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游泳,不止赢在赛场 正文

游泳,不止赢在赛场

[热点] 时间:2024-04-29 19:53: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65次

9月27日,游泳杭州亚运会游泳项目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进行。不止(图源新华社)

杭州亚运会游泳比赛进行到第四天,赢赛现场气氛一直火热。游泳9月27日的不止比赛中,中国队摘得4金3银2铜,赢赛并在女子100米蝶泳和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游泳分别打破亚运会纪录和亚洲纪录。不止

目前,赢赛中国游泳队共已收获19枚金牌,游泳其中10枚金牌与浙江运动员有关。不止

汪顺、赢赛叶诗文、游泳徐嘉余、不止潘展乐、赢赛费立纬、余依婷……中国游泳看浙江。究竟是什么成就了浙江这片游泳热土?

读懂浙江游泳军团的制胜秘籍,或许就能窥见中国游泳在亚运会上统治力的来源。

越来越多孩子爱上游泳

这几天,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观众席几乎场场满座。加油声、欢呼声,每天都响彻整个场馆。有人为张雨霏、汪顺等知名选手而来,也有人单纯为游泳本身而来。

特地带着孩子来看比赛的杭州观众廖伟告诉记者:“大概2岁多的时候,我们就带孩子去学游泳了。”在他看来,游泳不仅锻炼耐力,还能塑造身形,培养意志品质。现在家门口就是游泳场馆,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训练课程,很方便。他的女儿今年8岁,游泳教练是一位已退役的运动员,还曾获得过亚运奖牌。

从小亲近泳池的浙江孩子越来越多。每年夏天,陈经纶体育学校游泳馆、浙江黄龙体育中心包玉刚游泳馆等场馆都人气“爆棚”,泳池里全是训练的孩子,外面则聚满了守候的家长。陈经纶体育学校校长徐磊介绍,开启夏季招生后,800到1000人的选才名额,大约三天左右就能招满。

浙江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游泳,或许可以从浙江独特的历史地理因素说起。

江南水网密布,对于浙江人而言,爱水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提到,每年农历八月钱塘大潮来时,善水的浙江人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辗转腾挪。弄潮儿的基因代代相传,逐步演变为当代勇立潮头浙江精神的象征。

到如今,四季皆宜的游泳运动仍然是浙江人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单就细数杭州的群众性游泳比赛,每年便达十几项之多。比如,每年夏天到了“横渡钱塘江公开水域比赛”那一天,宽阔的钱塘江江面上像是遍地开花的大草原,来自浙江各地的“泳士”熙熙攘攘。

叶诗文就曾在这群游泳爱好者中。2007年,年仅11岁的叶诗文横渡钱塘江,获得了女子青少年组的冠军,她因此第一次上了报纸。

为筹备亚运,浙江各地高水平的游泳馆不断增加。亚运开赛前,黄龙游跳馆就已经接待了许多市民。场馆采用国际先进的拼装式泳池设计,可变身10道50米标准泳池,获得了游泳爱好者们的不断点赞:“水质很棒,能在这种国际级比赛标准池里游泳,值了。”

办到第七届的杭州市“市长杯”青少年(儿童)游泳锦标赛,更是作为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建成以来的首场比赛。在各国运动员到来之前,小队员们率先体验到了游泳馆的美妙,他们说:“赛道很先进,大家都游得开心!”

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日益丰富的体育设施供给,成为浙江游泳长期强劲发展的内生动力。

尽管真正留下来走专业道路的孩子仍是少数,但会游泳、爱游泳的社会氛围,自会形成丰沛的土壤,让好苗子不断钻出来。

科学选“苗”,科学训练

“我现在练的是自由泳,今天就是为潘展乐哥哥来的。”今年8岁的绍兴女孩赵夜这次特意让妈妈带着自己赶来现场观战。24日晚,当潘展乐以破亚洲纪录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的那一刻,她激动地在观众席上跳起来鼓掌。

有了群众基础,还需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小赵夜这样的娃娃才越有可能重现偶像的传奇。

“孩子幼儿园中班时,已经有当地体校的教练前来‘拉网式’寻找人才。”赵夜妈妈说,“很多孩子这个时候还不会游泳,教练看的是身高、身材比例、水感等参考条件。”

这时看台上有位教练插了一句:“怎样选出水感好、力量大、态度认真、意志力强的好苗子,是一项细致活儿,大家每年为了选材要做很多准备工作。”

在陈经纶体育学校——这个曾经培养出罗雪娟、吴鹏、杨雨、傅园慧和叶诗文等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摇篮,前来学游泳的孩子不会接受传统意义上的“集中训练”,而是采取“走训”为主。一周7天,只有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两个小时,小队员会泡在泳池里训练。

“我们打破了‘成绩不好才去练体育’这样的刻板印象。”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说,游泳运动员们既是优秀的选手,也是学业有成的学生。省体职院有一支从小学到高中全覆盖的文化课教师队伍。运动员即便外出参赛都有教师随队,每天的文化课程绝对不能落下。

既不落下学校的文化课,又能在课余时间学一项技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家长自然全力配合。

除了日常训练,每年大大小小的比赛就是他们的试金石。从20年前开始,浙江省有一项“月月积分”游泳大奖赛,组别从10岁到16岁不等,就像即将参加中高考学生的月考一样,每月比一回。此外,每年年初的“迎春杯”,以及省少儿游泳比赛——小队员们在赛事中获得青睐,得到进一步系统训练的机会。

汪顺、徐嘉余、叶诗文宝刀不老,潘展乐、余依婷后生可畏,不断更新的训练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前运动员的训练比较粗放,现在教学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省体职院游泳系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浙江游泳改变了以“组”为单位的训练模式,讲究全队一盘棋。不仅运动员形成了良好的老将新人梯队,中青结合的教练梯队也接过了老一辈教练的担子,接下来能走得更稳,也会有更多优秀苗子冒出来。

今天竞技体育比拼的是谁有更科学、更精细的训练和保障体系。省体职院的各个训练基地还配备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像是游泳、羽毛球等每个项目的专业测试都有量化指标,可以精细到运动员哪部分肌肉还缺乏力量,再加以针对性提升。”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科学选“苗”,科学训练。浙江泳坛培养的,不仅只是拥有超常运动技能的运动员,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可持续发展、极具吸引力的项目,自然得到了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社会力量形成更大合力

游泳的火热,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助力。在浙江,早有一批游泳专业人士和企业家等合作,展开了尝试。

每到傍晚,位于温州市区的吕志武游泳俱乐部,总能在车水马龙中传来入水拍水的声音。7年前,游泳亚运冠军吕志武与许德道、李文辉等企业家创办这家俱乐部,每年培训3000多人。

很多人不解,体育培训周期长、见效慢,“精明”的温州企业家怎会“入坑”?俱乐部总经理李文辉表示,“体校培训体量有限。在各种俱乐部带动下,整座城市都动起来了,谁说不会再出一个吕志武、柳雅欣、徐嘉余?”

同样致力于为浙江游泳发掘更多好苗子,2015年,退役后的游泳亚运冠军吴鹏就创办了专业少儿游泳培训机构“鹏之星”。这些年,“鹏之星”与各大专业体育场馆、中小学、宾馆健身房开展了广泛合作,每年培训人数超过2000人。

吴鹏曾说,目的不仅是培养未来的世界冠军,更是要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游泳运动中来,让游泳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还期待着,不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和资源能进一步融合互补,形成更大的合力,带来多赢的局面。

其实从2013年起,游泳正式纳入杭州中考体育的耐力类考核项后,便是体育中考“开小灶”最热门的课程,两小时一节课,平均价格在200元左右。尽管价格不便宜,但还是有很多家长愿意买单。

陈经纶体校游泳项目负责人说,杭州人对于游泳的热情,和多年来杭州游泳形成的品牌形象也不无关系。大量游泳名将的出现,极大地激起了当地群众学习游泳的热情。

“我们更大的目标是,推动游泳产业融入城市。”在该负责人看来,杭州亚运会上浙江游泳健儿的突破,可以带动浙江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产业,让运动健身更好成为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