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正文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热点] 时间:2024-05-06 02:21: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57次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海洋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引领的促进新时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应进一步破解制约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海洋难题,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质量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盛朝迅文章表示,性新兴产近年来,在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有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业高带动下,创新要素和社会资金向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态势明显,发展重点领域技术加快突破、促进示范应用逐步增多、海洋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战略质量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性新兴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业高  产业发展存在的发展问题与制约  文章分析,一是产业规模体量偏小,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促进海洋船舶产业进入调整期,海洋占主要海洋产业比重从2012年的战略质量6.5%下降至2019年的3.3%。2019年,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三个产业增加值占全部海洋生产总值仅为1.85%,相比2015年仅提升0.3个百分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仍以资源依赖型为主,海洋产品还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阶段,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真正有影响力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还不多见,很多涉海企业主业并不在海洋产业领域。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差距较大,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但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较低,国产化率低于20%,关键技术基本由欧美企业垄断。深海技术和装备亟待突破,总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0年左右,个别领域如海洋材料与工艺、通用技术设备等落后20年。海洋生物产业关键技术亟待完善与集成,海洋微生物菌株的筛选、改造及大规模发酵、海洋活性天然产物的大规模高效制备、海洋创新药物研发等仍处于孕育期。海水淡化基础研究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较少,设备制造及配套能力较弱,反渗透海水淡化的核心材料和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到50%。深海水下机器人焊接技术一直难以提升,高端焊接电源技术受制于人。海上风电场设计、整机制造、芯片和软件设计等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三是产业生态还不完善,产业发展缺乏市场应用空间。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资金供给、人才储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机制还不完善,制约了产业创新发展。资金方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资金需求量大,风险高的特点,对投融资保障机制要求较高。但中国市场机构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规律、运营特点、潜在风险了解不够,开发的针对性产品较少。市场方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由于应用机制不健全,且缺少国家级的公共试验平台,工程化和实用化的进程缓慢,产业化发展较为困难。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关键材料、设备国产化率不高,成套化技术尚待成熟,缺乏大型海水利用自主示范工程引导,在产业开发规模上有待提升。海水淡化、波浪能、潮汐能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还缺乏成熟的市场应用需求。人才方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有针对性的扶持不足,政策支持方式亟待改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目前国内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整体支持力度和针对性有待提高。第一,规划引导不足。虽然中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产业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中都有涉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内容,但还没有专门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体制机制,缺少具体的落实政策和措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等亟待明确。第二,经费投入不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值的领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中国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同时,也缺乏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期预研投资、创业投资、担保基金、风险资本市场等资金扶持。第三,支持政策不足。对初期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政府采购等措施落实不力,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需求政策。现行的税收政策不能激励和吸引资金投入到新兴海洋产业领域,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持续的经费支持。仍没有建立起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系统,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发挥不足。  促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文章指出,为破解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难题,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海洋经济重要论述,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坚持以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坚持以“创新、集群、绿色、统筹、开放”为主要着力点,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布局优化集群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陆海统筹联动发展、国际合作开放发展,积极实施一批重大海洋工程与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围绕扩大有效市场需求、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精准施策,大力发展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装备制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打造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战略平台,有力支撑中国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遭受严重冲击,新订单大幅萎缩,已建成和在建产品大面积延期或撤单。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加快赶超的战略机遇。应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调结构、去库存、补短板、创品牌,不断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推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跨越式发展。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食物与能源资源,也为创新药物提供了巨大的开发潜力。应把握全球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发展趋势,坚持资源优先、强化应用导向,进一步加大投入,夯实产业创新基础,优化产业生态,激发市场活力,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规模与效益,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产业体系。  促进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加大对海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推动海水利用产业发展,对于保障沿海地区水安全、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按照“突破关键技术、夯实制造支撑、做优增值服务、深化国际合作、优化发展环境”的思路,提升海水利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制造业、补齐海水淡化服务业短板、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形成上下链条协同联动、制造服务融合发展、技术装备自主可控的海水淡化产业体系,优化健全海水淡化发展机制和政策,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应用市场规模,培育建成一批海水淡化领军企业、优势产业集群和综合利用示范区,大力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化应用为支撑、以提高战略支撑能力为导向的海水淡化产业,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逐步育成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