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的艺术再现——建党题材系列美术作品赏析(下)

[时尚] 时间:2024-04-28 06:09: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97次

原标题:“红船精神”的红船精神艺术再现——建党题材系列美术作品赏析(下)

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艺党题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术再术作象征。多年来,现建析下许多著名画家以高度的材系责任感和使命感,纷纷将画笔聚焦南湖红船,列美通过美术作品独特的品赏视觉感染力,再现历史胜迹,红船精神刻画代表形象,艺党题艺术传递了意义深远的术再术作“红船精神”。

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描绘蓄势“启航”光辉时刻

1921年7月23日晚,现建析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材系期间因敌人破坏,列美会议被迫中断。品赏7月31日,红船精神与会代表转移至浙江嘉兴,会议在南湖一艘缓缓划行的画舫上继续进行并胜利闭幕。油画《启航——中共一大会议》就是根据这一史实,以写实主义手法,艺术地再现了中共一大最后一天会议召开前,毛泽东、董必武等一大代表登船的历史瞬间。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何红舟、黄发祥共同创作,纵270厘米、横550厘米,现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画面上,一大一小两条船呈T字状交接在一起,代表们行色匆匆,然而目光坚定、斗志昂扬。他们或从小船(俗称拖梢船)跨步踏上大船(画舫),或在船头相视交谈,或在船舱内就着烛光准备会议材料。小船上的王会悟(李达夫人,也是此次会议转移地的介绍者)和船娘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情况……

青年毛泽东处于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他身穿蓝色长衫,肩挎深色包袱,目光炯炯、身姿挺拔,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

整幅作品气势宏大,立意深邃,人物塑造生动形象,色彩表现明暗交错。画舫之上,天空乌云满布,沉闷而压抑,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暗喻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画面左上角依稀有一片翻滚的云彩,迸发而出的光线穿过大块黑色云层照射下来,不乏光亮和温暖,其光芒与游船上的一大代表融为一体,预示着即便风雨如磐,但革命的曙光已然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强烈对比,不仅反映了在南湖红船召开一大会议时庄严的氛围,而且表现出党的创建者在恶劣的时代风云下,风雨无阻的无畏精神。

画舫之下,波浪暗涌,水面激荡,同样渲染了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此外,褐色船帮上边数道亮丽的深橘色装饰图纹与船舱内橘红色灯光、董必武的半截淡橘色长衫、王会悟的深褐色裙子交相呼应,形成冷与暖、深与浅等诸色的彼此穿插,使整个画面在严肃、庄重之中显得和谐、稳定,富于节奏感,营造出激情澎湃、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更与右侧船首撑起的竹竿共同烘托出中国共产党蓄势“启航”的主题。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以描绘建党恢弘场景、还原历史情境、拓展革命题材作品艺术境界的突出成就,入选了2009年文化部主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油画《南湖》——

旭日东方照耀红

“旭日东方照耀红,烟迷雨濛尽消空。燎原火自星星始,革命洪流起涌中。”1964年,著名画家颜文樑完成油画《南湖》的创作后,写下这首题为《南湖旭日》的诗作,热情礼赞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红船上胜利闭幕。

颜文樑,幼承家学,师从任伯年,后远赴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求学,深得印象派绘画崇尚光色表现的精髓。他学成回国后,长期从事绘画和美术教育,倾力构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并称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四大校长”,培养了董希文、莫朴、杨之光等一大批优秀画家。

油画《南湖》纵35厘米、横69厘米,是颜文樑反映建党题材的一件重要作品,也是新中国红色题材的经典之作,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其内容由南湖、画舫、烟雨楼、旭日等组成。画面右侧是南湖地标性建筑——烟雨楼,上半部分以地平线为分水岭,水天一线处较为空旷,仅有模糊的房屋、寥寥树木,上方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旭日,橘红色暖光从云层中穿透而出,初升的朝阳预示希望和光明,象征充满蓬勃生机的新生事物。

地平线下面是数艘摇行中的船只,较大的一艘正从画面的右下角斜逸而上……画面左侧是著名的南湖红船,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冲破黑暗、驶向光明的初心和使命。红船之下,水面波光粼粼,涟漪微漾;红船之上,霞光倾泻,暖意融融,给人目酣神醉、心胸开阔的审美愉悦。

整幅作品构图饱满,层次丰富,笔触细腻,意象深远。画家匠心独运,将印象派注重的光色变化同中国传统绘画推崇的深邃意境,巧妙地融汇在一起,利用色阶的多样性,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旭日东升时大自然的光影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清新质朴、细腻淳厚的绘画风格。画面上,白、黄、红、蓝、紫各种色块,在画家的灵动笔触下,再现了晨曦初露时南湖天水一色、长波十里的旖旎风光,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品的光色处理明快绚丽,尤其是画面上部天空所表现的明媚色彩,与稍下位置深暗色的建筑物形成明暗对比,显示出画家收放自如的表现技巧,富于唯美、纯粹的东方意蕴,凸显出色彩的生命力和画家内心的激动。

《南湖》以形写神,气韵连贯,境界开阔,风格独具,堪称颜文樑同一时期的扛鼎之作,被公认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油画,有“中国版的日出印象”之誉。

国画《南湖留胜迹》——

南湖风貌 赤子情怀

1961年7月,70岁的著名海派画家朱屺瞻,以老当益壮的赤子情怀,运用典型的传统山水画表现方式,全方位地精描细绘了南湖红船及其周边建筑和自然环境,倾情创作了国画《南湖留胜迹》,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

朱屺瞻自幼习画,青年时期曾两度负笈东瀛学习油画,擅长山水,上承石涛、八大山人、徐青藤;兼及花鸟,取法吴昌硕、齐白石,尤精兰、梅、竹、石,融汇各家,博采众长,不拘一法。上世纪50年代后,他根植传统,中西交融,致力于中国画的推陈出新,其笔下的山水朴拙淋漓,别开生面。

《南湖留胜迹》纵141.5厘米、横65.5厘米,采用传统山水画中的高远构图技法,通过上中下三个层面,描绘了包括烟雨楼和红船在内的南湖全貌,巧妙地契合了传统山水画固有的形式美感。其中,近景湖水涟漪,栅栏圈设的水面青萍荡漾,空间占比虽小,却浓缩了一派旖旎风光,充满诗情画意。中景以位于画面中间的湖心岛和烟雨楼,以及岸边具有象征意味的红船为主体,比例上几乎占据了大半画幅,画舫细致形象,富于质感;老树虬曲,枝干劲挺,枝叶苍茂,充满勃勃生机。画家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艺术修养,付诸笔下的建筑、树木、人物与游船,使之如同传统山水画中的符号元素,却又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山水画的艺术新貌,富于深邃的思想内涵。远景中,湖水开阔如镜,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画面大片留白,给人以疏朗幽旷、笔简意远之感。最远处几叶小舟张帆而上,岸边柳树轻盈,更是渲染出了苍茫沉雄的文人诗意。

整幅作品用笔概括有力,用色泼辣稳重,焦墨勾涂,淡墨皴擦,干湿并用,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色墨辉映。作品技法纯熟圆润,风格朴实自然,激情丰盈饱满,富有浓郁的文人意趣,洋溢出画家对南湖红船的无限热爱和满腔崇敬。画的左上方,朱屺瞻自题“南湖留胜迹”五字隶书,款识“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移至嘉兴南湖,在船中继续举行会议,完满地结束了大会的议程……”长段行书文字,笔力遒劲端庄,并钤盖“起哉”“屺瞻”“梅花草堂”“上下古今”等印文。

1991年5月4日,历经百余年社会风云激荡后,虚龄100岁的朱屺瞻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年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夙愿。他在党旗下深情表白:“白头惟有赤心存,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我一生最庄严最重要的选择。”言语之间,真实坦露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和坚定信仰。

图①:《启航——中共一大会议》油画 何红舟、黄发祥作 中国美术馆收藏

图②:《南湖》油画 颜文樑作 中国美术馆收藏

图③:《南湖留胜迹》国画 朱屺瞻作(■周惠斌)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