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读书会|为何松江被视作“上海之根”?

[知识] 时间:2024-04-29 13:22: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61次
从一座小渔村如何成为大都市?今年,上海之根是行知上海开埠180周年。关于上海,读书许多人能够对它开埠以来的为何松历史侃侃而谈。而更早以前的江被上海什么样,许多市民却未必了解。视作

严炯做客行知读书会。

12月2日,行知由宝山区大场镇人民政府、读书阎华工作室、为何松上海人民出版社市场部主办的江被行知读书会邀请到“悦城长计划”创始人、英国皇家特许景观建筑师严炯做客,视作带领读者踏上“寻根之旅”,上海之根看看上海地区如何从远古走向现代。行知

为什么松江是读书“上海之根”?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严炯将目光放在了如何阐述“上海地区”这一概念上。上海地区的历史文化从哪开始的?上海地区的建制沿革怎么演变的?

通过严炯的讲解与追溯,他向读者阐释了“冈身”是什么,以及在6000多年以前,上海的文明文化在原始社会的发祥地是从哪里来的。并介绍了“九峰三泖”对于上海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上海版图一直都有变化,上海靠着滨海,它有一个成陆演变过程。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冈身’,远古时候因为上海这个地区属于长三角,既是长江的口又是东海,所以它是江海的交汇处。潮汐不停地把海洋中的泥沙和贝壳冲到岸边,在上海的西部地区形成了数条这样堆积形成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以西是上海最早成陆地区,属于太湖平原一部分,孕育了辉煌的上海古文明。最古老的冈身大约形成于6000年以前,差不多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考古学家在冈身西侧发现很多文化遗址,比如大家熟悉松江广富林遗址;还有青浦两个非常有名的遗址,一是崧泽,二是福泉山;此外还有金山的查山遗址。”

“九峰三泖”,上海文明的发源地。

严炯介绍,冈身以西的地区如今被概括称为“九峰三泖”。“九峰是佘山、天马山、横山、小昆山、凤凰山、厍公山、辰山、薛山和机山9座山峰,三泖是指松江、青浦、金山至浙江平湖间相连的大湖荡。九峰现在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属于松江境内,崧泽文化和广富林文化遗址都是在九峰三泖这个区域。”

寻根上海,不能忽略上海地区的史前文化遗存。在“新晋网红”广富林以前,上海地区还有更古老的良渚文化、崧泽文化与马家浜文化。在松江地区,差不多5500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地区最早的地名“华亭”从何而来?秦汉时期上海首个县治——海盐县城在今天的哪里吗?从何时起,松江有了一个极雅的别名“云间”?而关于云间的典故又与哪些文人故事相关呢?对于这些问题,严炯都一一作答。

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

唐天宝十年,设华亭县,这是上海地区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县城,也是上海地区城市发展的起源。宋真宗时期,在此地设立上海务,之后又设立管理商船贸易的市舶分司,标志着上海从一个农业渔业为主的小村落,转向有商业活动和官方税务机构的集市,城市形态开始萌芽。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设立上海镇。商业成为此地的关键词之一。到了元代,华亭县升为华亭府,后又改为松江府,复置华亭县。1294年,松江始建府署。正是在元代,黄道婆从海南回到上海县。于是,明时《上海志》称松江府“衣被天下、可谓富矣”便有了来源。

至清嘉庆年间,上海有了7县1厅(华亭县、娄县、上海县、川沙厅、南汇县、青浦县、金山县、奉贤县)的格局,属江苏省苏州市布政使管辖。这个时期上海虽然经济发达,但政治地位不高,属于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直至开埠。

“我们可以看到,从有文化开始,松江和上海整个建制沿革它们之间关系没有间断。上海是在松江怀抱里面长大的,一直到了最后‘儿子’取代了‘你’。这是为什么将松江视作‘上海之根’。”

严炯说,松江是不是“上海之根”这个名字概念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松江与上海演变的关系。“几个关键数字可以让大家比较容易地记下上海的历史变迁,6000——上海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1000——‘上海’一词有记载出现;700——上海建城;90——上海设市。而它们也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是上海走过的最长的路。”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