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灰色产业链:30元就可“拜师”学全套流程 职业索赔应受规制

[综合] 时间:2024-04-29 19:55: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97次

  ● 职业打假早已形成产业链。拜师职业打假人主要有“吃货”和“赔偿”两种套路,职业职业“吃货”是指收货后申请退款但不退货;“赔偿”是以举报、起诉等手段要求商家高价赔偿

  ● 在职业打假人的打假办事规程中,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是重要一环。为牟取非法利益,灰色职业打假人往往大规模对商家进行恶意投诉与威胁。大部分的产业执法资源被用于处理职业索赔举报及其后续的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诉讼、链元流程纪检监察等,可学造成执法资源被不正当挤占

  ● 针对职业打假,今后应形成一些标准和程序,让职业打假人真正实现职业化,对他们给予一定的规范引导,让其打假更加专业有成效,依法有序进行,从而发挥净化市场的积极作用

  近日,职业打假人再度陷入舆论漩涡。

  监管部门、全套商家及消费者协会等指责称,索赔职业打假人名为打假实为牟利,此风不可长。但也有观点认为,应受不应对职业打假人污名化,毕竟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经营者的违法冲动,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那么,规制职业打假人究竟是蛀虫还是啄木鸟?

  《法制日报》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职业打假的套路越来越深,甚至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拜师规模化、职业职业程式化趋势,打假具体表现为师徒传帮带、培训产出一条龙、灰色专盯包装宣传瑕疵等。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应明确正当维权与敲诈勒索边界,从而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分享教程传授经验

  职业打假成产业链

  到商场里买个东西,然后拿着发票及商品去找商家要赔偿——如果谁还在用这样初级的方式,估计都不好意思在职业打假的圈里混。

  职业打假早已形成产业链。《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QQ上以“职业打假”“打假”为关键词的群聊账号有3000多个,其中不乏一些规模达到上千人的大群,大量职业索赔者就混迹在这些群中。

  在不少群文件里,有大量的开展职业索赔的相关资料,包括各种商品的打假思路、举报话术、差评文本、法律条文、撤诉样本、民事起诉书等,还有人定制假货鉴定书、质检报告、医院证明等。

  在这些群中,既有熟知相关法律法规的“老手”,也有大量刚入行的“小白”。新人既可以学习群里分享的免费基础教程,也可以交“车费”让老手带“上车”。在行话里,“上车”是指与别人一起组团做单;“下车”则是行动成功;“车费”是指跟着别人上车要给别人钱作为好处。

  《法制日报》记者以小白身份了解到,通常老手带一次的费用是30元左右,如果“拜师”则可以一直跟着学全套。一位已收十几个徒弟的老手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其收徒弟的学费是499元,当天回本,“打一单就是500+,一天两三单没问题,利润非常大”。

  在小白必看教程中,《法制日报》记者发现,职业打假主要有“吃货”和“赔偿”两种玩法。“吃货”是指收货后申请退款但不退货;“赔偿”是以举报、起诉等手段要求商家高价赔偿。

  一位老手介绍说,“吃货的玩法最简单,收到货后,先找商家协商退款;如果不同意,申请平台介入,到时弄个假鉴定,外面卖10块钱一张,上传就完事。如果是买食品,那些吃的喝的更简单,收到货后拿针扎破一两袋,拍个照上传,整箱就是你的了。只要你有头脑,吃货也是一笔不少的财富,因为这不需要本金,我都是批量的买,然后到手再卖掉。”

  接触多位老手后,《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吃货”虽然简单,但老手们更愿意打“赔偿”,因为可以拿到几倍的赔偿。

  根据群内分享的教程,玩“赔偿”有以下流程:成员挑选目标商品下单,通常为含有极限词、无中文标识等产品;货到后找卖家协商,以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协商3倍赔偿;如果卖家比较硬气,就在平台举报或者12315投诉,这时很多卖家就会认怂;如果卖家还在坚持,可以起诉到法院,这时卖家要考虑费用、时间等问题,基本上就会妥协。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