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看曾国风云!感受“青铜时代”的灿烂与辉煌

[焦点] 时间:2023-12-31 00:40:4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7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看曾国风云!青铜时代感受“青铜时代”的海南辉煌灿烂与辉煌

西周早期蜗龙纹铜罍。

文\图 本刊特约撰稿 刘亭亭

《国家宝藏》的周刊热映让无数观众惊叹于“曾侯乙编钟”精巧的乐器铸造技艺,神秘的国风先秦诸侯国——曾国也再次成为人们眼中的焦点。2021年1月15日,云感由海口市文物局主办,灿烂随州市博物馆和海口市博物馆承办的青铜时代“曾国宝藏——随州出土青铜文物展”在海口市博物馆展出,110余件珍贵的海南辉煌曾国青铜器不远数千里跋涉至椰城,为海南观众讲述有关曾国的周刊七百多年故事。

战国中期嵌松石菱纹铜方缶。国风

曾随之谜

湖北随州是云感曾国青铜器的主要发现地,位于汉水下游以东,灿烂素有“汉东”之称。青铜时代史书有载,海南辉煌周王在汉东一带分封有不少的周刊姬姓诸侯国,被称作“汉阳诸姬”,但“诸姬”之中并未见有曾国的记载。先秦文献中倒记有姒姓缯国,活动范围基本在今河南、山东境内,与湖北随州相距甚远,曾国明显不是有记载的缯国。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数量最多和音律最全的青铜编钟,这样的稀世珍宝发现于曾国,可以想象,在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力不容小觑。

再追溯西周分封诸侯的那段历史,《左传·桓公六年》中记有:“汉东之国,随为大”。从随州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来看,曾国和随国在地域和存在时间上高度吻合。这不得不引人猜想,曾国是否就是汉东大国随国呢?有关随国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隋侯之珠”了,“隋”同“随”,《淮南子·览冥训》中记有:“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东汉高诱注曰:“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其余的文献记载也仅限于随国在周初始封南土辅佐周王室,到春秋晚期以后则唯楚国马首是瞻,并未找到曾国即为随国的证据。

后来在距离曾侯乙编钟发现地数十公里外的叶家山,考古学家又发现一处西周早期的曾国墓地。根据M111(M是墓葬的字母缩写)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来看,墓主是曾侯犺,该墓中出土的一件青铜方座簋上有铭文“犺作烈考南公宝尊彝”,其中的“南公”据学者考证就是被称作“文王四友”之一、辅佐武王伐商的大将南宫适(kuo)。在小说《封神演义》中南宫适也多次出场,他斩杀崇侯虎大将黄元济,生擒晁雷,为西周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既然铭文说“南公”是曾侯犺的烈考(亡父的美称),那么曾国自然也与“南公”一样,是为姬姓,这无疑为曾国即为随国的猜想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真正解开“曾随之谜”的是文峰塔墓地出土的曾侯璵编钟,其中一件编钟上有169个铭文之多,详细记录了战国时期吴国的孙武、伍子胥伐楚,攻占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到“曾”国避难。查看文献《左传》中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则说楚昭王的保护国是“随”。《左传》和曾侯璵编钟铭文自然都是信史,那么就说明“曾”和“随”本是同一个国家,只是记录的国名不一样罢了。像楚国又叫荆国,晋国原来叫唐国,这种一国两名的现象倒不足为奇。

至此“曾随之谜”终于大白于天下。虽然此次海口市博的展览中并没有这件解开“曾随之谜”的编钟,但一起出土的另外3件曾侯璵编钟有在“礼乐家邦”单元中登场,椰城的观众仍可一观曾侯编钟之美。

战国菱形勾连云纹敦。

曾器之美

在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流失日本多年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作为明星文物之一最后出场,其翠蓝的锈色、精美的纹饰集中体现了曾国青铜器之美,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参观,海口市博展览的不少曾国青铜器其精美程度亦不遑多让。

对于曾国青铜器的器形和铭文,观众或许难以辩识,但多会被其独有的锈色之美所征服。或因于青铜配比的原因和汉东之地独特的埋藏环境,不少曾国青铜器都呈现出遍体孔雀蓝的锈色,这种经历时间造就的美,甚至比青铜初铸时的金黄色更胜一筹。像此次展览的重器——战国中期嵌松石菱纹铜方缶,据湖北省文物局工作人员彦成钢介绍,打开缶盖后,内壁还存有带结晶的铜锈,若用亮光照射,会出现宝石般的点点光泽。不少曾国青铜器的蓝锈、绿锈与青铜的肌体相融,有些部位用肉眼观之,冰冷的铜器似化作温润的绿松石,这样的铜器质感是曾国青铜器独有的美。

西周早期尤亼白(伯)方鼎。

此外,曾国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之美也是可圈可点。像西周早期的尤亼(ji)白(伯)方鼎,柱足瘦高挺拔,上腹饰以一首双身的龙纹配搭下腹部左右背身而立的小鸟,器型虽小,但整体对称性的布局却给人以规范稳重之感。另一件蜗龙纹铜罍上底部为云雷纹的地纹、地纹之上主纹饰以兽面纹和涡纹,主纹饰之上还有一些简单的纹饰,此外两夔龙耳的背上有扉棱装饰,颈腹相交和下腹部还有羊首等立体雕饰,这是商末周初青铜器上常见的“三层花”装饰,在对称规范之中又透出繁缛的气息。展览中春秋战国时期的几件青铜器,还将这种繁缛变为一种审美:比如三件春秋晚期的曾侯璵编钟,细密的蟠螭纹饰在钟的甬部、篆部和鼓部等地方都有分布,尤其是甬部密密麻麻地被纹饰所包裹;另一件战国菱形勾连云纹敦(dui),遍体的复杂纹饰有数层之多,在中国已发现的诸多青铜敦中,此件的精美程度绝对是首屈一指。

春秋晚期蟠螭纹曾侯璵编钟。

青铜器背后的曾国风云

周王朝从西周建立,到东周灭亡,有近八百年之久,其整个的发展史在文献中都有记载。曾国历史也近七百多年,除却文献中对随国的零星描述,真正把曾国历史脉络串在一起的是多年来的考古发现。从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至最晚的随州文峰塔发现的战国中期的曾侯墓地,诸多墓葬中出土的考古资料记录了曾国七百年的史实,这其中尤以青铜器最为重要。

此次展览中的铜器,无论是西周早期的柱足圆鼎、方鼎,附小珥的铜簋、提梁卣、刀形足的爵、带环的铜甗,还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流行的浅腹鼎和敛口双耳带盖簋等器形,以及兽面纹、夔龙纹、鸟纹、蜗龙纹、窃曲纹、重环纹和波曲纹等纹饰,无不带有周文化的典型印记。这种文化的影响是曾国与周王朝密切关系的体现,曾国作为周王室南部边疆的屏障,有着为西周防范南淮夷的职责。据陕西出土的青铜器禹鼎铭文的记载:西周晚期,与曾国同在随州地区的鄂国联合南淮夷、东夷叛乱反周,周厉王举全国之力进行讨伐,伐鄂时还颁布“不遗寿幼”之命,要对鄂国斩草除根,曾国作为周王室的藩属,自然要跟随周王对鄂国和南淮夷作战。鄂被灭后,其余部迁往河南南阳,笔者硕士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迁往南阳的鄂国贵族的墓地出土青铜器的科技分析。而曾国借着地理优势,迅速“接管”鄂国的地盘,这可能才有了《左传》中“汉东之国,随为大”的说法。

而展览中春秋晚期至战国的不少曾国铜器则明显摆脱了中原周文化的特质,束腰平底的升鼎、嵌松石菱纹的铜方缶、鼓凸呈粟粒状的变形蟠螭纹编钟等,无不透出浓郁的楚风楚韵。而其中束腰平底鼎,还有学者认为是“楚王好细腰”审美心理的反映。除了展览中“九鼎八簋”的鼎是楚式鼎外,这种陪葬方式本来是《周礼》中周天子的待遇,曾侯的僭越行为也表明曾国已不再听命于周王室。再考虑到上文中提到的曾国在吴国伐楚时对楚昭王的庇护和楚国战国七雄之一的身份,曾国此时无疑已成为楚国的附庸。

后来的曾国是被盟友楚国兼并还是强大的秦国所灭还无从考证,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等文物已承载了它的大部分历史,继续为我们讲述曾国曾经发生的故事。(刘亭亭)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