报道:龚治伟的两辆“古董”自行车存放在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记者的余年约辆愿见面就约在这里。

采访开始前,收藏岁的上海叔龚治伟的行车朋友提醒记者:“他话不太多的。”

龚治伟准时出现,老爷开门见山,个心从眼前这两辆老自行车聊起,古董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余年约辆愿最后还“网开一面”带记者参观了他神秘的收藏岁的上海叔自行车宝库。

里面藏着他的行车青春,和浓到化不开的老爷情结。

入坑

龚治伟1953年出生在上海,个心是古董“老三届”。1970年,余年约辆愿16岁的收藏岁的上海叔小龚上山下乡,饱经风霜。回到上海后,龚治伟进入银行系统做行政工作。那个年代,几乎所有工薪阶层的通勤工具都是——自行车。那时候,买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体面的事,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要凭票子才行。从家里到外滩上班,龚治伟每天骑车路上就要50到60分钟。

一晃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足。某一天,龚治伟发现自己对自行车的热情高了起来。当年上海有好几个二手车市场,交易的大多是日本车。龚治伟抱着玩玩的心态,把旧车收回来,自己动手修理一下。看着原本的僵尸车又焕发了生命,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退休后,龚治伟依旧保持着十分自律的生活作息。七点前起床,锻炼,午餐,午睡,炒股,看报。股市收盘后,龚治伟的时间就统统奉献给了自行车。年纪大了,就应该经常动动手动动脑,修理收回来的老自行车,岂不是一举两得?用完晚餐后,他还要出门骑行一个半小时,一方面就当运动,另一方面也能试车。

即便已经是资深自行车收藏家的龚治伟,仍然谦虚地说自己是在“玩”。当然,底线也是要有的,龚治伟十分注意控制成本,如果一百块收回来一辆车,要花一千块去修,不划算。更重要的一点,修好之后,一定要把家里、身上收拾干净,不然太太要说闲话的。骨子里,龚治伟是个典型的上海先生。

门道

龚治伟的车库里,收藏了约有六七十辆老式自行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以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品牌为主的西洋车;日本车;国产车。

西洋车大多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看上去有腔调,但成本高,且维修难度大,很多零件不能兼容。

日本车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质量好,细节精致,品质过硬,座杆比较低,车速平稳,骑起来舒服。

国产车众多品牌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这辆存放在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对外展示的永久自行车,是1951年首款永久28大杠自行车,目前全上海就这一辆,堪称博物馆收藏级别。龚治伟还记得这辆车刚收回来时有好几处凹痕,上海话叫“憋荡”,他就自己动手修整。

车标是不是完全?尾灯有没有装好?铁锈有没有去掉?一辆成色好的“古董”自行车,在市场上能开到五位数的身价,但对龚治伟来说,每一辆车都是他的孩子,万万不舍得卖。看到自行车在自己手中被激活青春,恢复原来的面貌,是件令人身心愉快的事。到了这个年纪,还贪什么钱呢?

对龚治伟而言,他收藏的这些自行车并不是敬而远之的老古董,它们都能骑到马路上去转好几圈。现在不都在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吗?自行车如果只可远观但不能骑,还叫什么自行车?

心愿

自行车在中国出现,也不过150多年的历史。1868年,上海开埠二十多年后,中国第一辆自行车出现在了上海街头。那时候,能够拥有自行车的也都是那些生活在上海的“洋人”,中国人没有“资格”拥有自行车。

进入民国后,自行车在上海的使用范围扩大,许多学生开始骑车出行或上下学,上海的电报局、邮局、警察局等公务机关出于出行方便的考虑,也开始大量购置自行车用作公务用车。据统计,1927年的上海,自行车已经达到2.9万辆;1935年,7.3万辆;1947年,近20万辆。

自行车从原先的高档奢侈品,演变成普通上班族也能消费得起的物件,是中国城市发展所催化的结果。以飞鸽、永久、凤凰为代表,新中国的自行车民族品牌,温润着几代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从过去单纯的代步、载重,到现在的竞技比赛和休闲健身;从过去工人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和炫耀的家当,到现在年轻人展示个性的载体,自行车的功能和使命随着时代发展而更迭。但自行车承载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上海有那么多种类的博物馆,怎么就没一座自行车博物馆呢?”

像是在问自己,龚治伟关上车库的灯,转身拾阶而上。黑漆漆的车库,只传来一缕微弱的回音。

(柏可林)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