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旧址 探寻邮政前世今生

[焦点] 时间:2024-05-03 02:09: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44次

原标题:打卡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旧址 探寻邮政前世今生

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湘鄂西赤寻邮周逸群、色邮世今生段德昌为代表的局旧湘鄂西党组织带领革命军民经过7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址探政前根据地鼎盛时期覆盖湘鄂西地区53个县市,湘鄂西赤寻邮拥有近3万工农红军和20万地方武装,色邮世今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积蓄和发展中国的局旧革命力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0年,址探政前湘鄂西苏区为促进内部的湘鄂西赤寻邮各项建设,打破敌人的色邮世今生封锁,成立了鄂西赤色邮务总局。局旧总局分为收发、址探政前交通、湘鄂西赤寻邮秘书、色邮世今生油印四股,局旧当时有工作人员20余人,负责传递苏区信函、文件、报刊等。赤色邮务总局与湘鄂西苏区革命紧密相连,共经历了鄂西赤色邮务总局(1930年4月——1930年10月16日)、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1930年10月16日——1931年12月11日)和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1931年12月11日——1932年9月)三个阶段。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革命需要,总局在湘鄂西苏区内建立了严格的组织系统,担负报刊发行任务,传达党的声音。苏区出版了20多种革命报刊,有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报《红旗日报》和《布尔什维克周刊》;省苏维埃政府办的《工农日报》等,这些报刊最初由省委、县委发行科交邮务局免费分送。

赤色邮政时期,邮路四通八达,省到县到区有固定邮递员投送,邮路按里程计算,分日夜班,步班每天60里。有的地方有骑马、步行、水上木划三种交通方式,任务急使用马,重要文件派专人递送。邮务局设备简陋,县局有5至7匹骡马、一个信箱、一个铜质圆形邮戳。支局没有骡马,只有信箱和木质圆形邮戳。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从上到下逐级建立了邮政运输网,从省到县、从县到区有固定的邮务员传递,昼夜不停。

1932年初,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在设于调弦口的石印局印制了三分、五分、一角等三种票面的邮票在苏区发行。监利市博物馆现收藏有票面一角的邮票一枚,属国家一级文物。目前所见的“壹角邮票”数量不超过40枚,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中的珍品。

赤色邮政还为苏区与白区通邮作出了不懈努力。1930年,湘鄂西赤色邮务总局与周边的中华邮局商定,凡贴有赤色邮票的邮件,中华邮局照收照转;赤色邮局收到贴有中华邮政邮票的邮件同样照收照转。同年10月,赤色邮政又派人到仙桃、新堤等地邮局、代办所联系和办理“存局候领”手续,规定和指定存留邮局收件人姓名和寄件人姓名、地址,定期派交通员前往收取邮件。“存局候领”这项很普通的邮政业务,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苏区与白区得以保持了特殊的通邮关系。1931年春至1932年秋,湘鄂西苏区与白区部分县区沟通联系,形成对敌斗争的邮政网络,为打击敌人、取得反围剿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白色恐怖和严密封锁下,赤白相间的邮件交接方式是极其危险的,邮务总局的工作人员为了革命事业,在邮政工作岗位上置生死于度外,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湘鄂西省赤色邮务总局现有两处旧址,分别位于洪湖市瞿家湾镇和监利市周老嘴镇。在湘鄂西苏区革命前辈战斗过的地方,邮政服务仍在延续,我们一起看看这组今昔对比照片:

主体为砖、木结构的房子,门、窗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在那战马嘶鸣、军旗猎猎的土地革命时期,苏区赤色邮政工作人员就在这里英勇无畏地开展工作。穿越时间长河,如今,现代邮政“新装上阵”,为“传递美好 ”而“无处不在”。

置邮传命,国脉赓衍。在纷争四起、硝烟弥漫的革命年代,邮政信使穿越火线、舍生忘死地将一封封情报、家书送达。如今,网购发达,邮政小哥担负起新的使命,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了满足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奔忙。

两只木桨,一条小木船,湘鄂西省苏区的邮政前辈们就是这样穿行在洪湖的芦苇荡中与敌人斗智斗勇、传递邮件,开辟了秘密的水上邮政交通网。随着时代的发展,小木划变成机动船,不变的是邮政人使命必达的责任担当,依旧用心服务着洪湖的渔民百姓。

跨过高高的门槛,走进湘鄂西省邮政总局旧址,看到木质的柜台上,一个陈旧的木质信箱静静地立在一旁,穿越了那段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仿佛看到邮政前辈们在柜台前认真地工作。在现代邮政宽敞明亮的营业厅内,拉开透明的玻璃门,大堂经理微笑着热情地迎来送往,坚守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

一块石板,印制出“壹角邮票”,见证那段红色的历史。随着邮票印刷技术的不断更新,更多湘鄂西革命者被小小方寸铭记珍藏,致敬那段历史。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 文字:周唯 图片:张同勇)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