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享受阅读的快乐 正文

享受阅读的快乐

[探索] 时间:2024-04-28 02:59: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23次

原标题:享受阅读的享受快乐

爱读书的人,都会在长期的阅读读书生活中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的享受益处与快乐,也是阅读在长期的读书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因而,享受学习前人好的阅读读书习惯和方法,大有裨益。享受

韩愈在《进学解》中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阅读纂言者必钩其玄。享受”提要钩玄,阅读“提”可掌握纲要,享受“钩”须领会精神。阅读提要钩玄的享受过程是增强记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过程。韩愈提出读书要“贪多务得,阅读细大不捐”“读书患不多,享受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要求要博览群书,学以致用。韩愈读书着迷,深钻其中,在《答李翊书》中形容自己“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为防止自己迷失方向,韩愈又提出:“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读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韩愈多年的读书心得指明,读书必须经历从“迷惑不解”到“解惑不迷”的过程,享受“迷”与“不迷”的过程才能有所得,有所乐。

朱熹是我国第一个系统研究读书理论和读书方法的人,其“格物致知,读书穷理”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的读书基本原则,被后世学者概括为“朱子读书法”。朱熹主张读书要按照一定的次序,有计划地去读书:“其篇、章、文、句、收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文章反复细译玩味,方为有益。”朱熹认为读书如建房,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并且做到学思结合,保持虚心的态度,沉浸其中。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方可透彻理解领悟,明辨是非。

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种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无相干的,也要泛阅。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鲁迅强调看书要做到泛阅,如蜜蜂采蜜一样,多采才能多酿,即使是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书,也应重视,闲杂时间“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同时鲁迅主张读书要善于用脑,在观察的同时多实践。他在《读几本书》中说:“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他还在《读书杂谈》中这样告诫别人:“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已经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成才的桥梁——鲁迅读书法》一书很好地总结了鲁迅学以致用、推陈出新的读书精神。

马克思在大学期间给父亲写信:“我养成了对读过的一切书做摘录的习惯——例如,摘录温克尔曼的《艺术史》、卢登的《德国史》,顺便还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做读书笔记是马克思阅读过程中最为重视的事,这样不仅能整理出书籍中的要点,还为后续研究提供方便。做笔记还可以加深印象,“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加强记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杜中林 李 江)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