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以“四个一体化”建设高质量都市圈 正文

以“四个一体化”建设高质量都市圈

[知识] 时间:2024-05-02 00:21: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4次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当前,个体我国城镇化已进入都市圈时代,化建然而我国都市圈规划发展仍存在较多问题。设高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都市圈的质量发展质量,应从规划和制度着手,都市由表及里,个体由点到面,化建逐步推动都市圈空间的设高内外协同、要素的质量高效流通和资源的均衡普惠,让都市圈成为一个高质量的都市发展空间、高质量的个体人居环境、高质量的化建经济载体。  在快节奏、设高高密度的质量大城市中,通勤这件小事,都市却与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关。由于其看似平凡又不同寻常的影响力,使得社会更加关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等有关问题。事实上,当前我国都市圈规划发展问题已逐渐显现,如何进一步探索培育高质量都市圈发展路径成为尤为紧迫的课题。  长距离通勤是我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  据调研,目前我国大城市远距离通勤问题依然严峻。基于联通智慧足迹大数据的分析,从平均通勤时间来看,全国十大城市中,上海和北京位居前两位,平均通勤时间接近1小时,其他城市均在40分钟左右。从极端通勤人群(通勤距离最远的10%)平均时间来看,北京和上海依旧高居榜首,极端通勤平均时间超过1个半小时,其他城市约在60分钟到80分钟之间。  与此同时,这些长距离的通勤已经呈现出显着的跨城特征。以北京为例,有36万人工作在北京,居住在环京地区,比如燕郊、固安;另有11万人居住在北京,工作在环京。再比如广州,工作在广州,居住在环穗的人口超过55万;而居住在广州,工作在环穗的人口也超过了53万。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观察发现,“双城生活”已逐渐成为许多都市圈上班族的日常。  我国都市圈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些不足  事实上,这些远距离、长时间的极端通勤现象,反映了都市圈规划和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首先,各类交通方式不够衔接,并且延长了通勤时间。作为连接城市核心与外圈层节点性城市的发展轴线,市郊铁路是目前我国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一大障碍。以北京和东京都市圈为例,北京地铁运营里程554公里,高于东京(304公里),但北京的市郊铁路不足300公里,远低于东京(4476公里)、伦敦(3071公里)、纽约(1632公里)、巴黎(1296公里)。  其次,新城新区产城融合不够充分,多级城镇体系尚不健全,致使职住分离现象较为明显。当前,我国都市圈核心区一股独大,中小城镇及体系发展滞后。通过与有些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对比发现,我国都市圈的城镇体系呈现摊大饼式蔓延态势,而且连接也不够顺畅。  再次,跨区域协调机制较为缺失,我国都市圈尚未纳入整体规划体系。都市圈外圈层行政区归属与功能区归属不一致,导致公共服务配给不足、交通协调不畅。比如,轨道交通的外延必将带来大量的人口溢出,致使外围地区配套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加。但是,由于外溢人口仍在核心城市工作、交税,仅仅是居住在周边地区,而目前缺乏城市间的财政配置协同机制,因此,造成很多环都市圈区域公共服务严重短缺。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