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如何吸引人才?余杭“径山模式”输出全国

[知识] 时间:2024-04-29 04:13: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23次
编者按:20年来,径山模式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乡村道路奋勇前进。位于杭州余杭的何吸杭输径山镇,正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引人为余杭加快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贡献力量。才余出全潮新闻客户端杭州频道开设《在浙里 观径山》栏目,径山模式呈现这片热土的乡村精彩蝶变和勇立潮头的创新探索。

乡村振兴,何吸杭输人才先行。引人广大乡村如何破解“人才之渴”,才余出全让乡村成为青年逐梦的径山模式大舞台?

作为特大城市的近郊乡镇,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探索较早。乡村比如,何吸杭输多年前就推出政策,引人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敢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才余出全人”,让小古城村迎来“乡村CEO”。

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在“政府敢探索,人才敢创新”的氛围下,如今的径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乡村,产业业态越来越多元化,呈现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

多年探索,乡村人才工作的“径山模式”已然初步形成——国内一批又一批考察团来到径山,借鉴良方促发展;径山的人才也主动走出去,把经验做法推广到五湖四海。

(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起小古城村的欣欣向荣,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功不可没。而2019年“乡村CEO”唐文铭的到来,则让村子发展再加速。

唐文铭,径山人,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从事旅游相关工作长达十多年。作为“重回老家发展的80后”,他回乡后的职责是根据小古城村的资源禀赋,策划项目、招商引资、打造产品,对村集体产业进行整体运营。

除了专业能力和乡土情怀,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

在唐文铭看来,径山镇和小古城村合理的放权赋能是重要因素。放眼全国,受制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局限性,某些“乡村CEO”的自由裁量权少,导致做事缩手缩脚;某些村班子成员管得过宽,有些则是放任不管……

“我们在招聘前就决定,不能把高薪请来的职业经理人当村务工作者用。”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唐文铭来到村里后,立刻被任命为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至于这个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来源是什么,全凭新的团队去“探索”。

但放权不意味着甩手不管。比如,小古城村景观绿道建设方案公布后,唐文铭认为应该把彩虹滑道、古精灵乐园和卡丁车赛道考虑进去。由于新规划涉及部分村民利益,村干部协助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讲发展。最终,景观绿道化身“共富绿道”,沿着北苕溪串起了各种农文旅项目。

如今,在唐文铭的带领下,小古城村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打造出苕溪营地、古精灵乐园等供游客停留、体验、游玩的项目,在余杭乡村农文旅产业版图中拥有了一席之地。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小长假,小古城村接待游客超5万人,实现村旅游公司经营收入达52万元,整个村的综合旅游收入在600万元左右。

(二)

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也要为有意愿投身乡村建设的人才搭建平台。

同样在小古城村,返乡创业的90后金汶斌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茗竹生态农业园区。这个占地12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主打茶文旅融合,被划分成多个项目区块,有研学团建、户外露营、主题餐厅、戏水垂钓、径山茶加工等。

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乡村就业环境,提升了乡村就业待遇。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金汶斌在周边村里招聘了20多位村民,负责基础建设、安全保障、清洁维护、产品包装等,每人每月能额外增加约5000元收入。此外,金汶斌还在公司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帮助困难员工、孤寡老人等。

而最让金汶斌自豪的,是引进了多位农学、茶学专业的博士。在他们的帮助下,落地的径山茶主题餐厅、径山茶露营研学等茶旅融合项目,实现提质增效降本:300亩茶园实现了精细化种植、采摘,提高了茶叶品质;茶叶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并且可追溯生产加工过程。

“人才就是生产力。”金汶斌表示,园区正与浙江省农科院合作,打造博士工作站、建设研发室,进一步增强团队的科研力量,“我要让余杭的农村产品走向世界,让世界记住我们径山味道。”

想要留住人才,除了“乐业”,更要令其“安居”。这些年,径山不仅着力打通束缚创新创业的堵点,也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教育医疗水平、加速乡村环境整治,力争让青年人在乡村也能够享受到他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

最近,金汶斌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把孩子从城里学校转学到镇上学校念书。

(三)

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实践者,径山为浙江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提供有益探索。

比如,今年9月,浙江启动“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要培养一批乡村经营的行家里手。而这,就与径山息息相关。

2019年起,余杭率先面向全国招聘“乡村CEO”。唐文铭正是首批“乡村CEO”之一,更是当时那批人才中唯一坚持到现在的。他与小古城村的“搭档”,无疑为“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样本。

近年来,径山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分享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积极“引进来”。通过积极承办乡村振兴“村民论坛”等活动,以“如何让乡村留住人”等热点为主题,分享探索经验。

主动“走出去”。通过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会、专家授课等方式,讲述扎根乡村的生动实践。比如,唐文铭参加了第十届东盟+中日韩“村官”交流项目,介绍如何通过发展农文旅产业助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运营;金汶斌多次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分享公司在营地建设、员工管理以及茶旅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国家级媒体平台上,也不乏径山的身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王牌栏目《新闻纵横》,于今年6月推出特别策划《村里来了CEO》。其中,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小古城村、径山村等地,助推径山的创新实践经验走向全国。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探索乡村人才工作新路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径山实践和径山经验。”径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