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迷茫和内耗,我们能向孔子借来智慧吗?

[知识] 时间:2024-05-06 14:33: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07次

· 知止斋主 | 文  ·

一天晚上,和朋友在江边散步,和内耗们突然看到北京的孔借同学打来电话,相互寒暄后,智慧我随口问她有何事。面对迷茫她说,和内耗们最近有点焦虑,孔借想看点书,智慧让我给她开点书单。面对迷茫我说那很简单啊,和内耗们你就去买一套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借“四书五经”吧,先从“四书”看起,智慧保准你很快脱离焦虑的面对迷茫苦海,找回你失去的和内耗们精神家园。

电话那头,孔借她笑了。她说,“你不是开玩笑吧?”

我说,“那怎么能开玩笑呢?你这么真诚,这么想读书,我肯定得把简单的路径告诉你啊。”

我告诉她说,中国文化的“绝学”就在“四书五经”里面,任何一本你读明白了,你也就“绝学无忧”了。

后来,她又来电话问我真不是开玩笑吧,我说当然不是。她说哪天有空让我给她讲讲,她说古汉语很难懂,还叮嘱我不要收费啊。我说好,有空来喝茶吧,我把“绝学”告诉你。

你看,我们中国人一直怀疑自己老祖宗的话,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三个甲子年过去,六零后懂一些,七零后懂一点,八零后不想懂,九零后不愿懂,零零后压根儿不想去懂。

这是事实,的确有点不堪回首。

本来就已经陌生的形象更加陌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来干什么?如今已经都不敢追问了。古人读书破万卷,如今读书破内卷。我们知道需要什么样的物质文明,却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文明,该怎么办?

孔子,作为中国的圣人之一,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1970年,一位来自瑞典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演讲中有一个这样的结论:“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个来自瑞典的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这位物理学家是一个对人类发展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他认为,科学的发展无疑会加剧了世界之间的矛盾,在相互竞争中很容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仇视。

在他的心目中,孔子的智慧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借来智慧,古往今来人面临的根本问题都是一样的,关于人生之惑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变化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贪嗔痴,今人有、古人也有,这是人间无所逃的存在。

人非圣贤孰能无忧,当年的孔子也有迷茫和焦虑的,不然他怎么说出人生六个阶段的感慨呢?

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往今来,每个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都受到所处世界的时间、空间和观念的影响,概莫能外。

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话。孔子的“四勿”还记得吗?“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做到“四勿”即为知行合一。

“勿言、勿听、勿视”,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口、耳、眼,所谓的“贪嗔痴”皆从此而来。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说的是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说的是耳;睁眼看世界,闭眼看自己,说的是眼。

对于勿言、勿听、勿视、勿动“四勿”来说,孔子认为首先要重视是“言”。不但孔子重视,老子也很重视“言”的重要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很多章节提到了“言”,因为他知道人类想表达,愿表达,能表达,想表达,乱表达,瞎表达,善表达,恶表达。常言道:“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一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语言能伤人,嘴巴会害人,故人生常记“三思而后行”。

古来圣贤,无论孔子还是老子对“少说”或者“不说”都给予很多的关注,因为他们知道“祸从口出”的本质。孔子曾用几句话就表达了人要向天学习的道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的智慧往往都在他与学生的对话之中,在《论语·颜渊第十二》就有孔子告诉我们的“说话”智慧,不然我们怎么懂得“吾十五而志于学”的重要性呢?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rèn,注言语谨慎)。”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孔子对每个学生的疑问,对于不同资质的学生回答是不一样的。孔子的学问是真学问,人人能接受,人人能办到。

当司马牛来问孔子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的回答很简单也很重要:“说话谨慎就是仁。”这样的回答很智慧,其实人的一生谨慎说话是最难的,不然为什么会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呢?

孔子说的成己成人,并非一日之功。“言行,君子之枢机。”一人之言行,智与不智立判。“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会说话做人之根本。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性情急躁,说话随心所欲,平时生活中经常得罪人。

俗话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很多时候,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戳人痛处,最终招致祸患。

《格言联璧》有讲:“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当我们紧睁眼慢张口把话慢下来时,说话句句过心,自然就会少出纰漏,少生是非。君子慎言,人贵语迟。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是每时每刻都需切记的人生智慧。

在《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通过对话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事”,这是“外王”的功夫,不然我们怎么能“三十而立”呢?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生在世必注意——无欲速,无见小利!读书不易,明理更难,会著书者不见得懂书。世间的大事基本都是失败于“欲速不达”。孔子的话如果能懂皆有无穷的助力,良知显现,成就也就不远了。

庄子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没有智慧,不能成功。人生之哀,莫大于不知耻,莫大于不知止。“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才是生命的根本,也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孔子的学生子夏做莒父总管的时候,来问孔子如何处理政事。孔子告诉他:“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求快、贪图小利、唯利是图,这难道不是如今的普遍现象吗?多么智慧的领悟啊!这个道理既适用于为政,又适合我们做企业,还适合日常生活中的做事。现实中的急于求成,很多时候,越是心浮气躁,越难把事情做好。

孔子这里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循序渐进,顺道而行。晚清重臣曾国藩曾说:“唯天下之至拙,才能胜天下之至巧。”

在《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通过对话告诉我们该如何“宽恕”,这是“内圣”的功夫,不然如何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生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告诉他说:“那就是宽恕!”何谓恕?

“恕”即是如心,自体悟中原谅别人,将心比心,心心相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价值。对孔子来说,“恕”是人一生需要遵循的准则。只有做到凡事皆“恕”,才能有“人不知而不愠”的快乐自在。宽恕了他人,同时也放过了自己。古人云:“以宽容之心待人,心中容得万物,方能恩泽良久。”

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孔子通过对话告诉我们该如何“自省”,这是“内圣”的功夫,不然我们怎么能践行“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呢?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矣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不忧那是因为没有一己之私,不惧那是因为不惧人之势。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何惧鬼敲门?学生司马牛来问夫子怎样才算一个君子,“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孔子的回答既简单又易行。

在孔子眼里,“智、仁、勇”三达德说的就是君子的格局。在孔子看来,君子一定要常自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己,才能不断审视自己的得与失、功与过,自身的维度才能不断提升,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无名的焦虑与忧愁。

因为懂得自省之人,一定不是庸俗之人。自省是为了认识自己,反省是成就自己。

在《论语·八佾(yì)第三》中,孔子通过对话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过往”,这是“外王”的功夫,不然我们怎么能践行“不知礼,无以立”呢?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这是鲁哀公向宰我请教关于祭祀土地神牌位的问题。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夏朝用松树做牌位,殷商用柏树做牌位。周朝栗树做牌位,目的是要让百姓看到牌位就吓到战栗发抖。”

孔子听闻此事就告诫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孔子这里是想说,凡事“知礼”不要“执着于礼”。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很多事情,不论好的坏的,一旦过去,就成了既定的事实。孔子劝告宰我的话,就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智慧: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弘一法师说:“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不知我近况,新人不知我过往;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弘一的话传达的是一种人生智慧,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学会释放过去,避免让旧事牵绊我们前行的步伐。放下过去并不意味着忘记,而是要学会与过去和解,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成长之路。

生活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在当下创造未来。

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孔子通过对话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社交”,这是“外王”的功夫,不然我们怎么能践行“不知言,无以为人”呢?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学生子贡来问夫子如何交到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善意地引导他,他不听就立刻停止,不要自取其辱。”在孔子看来,规劝他人一定要适可而止。“知止不殆,知止无咎”都是大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凡事懂得知止就会减少很多麻烦,减少很多事与愿违的事情。一个人若是时刻想纠正别人,再多的朋友也会从你身边走开。学会接纳各自的差异,才能让彼此舒服,相互走近。人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便是不规劝,不置评,发自内心地尊重对方。

《论语》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里有人生观的方向盘,这里有价值观的稳定器,这里有成人、成功和幸福的加油站,这里有觉醒悟道的动力源。那些你想不通、看不透,为之内耗的问题,其中皆有答案。

当你感到迷茫而焦虑时,不妨走近孔子翻开《论语》,仔细参悟那些孔子与弟子们的经典对话;

当你遇到不小心犯错误时,孔子会告诉你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当你走上社会为生活打拼时,孔子会告诉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当你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时,孔子会告诉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当你工作中遇到不善于学习而感到困惑时,孔子会告诉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你走上更高的岗位时,孔子会告诉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当你遇到利益而无法选择时,孔子会告诉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当你的人生开始造福一方百姓时,孔子一定也会提醒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每一个人的人生免不了会出问题,无论你什么时候感到困惑和不安,一定要记得有个老人永远在那里等着你,永远为你排忧解难,永远为你的人生遮风挡雨,帮你找到心的自由、行动的自由、选择的自由、生命的自由。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